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谁

                   ①我不懂得做菜,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

                   ②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③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④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所以是个多功能厅。孩子五颜六色的画,贴满整面墙,因此厨房也是画廊。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⑤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⑥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做菜。食谱的书,放在爬着常青藤的窗台上,长长一排。胡萝卜蛋糕的那一页,都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意大利千层面那几页,用得掉了下来。我可以在十分钟内,给四个孩子──那是两个儿子加上他们不可分离的死党──端上颜色漂亮而且维他命ABCDE加淀粉质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后把孩子进车里,一个去踢足球,一个带去上游泳课。中间到图书馆借一袋儿童绘本,到药房买一只幼儿温度计,到水店买三大箱果汁,到邮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礼物包裹同时寄出邀请卡……然后匆匆赶回足球场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⑦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⑧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菲利普十六岁就自己报名去上烹饪课,跟着大肚子、带着白色高筒帽的师傅学做意大利菜。十七岁,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国餐厅的厨房里去打工实习,从削马铃薯皮开始,跟着马赛来的大厨学做每一种蘸酱。安德烈买各国食谱的书,土耳其、非洲菜、中国菜,都是实验项目。做菜时,用一只马表计分。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两兄弟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⑨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为安德烈下面──是泡面,加上一点青菜叶子。

                 ⑩汤面端上桌时,安德烈吃了两口,突然说:“青菜哪里来的呀?”

                 ⑪我没说话,他直追,“是上星期你买的色拉对不对?”

                 ⑫我点点头。是的。

                 ⑬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那已经不新鲜了呀,妈妈你为什么还用呢?又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对吧?” 他不吃了。

                 ⑭过了几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⑮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⑯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⑰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e。

                 ⑱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⑲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1) 作者多次写到“做菜”,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④—⑥段概括“我”的“能干”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⑥段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从备选答案中选)

              (跑 塞 载 送 放 返 折 冲)    

              甲:___ 乙:___  丙:___ 丁:____

              (4) 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回书桌,正襟危坐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请谈谈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请从修辞角度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文末两段,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找出每组中对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1)A、年与时(放松)                             B、意与 去(岁月)
              C、遂成 枯落 (凋落,衰残)    _________________
              (2)A、 行甚远(连接,紧跟)                        B、 野有麦场(看,视)
              C、恐前后受其 (敌人)       _________________
              (3)A、前狼假(睡觉)                                  B、 暇甚(图谋)
              C、 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_________________
              (4)A、四十而不(迷惑,疑惑)                    B、温 而知新(旧的)

              C、东碣石(到达,登上)         _________________

            • 3.

              为谁              龙应台

                1 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包括农地、房舍、宗祠、庙宇,还有附着于土地的乡亲和对于生存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网络。
                2 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3 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4 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所以是个多功能厅。孩子五颜六色的画,贴满整面墙,因此厨房也是画廊。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5 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6 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做菜。食谱的书,放在爬着常青藤的窗台上,长长一排。胡萝卜蛋糕的那一页,都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意大利千层面那几页,用得掉了下来。我可以在十分钟内,给四个孩子──那是两个儿子加上他们不可分离的死党──端上颜色漂亮而且维他命ABCDE加淀粉质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后把孩子进车里,一个去踢足球,一个带去上游泳课。中间到图书馆借一袋儿童绘本,到药房买一只幼儿温度计,到水店买三大箱果汁,到邮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礼物包裹同时寄出邀请卡……然后匆匆赶回足球场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7 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8 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
                9 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菲利普十六岁就自己报名去上烹饪课,跟着大肚子、带着白色高筒帽的师傅学做意大利菜。十七岁,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国餐厅的厨房里去打工实习,从削马铃薯皮开始,跟着马赛来的大厨学做每一种蘸酱。安德烈买各国食谱的书,土耳其、非洲菜、中国菜,都是实验项目。做菜时,用一只马表计分。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两兄弟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10 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为安德烈下面──是泡面,加上一点青菜叶子。
                11 汤面端上桌时,安德烈吃了两口,突然说:“青菜哪里来的呀?”

                12 我没说话,他直追,“是上星期你买的色拉对不对?”
                13 我点点头。是的。
                14 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那已经不新鲜了呀,妈妈你为什么还用呢?又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对吧?”
                15 他不吃了。
                16 过了几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17 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18 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19 电话铃响。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20 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é。
                21 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22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23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1) 作者多次写到“做菜”,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从 4 — 6 段概括“我”的“能干”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 第 6 段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跑   塞   载   送   放   返   折   冲       

                 甲:       乙:        丙:        丁:    

              (4) 品析下面的句子。 

                ①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②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5) 结合文末两段,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讨  债    ①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也还差十块。,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父母的负担,尤其大姐那笔不少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②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
                  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你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④妈呆楞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⑤陈家满目窘迫、凄凉,唯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地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⑥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⑦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⑧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⑨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⑩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子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了。”
              ⑪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⑫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想法子挣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⑬那一瞬间,我不禁潸然泪下。。
              ⑭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⑮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文中主要写“讨债”,可第①段却是写那个年代,写“我”的家境,这跟写“讨债”有什么关系?试简要分析。
              (2)第⑪段共两句话,第一句中“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这是为什么?第二句中“脸上写满”的“疑问”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简要解释第⑧段中“坐了一阵冷板凳”和第15段中“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的含义。
              (4)文中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5)文章主要写的是母亲,那么,“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读完此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何感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