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民间剪纸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的故事,大约是我国关于剪花艺术最早的文书记载.
                ②已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剪纸作品,当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中的五幅麻料剪纸,根据同时出土的高昌章和十一年(公元541年)文书可以推测,这五幅“骨灰级”的剪纸作品是南北朝时期的遗物.
                ③剪纸用纸大体可归为三种.第一种是普通的单色纸、蜡光纸等.老艺人常用“毛边纸”来剪一些短期使用的纸样,它价格低廉,柔软、吸水性强且硬度适中,耐磨、耐折叠,还可以染色.第二种是生宣纸、连史纸等.这些中国传统手工纸能够保证纸张在经过剪刻后还能进行点色等工序.第三种是用作衬色剪纸母本的金箔纸、银箔纸等.箔纸带有金属色,尤其在年节剪纸中特别能渲染喜庆的气氛.
                ④尖头剪刀是剪纸最主要的工具,大的剪刀用来剪外形,小的剪刀则用来剪细处.此外还需许多辅助刻制工具,很有些“十八般兵器”的阵势.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⑤剪纸是装点生活的民间艺术品,既可以是    ,也可以是    ,还可以作为    
                ⑥如今,中国北方还基本保留着春节期间贴窗花的习俗,而南方往往是只在婚庆时张贴剪好的“喜”字.门花是张贴在门上的剪纸作品;它也是中国北方农村保留下来的春节习俗之一.除此之外,其他节庆时门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纸质装饰品.
                ⑦覆盖在各种赠礼上的剪纸礼品花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又细致的性格.“八件”是广东佛山常见的礼品花剪纸,在同一张剪纸中有多个花卉、瓜果等图案,在需要装饰婚嫁聘礼和嫁妆或庙会、张贴红榜等情况下,人们就会把整幅“八件”上的各个物品分别剪裁下来,用它们装点礼物或布置环境.
                ⑧把白纸剪成的绣花样子贴在衣服或鞋帽、肚兜、袜子上,再针线绣缝,绣好后白纸样会被细密的丝线依样覆盖住,从此绣样便与上面的绣线相伴,直到双双老去,绣样里寄托的美好祝愿都不会褪色.
                                                               (选自2013年2月4日《东方早报》,有删改)
              (1)第②段中加点的“骨灰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2)“十八般兵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喜”这几处引号的用法依次是    
              A.特殊含义、引用、着重强调         B.着重强调、引用、特殊含义
              C.引用、着重强调、特殊含义         D.引用、特殊含义、着重强调
              (3)请将  A.精美的“商标”B.居室“软装潢”C.传家的珍藏  填入第⑤段横线上,正确的顺序应是:            (填字母即可)
              (4)(1)选文从                四个方面对我国民间剪纸进行了介绍.
              (2)以下这段文字应放在文章的哪一段中?为什么?
              山东蓬莱的《艾虎》剪纸就是端午节时的门花.当地人民常在端午节时将“收毒葫芦”与艾虎分别贴在两扇门户上,保佑全家不受毒邪的侵害.
              (5)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剪纸作品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
              B.第③段按价格由低到高的顺序作了分类说明.
              C.将剪纸贴在门窗上的习俗主要保留在我国北方.
              D.绣样的图案往往寄托着人们内心美好的祝愿.
            •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植物“气象员”
                                                  张晓天
                ①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发现它们可以预报阴雨和温度.
                ②天气晴朗时,南瓜蔓稍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稍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稍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指示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③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色.
                ④“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⑤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低处的露珠就消失了.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⑥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⑦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在20摄氏度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温度若降低到15摄氏度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温度下降到10摄氏度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温度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⑧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而且还能预测天气.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⑨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5期,有改动)
              (1)本文标题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下面农谚适用于本文的一项是    
              A.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B.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C.老鹰旋顶,天气转晴.           D.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
              (3)从全文写作思路来看,选文⑥⑦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看看其说明了什么道理.
              链接材料: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 3. 小作文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这篇习作.
                                           感恩父亲
                ①                           
                ②父亲头上寸草不生,也许是满足于光头的清凉,也许是仰慕光头明星的帅气,他也弄了个光头,眼睛虽然近视,但又大又有神,好像什么谎言都能被他看破;他脸上已留下岁月的痕迹,细看已不太年轻;他衣着讲究,常穿得整整齐齐,很有风度的样子.
                ③我的父亲是个工作狂,一工作起来就不着家了.
                ④冬天的早晨,他送我上学,我似一只刚出生的小猫,蜷缩在他身后,吹向我的冷风被他的身子挡住,悄然向四处逃窜.他虽然双耳冻得由红转紫,仍然腰板挺直地走着.到了学校,他总是站在校门口,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一直要目送我走进学校才离开.
                ⑤有几次,我看见他那瘦削的身影在车影人影里穿梭,                           
              (1)请根据文意,在第①段横线上写一个句子,作为这篇习作的开头.
              (2)第②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
              (3)第④段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替换.
              (4)从结构上看,有一段与文章内容不符,请找出来,并说说该怎样修改.
              (5)请为这篇习作补写一句话作为结尾,使之与开头照应.
            • 4. ①在自然界有一群具有“特异功能”的细菌,它们以“吃”金属为生.首先发现的是一些“吃”铜的细菌.在20世纪初,一件奇特的事情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在美国和墨西哥已开采完并被水淹没的旧铜矿中,发现了大量的铜!这些铜不像是有人放进去的,那么,它来自何处呢?科学家们猜想,可能是废矿渣中残留的铜,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跑”了出来.经过科学家的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将铜从旧矿渣中“请”出来的是一类对铜有着特别喜好的嗜金属细菌.这些细菌以铜为食,进行自身的代谢、生长繁殖,同时促使铜从含铜的硫化物中游离出来,富集到一起,使废矿“死而复生”.
                ②以上发现可帮了冶金业的大忙.科学家们认为,有着“铁齿铜牙”的细菌,可以帮助人们采矿和提炼金属,并解决了人们多年来未解决的矿渣再提炼的难题.把含有金属的矿石或废渣浸泡在含有嗜金属细菌的水中,就可以达到提炼金属的目的,由于细菌在探测、采集、提炼金属方面特殊的功效,促进了一种新兴冶金工业--生物冶金业的发展.
                ③首先,可用细菌来“寻金”.某些芽孢杆菌,如蜡样芽孢杆菌,对黄金有特殊的“敏感性”,它们可以嗅出黄金的气味.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这类细菌的分布、增殖数量、与黄金发生的特殊颜色变化等,作为探测黄金矿的依据.人们甚至做成微生物探针,带到野外去用来标示黄金的潜在储量.
                ④其次,就是利用细菌来“吃”黄金了.黄金是一种十分贵重的金属,虽然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但绝大部分地区的黄金矿产含量非常低.用化学的方法来提炼黄金,成本很高,大量金矿石只能提炼出极少的黄金.然而,栖息于自然界中的嗜金属细菌具有采金和炼金的本领,这些细菌们披挂上阵,利用小巧的身躯随水钻进岩石和矿渣的每一个微小缝隙中,将分散的黄金金属微粒聚集起来,形成天然的黄金矿床.人们就可以从细菌液浸提取物中收集到纯度比较高的金子.
                ⑤细菌这种“吃”金属的“特异功能”,不仅为冶金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而且还有清除污染、净化环境的作用.例如,全球大量的核废料正在蚕食着人类的生存空间,清洁这些有毒废料的常规办法通常非常昂贵,而且效果不佳.人类必须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来解决核废料对环境的破坏.德国科学家发现了能够在核废料中生存的球形芽孢菌,它们能够清除核废弃场中的有毒金属.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以“吃”金属为生的细菌具有哪些“特异功能”?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第①段中“吃”“跑”“请”“死而复生”等词语,可以看出选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 5.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话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第⑤段“曲高和寡”中“和”的读音是     意思是     
              (2)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3)以下从第③、⑤、⑥段中摘出的句子,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
              B.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
              C.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4)第⑤段“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这句话中的“相传”能否去掉?为什么?
              (5)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有些语言十分生动、传神,请把第⑥段中对《高山流水》高度赞赏的两个句子,认真地抄在下面的方格里.
              (6)A.详细介绍“晌遏行云”是为了说明古人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详细介绍“余音绕梁”是为了说明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详细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知音”.
              对详细介绍三个成语在说明语段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7)第①段和第⑧段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知识一:    
              知识二:    
            • 6. 德化白瓷
              ■马未都
                ①偏安一隅的福建德化,地理位置优越,离港口近,便于海运,瓷器交易非常频繁.1998年东南亚出水的黑石号唐代沉船,60000件文物中就有3000多件德化白瓷,品质高贵,器型丰富,其中的经典作品反映了唐代白瓷的最高成就.
                ②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泉州港临近的德化,制瓷多且美.大批商贾云集,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盛况难以想象.由于马可波罗带回了德化白瓷,加之他的拼命宣传,于是,意大利等学者将德化白瓷戏称为“马可波罗瓷”.
                ③德化白瓷与众不同,先是透光性极好,为群瓷之冠,其次可塑性极强,无一不能塑造.见过明朝德化观音的人无不为之惊呼.以陶瓷之脆性,表现衣褶之柔软;以陶瓷之生冷,表现肌肤之温润.竟栩栩如生,恰到好处.德化白瓷堪称一绝,前后无人能与之比肩.
                ④德化白瓷由于特性十足,名称也千奇百怪.
                ⑤象牙白,1610年出版的《葡萄牙国王记述》载,德化白瓷乃瓷器之上品,与其他东方名瓷迥然不同,质滑腻,色乳白,宛如象牙.估计象牙白之美名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明德化白瓷确实呈现象牙白,白中略闪黄,正因为如此,生机无限.而清乾隆以后的德化白瓷,白中略闪青,失之象牙之质感,甚是可惜.
                ⑥猪油白,显然为当地人所称谓.新疆人称和田白玉为羊脂玉,地域文化使然.古人食用动物油由来已久,凝固的上等猪油确实让人垂涎.文化之高雅低俗其实多在表述,象牙白就比猪油白高雅,所以猪油白都在商人中传递,难上典籍文献.
                ⑦中国白,此名大气明确,其实国际上称德化白瓷为中国白不过百年之内的事.西方人对这一特殊白瓷,给予很高评价,把“中国”赋予白瓷之上,足见西方人的重视.
                ⑧德化白瓷对西方人产生过巨大影响,17-18世纪,至少有几千万件德化白瓷运往欧洲各国,至今还随处可见之踪迹.德化白瓷的特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    要求,而且满足了人们的     需求,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各显神通之日,正是中国陶瓷感动世界之时.
              (1)结合③和⑤段的相关内容,说说德化白瓷到底有哪些特点?
              (2)结合第⑤段内容理解,明德化白瓷与清乾隆以后的德化白瓷有什么不同?
              (3)请你说说看,从称谓上来讲,为什么“象牙白就比猪油白高雅”?
              (4)根据你对瓷器的了解,在第⑧段的方框里填充两个最恰当的词.
            • 7.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
                                            城市空中森林
                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它是一种巨大的污染物过滤器,可以把来自周围的有害物质过滤掉,让空气清新.
                ②“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高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一幢大楼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每一幢“城市空中森林”就是一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可以建造在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楼内的树木不仅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热气、含氮污染物、含硫污染物和粉尘等,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
                ③“城市空中森林”将使附近居民和动物受益,堪称一把遮挡炽热阳光的保护伞.由于数百棵树的降温作用,每到夏季,周围空气变得十分凉爽.这种建筑还是一种节能建筑,按照规划,大楼中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建筑内的照明用电,也可以驱动为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液的水泵.惟一需要外部能量的是运送维护人员上下的电梯.
                ④这种建筑由于只承载树木和土壤,而且采用了板式构造,因此可以建造得轻型一些,不需要完整的底座,只要三根牢固的支柱就可以了.这种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
                ⑤这种建筑的主体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相当坚固.底部的一根短支柱是实心的,其他两根长支柱是空心的.长支柱内部设置电梯,管理人员从这里进出大楼.大楼的两侧有两块醒目的翼板.这种翼板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不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是一种空气吸收装置,以便为大楼内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气.
                ⑥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城市空中森林”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设计之一.
              (1)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
              (2)第④段中,“这种建筑…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一句中的“太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3)有人认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还不如在地面上多种树.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 8. 名著阅读
                                                        A
                  坐了很久,他心中腻烦了.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他觉得天气彷佛成心跟他过不去.想出去,可是腿真懒得动,身上非常的软,好像洗澡没洗痛快那样,汗虽然出了不少,心裏还是不舒畅.又坐了会儿,他再也坐不住了,反正坐 也是出汗,不如爽性出去试试.
                  一出来,才晓得自己错了.天上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甚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那裏,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裏透点红,由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裏,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合 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彷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祥子不知怎麼是好了,低 头,拉 车,慢腾腾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沈沈的,身上挂 一层粘汗,发 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 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得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
                                                       B
                  到四点多钟,黑云开始显出疲乏来,绵软无力的打着不甚红的闪.一会
              儿,西边的云裂开,黑的云峰镶上金黄的边,一些白气在云下奔走;闪都到南边去,曳着几声不甚响亮的雷.又待了一会儿,西边的云缝露出来阳光,把带着雨水的树叶照成一片金绿.东边天上挂着一双七色的虹,两头插在黑云里,桥背顶着一块青天.虹不久消散了,天上已没有一块黑云,洗过了的蓝空与洗过了的一切,象由黑暗里刚生出一个新的,清凉的,美丽的世界.连大杂院里的水坑上也来了几个各色的蜻蜒.
                  可是,除了孩子们赤着脚追逐那些蜻蜒,杂院里的人们并顾不得欣赏这雨后的晴天.小福子屋的后檐墙塌了一块,姐儿三个忙着把炕席揭起来,堵住窟窿,院墙塌了好几处,大家没工夫去管,只顾了收拾自己的屋里:有的台阶太矮,水已灌到屋中,大家七手八脚的拿着簸箕破碗往外淘水.有的倒了山墙,设法去填堵.有的屋顶漏得象个喷壶,把东西全淋湿,忙着往出搬运,放在炉旁去烤,或搁在窗台上去晒.在正下雨的时候,大家躲在那随时可以塌倒而把他们活埋了的屋中,把命交给了老天;雨后,他们算计着,收拾着,那些损失;虽然大雨过去,一斤粮食也许落一半个铜子,可是他们的损失不是这个所能偿补的.
              (1)《骆驼祥子》是谁的作品?请介绍祥子“骆驼”这一外号的由来极其深层次含义.
              (2)结合A段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灌”可否换为“喝”?为什么?
              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
              (3)选文B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细致描写雨后的景色?
            • 9.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⑧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①    ;②    ;③    
            • 10.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中华鲟
                中华鲟俗称腊子、鲟鱼、鳇鱼等,体形较大,一般体长为2.5米左右,体重约200千克.
                中华鲟是我国的特产珍稀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此外在辽河、黄河、淮河、钱塘江、闽江、珠江等水域也都有发现.它属于很原始的硬骨鱼类,祖先与恐龙处于同一个时代,为白垩纪古棘鱼的后裔,距今已有一亿三千多万年的历史,故有“活化石”之称.在它的身上仍然保留着许多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如全身的骨骼大部分是软骨,体表有硬鳞,尾为歪形,有吸水孔,肠的里面有一个接一个的漏斗状螺旋瓣等.但也有一些现代硬骨鱼的特点,如具少数硬骨,有鳃盖,有较大的、仅有1室的鳔,繁殖为体外受精等.所以它是介于软骨鱼与硬骨鱼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类型,称为软骨硬鳞鱼类,在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每年7-8月,在我国黄海、东海等东部沿海大陆架附近索饵、育肥的成体,纷纷汇聚于长江口等河口处,然后溯江而上,到产卵场所繁殖后代,冬季则在河床深槽等适宜的场所越冬.整个洄游过程大约历时一年,路途长达3000余公里.从进入长江以后,便开始绝食,在淡水中消耗的能量和性腺发育需要的物质,全靠在海中所积累的大量脂肪来供给.产卵场所位于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具有石质河床的江段,这里水流湍急,含氧量充沛,水质、水温非常适宜.
                幼体出生以后,便同成体一起,又开始顺流而下,最后返回大海中去成长.等到十余年后,性腺成熟之时,再溯河洄游,重返出生地产卵繁殖.由于中华鲟世世代代不忘故地,表现了对故乡的至诚至爱,在洄游的旅途中,还表现出了不惧艰险的坚强品格,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华鲟成熟期长,生长周期长,繁殖率低.其寿命为50年左右,一般雄性11岁,雌性14岁才开始生殖.雌性相隔3-5年才产一次卵,在自然界成活率仅有1%.在产卵群体中,中老年个体多,繁殖率低,恢复率也低.所以经不起环境的剧烈变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选自2009年3月《百科知识》作者李湘涛  有删改)
              (1)为什么把鲟鱼称之为“中华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2)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中华鲟的几个特点.
              (3)仔细观察下面中华鲟的图片,用打比方或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下中华鲟的形体特点.(20字左右)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    
              A.中华鲟是我国的特产珍稀物种,
              分布在长江水系.
              B.这里水流湍急,含氧量充沛,水质、水温
              适宜.
              C.整个洄游过程
              历时一年,路途长达3000余公里.
              D.其寿命为50年左右,
              雄性11岁,雌性14岁才开始生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