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具有致命危险
                ①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的地中海研究称,随着近几十年海洋温度不断上升,海洋内越来越频繁地形成大团大团的像黏液状的物质,而且出现这种物质的区域更广,持续时间更长.
                ②这个季节的温暖天气使海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导致有机物更易结合在一起,形成泡状物.在长达124英里(200公里)的海域,这种黏液物质在夏季自然形成,经常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如果气温更高,黏液物质甚至在冬季也会形成,而且会持续好几个月.
                ③据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海洋学系主任罗伯托•达诺瓦罗(Roberto Danovaro)表示,迄今为止,这种浅棕色“黏液”一般被视为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它形成的粘性胶状膜可堵塞渔网,粘在游泳的人的身上,发出一股怪味
                ④达诺瓦罗表示,这项最新研究在地中海黏液物质里发现了大量细菌和病毒,其中包括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大肠杆菌.这些病原体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有研究报告指出,那些别无选择,只能游过黏液团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最易遭受这种物质携带的病菌侵袭,甚至可能夺出大型鱼类的性命.达诺瓦罗表示,这种有毒黏液团还能困住海洋生物,封住它们的腮,使它们窒息而亡.最大的黏液团能沉入海底,它就如同一条巨大的地毯,使海底生物窒息.同时,黏液团释放病原体会对公众健康构成致使威胁.在这种黏液团里游泳的人,可能会染上皮炎等皮肤病.
                ⑤黏液物体始于“海雪”,“海雪”主要由微小的死亡有机物和活有机体结合而成,其中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例如小虾和桡脚类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雪(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不断聚拢其他微小物质,慢慢增大形成黏液物质.
                ⑥172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而且在这一地区很常见.海洋的相对平静和海水较浅,导致近海水体相对来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为黏液形成提供了理想环境.
                ⑦最近的研究发现,黏液团不只是地中海地区的一大安全隐患,从北海到澳大利亚,这种物质可能遍及所有海洋,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气温升高造成的.达诺瓦罗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对气候变暖采取一些措施,地球将发生重大变化.如果我们继续否认科学证据,这就是我们将面临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目前还不清楚导致这种黏液团形成的其他原因.例如,谁也不清楚这些黏液团里死亡的海洋物质为什么不会腐烂.科学家们说:“我们找到答案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挽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
              (1)请根据文章①至⑤段文章,简述“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的形成的过程.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
              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
              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
              (3)文章列举172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选择其中一个,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
              ①黏液物体是由“海雪”组成,“海雪”是由微小的死亡有机物和活有机体结合而成的.
              ②为了挽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我们只有搞清楚这些黏液团里死亡的海洋物质为什么不会腐烂这个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 3. 读《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完成下列各题.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③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其实微信相当于另一个QQ.但是不同于QQ的是,它在交友这块表现得更具有时效性,也更强大.不论是塞班、安卓还是苹果的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进行跨手机平台的畅通聊天.
                ④而微信交友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独特,那么微信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交友的?微信怎么用?微信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它与所有的即时聊天软件一样,需要注册与登入.但相对于其他即时聊天软件,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更加的方便.QQ微信注册账号:如果你拥有QQ账号,就可以不需要注册而直接使用QQ账号登入微信.如果你不想使用QQ账号登入的话,可以用手机号码进行快捷注册.只要选择好自己所在的国家,然后填下手机号码与登入密码就可以了,非常方便,10秒钟就能搞定.注册成功之后,你就将拥有一个微信账号,你下次除了使用QQ账号、手机号码登入之外,还可以使用微信账号登入.
                ⑤说完微信注册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微信都拥有什么独特的交友方式吧.
                ⑥一:查看附近的人.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他们.这个距离在100-1000米之内,只要是开启了查看附件的人的微信用户,都能在列表中看到.也许,就因为这个功能,你就找到了心目中的TA.二:摇一摇.摇一摇是微信最独特也是最强大的交友方式.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不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非常强大.三:漂流瓶.微信支持扔漂流瓶匿名交友.相信大家对于漂流瓶都不大陌生,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放入瓶子,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 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漂流瓶可以让你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基本上微信的交友方式就是这三大类别了.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搜索对方的微信号进行添加.
                ⑦除了这几个给力的交友方式,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比如QQ离线助手,微博私信助手等等.
                ⑧对于喜欢交友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1)阅读全文,“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指什么?
              (2)文段④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3)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⑥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
              (4)根据文义理解⑧中画线句子“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中“神器”的含义.
              (5)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青年,你们不要着急
                  之前有过一篇文章,风靡各大社交网络--中国人,你急什么?让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速成往往伴随速朽,我们的生活,也需要慢的艺术。其实,在“着急”的中国人中,最“着急”的恰恰是今天的中国青年们!
              中国青年,你们不要急着去怀旧。年方二三十岁,已经在追忆似水年华,这似乎成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一个“通病”。或是回忆小时候的青山绿水,或是追忆中学时代的青葱岁月,仿佛当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文艺范”。青年人正值最美好的年纪,却沉溺于故人往事中不可自拔,止不住地追忆过往,感慨曾经的似水年华。仿佛只有怀旧才能彰显自己的成熟和阅历,但是青年时期的怀旧,未免都有一丝“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因为真正成熟的人“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早已不再把哀愁挂在嘴上,而是消化在心里。
                  中国青年,你们不要急着“成熟”。有些人看到明星们的恋爱分分合合,于是宣称“不再相信爱情”;看到社会纷争喧嚣,于是不再相信公平公正,是真的目空一切看破红尘了,还是消极面对、逃避现实呢?未来还很长,充满了机会和可能,你若不放弃生活,生活也定然不会放弃你。另一些人则恰好相反,刚刚初入社会,迅速掌握了官场、商场的“厚黑学”,学会了社会的“潜规则”,变得投机取巧、圆滑世故,以为这就是成熟干练,就可以无往不利,殊不知这恰恰是一种不成熟。青年人应该有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怀揣梦想,充满激情,敢于突破陈规,勇于挑战难题,努力突破自我,犯错才能进步,失败才能成长,这才是青年人应有的心态,这才是青年人应有的品格。
                  中国青年,你们不要急着“愤怒”。年轻人容易愤怒,呼之欲出的情绪随着荷尔蒙而暴走,对国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统统化作了愤怒,仿佛只有这样激烈昂扬的词句才能将人骂醒改变现状。但是,请先收敛心中的愤怒,因为愤怒有一种可怕的破坏力。天庭之怒,则黑云密布,雷鸣电击;大地之怒,则演绎出山崩海啸,怒潮翻滚。人动怒就会心情浮躁,面对问题,就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可能把好好的一桩事情搞得一塌糊涂。要知道理性和客观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要保持理智,辨别是非,不要人云亦云,应自主思考,追求事实真相。
              中国青年,你们不要急着去成功。青年时期是充满希望却又一无所有的年纪,“出名要趁早”、“一夜暴富”是多少年轻人的梦想,但是别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成功之路也没有捷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辛勤耕耘后的丰收,与其好高骛远,不如着眼当下,先将自己锻造成一个优秀的人,而后再去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捷径。否则,即使你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誉,你也会被这财富和名誉毁掉。
                  青年们,请不要着急,你想要的一切,时间都会给你,无需着急,因为你终究会成为你 所着急成为的人。请相信,只要努力,当初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都将成为你经历过的云淡风轻。
              --摘自《中国新闻网》
              (1)联系语境,解释第二段画线句中加点词“文艺范”的含义。
              (2)阅读第三段,简要概括青年不成熟的两种表现。
              (3)第四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仿照示例,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为第五段“成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辛勤耕耘后的丰收”的观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示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从最初的单词开始,日积月累,勤奋学习,最终写出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热爱生命》、《名人传》
              (5)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流淌一条清凉、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的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的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难的,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的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他.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保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虚伪,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是读懂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与大度,才能读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欢乐和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
              (1)①本文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②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③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读人”的“读”在文中多次出现,结合语境,解释“读”的意思是什么?(字数不多于6个字)
              (3)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4)请你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则事实论据.(字数不超过50字)
            • 6.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各题.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24日,略有改动)
              (1)“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第②节从读书的目的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慢阅读”,请你分条加以概括.
              (3)文中④到⑥节从哪两个反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论述的角度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4)结合第⑦节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若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
              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
              ,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
              (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
              (2)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
              的日子.
              ②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
              ,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
              (4)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的理解.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5)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
              ①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②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 8. 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胡赳赳
                ①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反过来说,令人讨厌之人必有其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②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必会对他人产生怜悯和同情,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必会对人、对事产生反感和不喜欢.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普遍应激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心理学家说:“当我们讨厌某人时,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拥有和我们相同的缺点.”当对方将我们的缺点暴露出来,我们就会将讨厌他的情绪表露出来.另外,强大者往往因强大而“获罪”,正如美国哲人爱默生说:“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讨厌.”当最讨厌的对象能胜任的工作让我们难以企及时,我们也会将讨厌他的情绪表露出来.这就是产生讨厌情绪的秘密.
                ③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我们理性地看待,就会发现,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
                ④如果我们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最讨厌的人在其中只占少数.他们的存在能够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的不足,让我们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这是处人待事最好的方法.
                ⑤在异己和类己之间,异己容易成为最令自己讨厌的人.无论国家、城市还是个人,观念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分歧、谩骂与讨厌.如何对待异己,是宽容、借鉴、欣赏、接纳,还是怀有偏见?这绝不是成功学的选择,而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前者容易让人成为虚心好学、睿智开朗的成功者,而后者则容易让人成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失败者.
                ⑥怎样向最讨厌的人学习呢?
                ⑦苏东坡曾问佛印禅师:“你看你像谁?”佛印说:“像佛.”苏东坡讥笑:“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苏东坡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苏东坡非常惭愧,他收起狂傲之心,变得虚心、宽容,接纳他人,最终不仅与佛印引为知己,还成为宋代最豪迈旷达的诗人.
                ⑧麦客卢汉坦承,他曾受到讨厌情绪的困扰:“有许多年,我对一切新环境都抱着极端的道德判断的态度.我讨厌机器,厌恶城市,把工业革命与原罪画上等号,把大众传媒与堕落画上等号.简言之,我几乎拒斥现代生活的一切.”后来,他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化为学术研究的动力,开始研究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发现艺术创作是普通经验的回放--从垃圾到宝贝的过程,最终成为传播学巨擘.
                ⑨尼采这样说:“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善,善就令我们讨厌.”同样,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学习,学习也会令我们讨厌.最讨厌的人能胜任的恰恰是我们所不能胜任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学习他.因此可以这样说:“当你变成你所讨厌的人时,你就成功了.”
                 ⑩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的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一起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请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仔细阅读第④、⑤段,分点概括向“最讨厌的人学习”的理由.
              (3)⑦、⑧两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第②段“这就是产生讨厌情绪的秘密”一句中,“这”指的是什么?
              (5)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这篇短文给你的启示(2~3点).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嫦娥1号”的最后壮举
                                                        沈美云
                ①减速、下落、撞击…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嫦娥1号”卫星于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上.
                ②“嫦娥1号”卫星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实现了中国深空探测零的突破,创造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深空探测的新时代.通过它获取的数据,科研人员绘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完美的月球地形图和模型.“嫦娥1号”“看”遍了月球的每一寸土地,并完整传回了数据.根据“嫦娥1号”获取数据制作的月面地形模型在精度、分辨率、图象清晰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各国已有的月面地形模型.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的地形图没有南北极,而“嫦娥1号”首次得到了纬度在70°以上南北极极区的高精度月面地形,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完整的月球表面地形图.在空间分辨率方面,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为70千米,而“嫦娥1号”的空间分辨率精确到2千米左右.克莱门汀绘制的地形图十分模糊,在月球的背面尤其突出,而“嫦娥1号”绘制的地形图比它精确了10倍以上.此外,“嫦娥1号”地形图高程的精度也比美国的数据提高了4到5倍.这份首次得到的高精度全月球地形图为进一步进行月球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③“嫦娥1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踏上奔月旅程,至2008年10月24日完成了预定的、在轨一年的各项探测任务.“嫦娥1号”在奔月途中,原计划需要200余千克燃料进行的3次中途修正,由于轨道控制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结果只用10千克燃料一次达到轨控效果,比原计划节省了190多千克燃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嫦娥1号”的“余热”是探月指挥部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让它继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发回一些价值已经不大的数据,还是挖掘它的潜力,超额完成一些其他的任务呢?探月指挥部认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将实现软着陆,技术跨度大,为了积累撞过程控制和轨道测定方面的经验,减少后续工程风险,决定在‘嫦娥1号’卫星寿命末期,控制卫星撞月.”于是,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利用“嫦娥1号”卫星开展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试验.所有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技术试验数据,为二期探月工程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④同时,国际航天领域结束月球探测器使命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撞击月球,因为撞击掀起的月球尘埃有助于科学家分析月球起源之谜,而且亦能为精确着陆月球奠定基础.“嫦娥1号”卫星在撞击前还能完成拍摄近距离高分辨照片、拍摄撞击时的瞬间情况,这些资料对地面分析人员也是非常有用的.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4期,有删节)
              (1)列举“嫦娥1号”卫星绕月飞行的贡献.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第③段中加点的“余热”指什么?
              (4)“嫦娥1号”卫星选择撞击月球这一壮举有什么意义?
            • 10.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从外太空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水覆盖.但地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全世界约40%的人面临淡水不足问题,其中约3亿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状态中.
                ②地球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其中97.5%是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南北两极冰盖、冰川、冰雪,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很难被利用.因此,人类
              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有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
                ③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速增长.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7倍,其中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全球用水量每年都以4%-8%的速度持续递增,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如按当前的水资源消耗模式继续下去,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5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将超过40个.2009年1月,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年会报告警告说,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
                ④水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触目惊心.首先,缺水将制约经济发展.农业用水约占全球淡水用量的70%.水资源短缺会阻碍农业发展,危及世界的粮食供应.工业用水约占全球淡水用量的20%,缺水会导致工业停产限产.此外,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同时,水危机也威胁着世界和平,围绕水的争夺很可能会成为地区或全球性冲突的潜在根源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⑤导致水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气候变化、森林植被减少、人口增长、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浪费,以及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不善等.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倾倒入江河湖海中的有毒物质达到上千万吨,全球约十分之一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⑥这看似普通的水正在成为宝贵的稀缺资源,解决全球水危机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水的立法和管理,节约用水,改进灌溉技术,循环利用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此外,还要广开水源,如海水淡化、储存雨水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⑦也正是为了解决
              ,1997年,世界水理事会在摩洛哥城市马拉喀什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水资源论坛,此后,每3年举办一次.3月16日至22日,第五届世界水资源论坛暨世界水展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架起沟通水资源问题的桥梁”,议题将涵盖干旱、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与水问题相关的健康、能源和农业问题,并探讨解决水问题的新技术和方法.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应邀出席此次论坛和水展.
              (1)本文介绍了有关水资源的哪些内容?
              (2)水资源短缺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3)第⑦段中加点的“这一问题”指代什么?
              (4)第⑤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第②段中加点的“目前”能否去掉?为什么?
              (6)联系实际,说说面对淡水资源现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