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②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③些小:指官职卑微。④吾曹:我们。

              (1) 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

              (2) 结合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后面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次北固山下》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 3.

              春 日

                                                                    [宋]晁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1) 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细雨翻萍、______的春日景象,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2) 诗的三、四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 5.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下面对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节描写诗人面对街灯和明星所引发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向往光明的思想。
              B.第2节作者想象天上街市中的珍奇物品,含蓄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C.第3节描写作者想象中的牛郎织女在天河骑牛来往的动人情景,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厌弃压迫、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
              D.第4节描绘作者想象牛郎织女正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 6.

               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到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1)朗诵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

                      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

                (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

                (3)莉莉朗诵后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到,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 7.

              回顾课本“饮酒(其五)”回答下列问题


              (1)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3) 

              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4) 

              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脱俗,是因为“                   ”。

              (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6)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 8.

              回顾课本知识“春望”回答下列各题


              (1) 诗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3) 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4) 《春望》抒发了诗人            ,           的痛苦心情。
              (5) “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_______________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6) “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                 _________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7) 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                     ,                 的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_________________;“抵万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搔”通过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9)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
              (10) 

              国:古义:_________,诗中指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_________。

              抵(dǐ):__________。

              浑(hún):___________。

              胜:_________。

              (11) 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 9.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词语积累:

              摧:______________。

              甲光:_______________。甲,指 ____________ 。

              金鳞开:___________。金:                        。

              角:                                

              塞上燕脂凝夜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____________。

              霜重鼓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声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龙:_______________ 

              君:____________。

              (2) 本诗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790~816),________著名诗人,史称为“_____________ ”,汉族,河南福昌人。字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3) 首联写景又写事:第一句运用_______和比喻,渲染______________, 一个“压”字,把敌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第二句写_________________,借日光显示_________________。颔联从听觉和_________两方面渲染__________________。颈联写____________的场面。尾联引用写出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易水”既表明_______________,又暗示_______________。接着描写_______________: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5)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________,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__________,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_________,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如_____、_____和_________,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________、________、 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6)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战国时_______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他慷慨而歌:                   ,                
            •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是实写
              B.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C.这首诗充分表现出诗人飘逸的现实主义诗风
              D.“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是虚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