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春夜 宋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 ①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 诗的一、二两句,诗人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春夜的什么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是一首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是如何抒写对亲人的怀念的?有何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 3.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 这首诗体裁是____________;所押的韵是____________。

              (2) 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 作者“作家书”的原因是什么?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踏莎行  闲游

              刘将孙(宋)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1)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次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三句紧扣题目,描写了作者看到的美妙景色。
              B.“水际轻烟”指水边上炊烟袅袅升起,点明了时间。
              C.下片前三句以反问语气问西湖,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D.最后两句将诗人相见西湖又无法见西湖的矛盾心情十分含蓄的表露了出来。
            • 7.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2) 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8.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__                                                            __

              (2)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__                                                            __

            • 9.

              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将抽象无形的愁绪描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捉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D.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 10.
              梅 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这首诗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