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背影(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动词。

              (2) 文中两次写“泪“,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4) 品析下列两句话,各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①“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②“进去吧,里边没人。”

              (5) 文中两次写父亲的背影,前后写法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梦里炊烟诗中境》(王民选)横线上填写动词。

              ⑤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_____浓雾的炊烟______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_____东方,_____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地,并挨个儿_____生命万物,让他们_________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_______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______缕缕银线,_______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_______着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

            • 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梁思成的故事(节选)
              李辉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梁思成当年会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向周恩来描述可能会消失的北京古都景象。也开始明白,当他谈到北京城墙时,将它视为一种生命来述说:“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①是为防御而叠积的砖堆,②是一圈对于北京形体的壮丽有莫大关系的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它轩昂的外象,或它历尽风雨,同北京人民同甘苦的象征意味,总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
                  五十年代,听说自己曾经堪察过的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梁思成感到十分惋惜。后来,有感于自己的被误解,他有过这样一句无奈的感叹:“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一个真正有文化精神的人,才能发出如此深沉的感叹。
                  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
              (1)画线句中的错别字是 ______ ,它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 ______ (不仅,不只,不但) ② ______ (而,而且,又)
              (3)“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运用了 ______ 修辞方法,作用是 ______
              (4)文章结尾意味深长,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 4.

              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①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代步工具,已成为绿色出行的象征。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从_____ 、_____ 到______ ,日臻完善,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发展中国家改善交通现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

              ②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被称作“白色自行车计划”。这个勇敢的尝试普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起源。现在 ,这个古老且曾经超级发达的城市约有40%的交通由自行车承担,那一条条河道把城市划分成了无数个格子街区,自行车成为最适合的出行工具。此外,荷兰还具有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基础。早在1890年,荷兰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目前,荷兰人均自行车道路长度居世界第一位,并拥有先进的自行车指路系统,可以提供地点、距离、方向等信息。

              ③法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国家。1974年拉罗舍尔推出了供市民租赁使用的“小黄车”项目。2004年里昂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使用计算机控制、采取会员卡制度系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开启了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潮流。2007年法国最为著名的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在巴黎诞生。Velib这个词语是由法语中“自行车”(Velo)与“免费”(liberte)组合而成,这个项目实际上也始终践行着这一理念——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办理相关手续便能享受一年无限次的使用。目前,巴黎的公共自行车吸引了22.43万名会员,骑行人数增加41%,每年巴黎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总次数达1.3亿次。

              ④英国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很发达,租赁公司遍布全国,许多外国游客使用自行车环游英国。2010年,伦敦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由当地政府税收支撑,实行全天24小时不停歇运营。租车系统中的两个租借点之间一般不超过300米,用控制触屏在无停车位时直接搜索,并点选宽限15分钟找车位的选项,可免去找下一个车位的租用金。2016年,伦敦的11500辆公共自行车安装了blaze激光灯,它会在车前的地面上投射一个绿色的符号,可以让骑行者在夜间更加醒目,提高骑车的安全性。

              ⑤美国纽约市庞大而且成熟的自行车共享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2013年5月27日正式开始投入服务。纽约市民以及来自美国和全世界的游客,在纽约可以方便地利用300个无人看管停车点的6000辆自行车去上班、上学、购物、锻炼、旅游,为纽约市增添了一项绿色、健康的交通方式。

              ⑥目前,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全球至少49个国家的535个城市 建立起来。

              ⑦在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开始大规模的运行。短短一年多,用户总数从0增至1900万,引来了众多企业的资金追捧、技术助力和需求支撑。国外的做法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未来,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将更趋于规范,更利于环保,更便于出行。


              (1) 根据相关内容,给第①段空缺处补充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请写出第③段中画线的“这一理念”所指代的内容。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条条河道把阿姆斯特丹划分成无数个格子街区,独特的城市规划让该市40%的市民选择用自行车解决交通问题。

              B.拉罗舍尔和巴黎分别推出的“小黄车”和“Velib”,都是法国成功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典型案例。

              C.遍布伦敦的自行车租赁公司,实行24小时不停歇运营。使用者在相距15分钟车程的两个租赁点之间租车时,可免去租用金。

              D.自行车共享系统在纽约投入服务后,市民以及游客的分享意识大幅提高,纽约市的交通方式也更加绿色、健康。

            • 5. 综合性学习。 

              (1) 班级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实践活动,选你做小小主持人。下面是你开场白中

                   的一副对联。可是不知下联是什么,请聪明的你补上。 

                  爱山爱水爱家乡,                          

              (2) 班级在搞积累报效祖国方面的成语沙龙活动。请写出你想到的成语。(至少三条) 

              (3) 我们都是爱国的青少年,面对今年9月3日祖国大阅兵的盛大场面,我们一定感慨万千。

                   请你用生动有气势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当时的场面,相信你能行。

            • 6.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⑴ 窥谷忘                              ⑵ 猛浪若

              饮辄尽                               ⑷ 之不以其道

            • 7.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②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④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

                                                                (节选自《西京杂记》)

              【注释】①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②大姓:大户人家。③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④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⑤资:借。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主人问衡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 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
              (4) 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最后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8.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  有改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