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 2.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4.

              夜过鉴湖    戴 昺

              推蓬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①“一片蒲帆正饱风”一句中“饱”字用得妙,请简要赏析。

              ②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

            • 5.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回答了“                  ”(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原因。其中“           

              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凡、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 6.

                                                                                            寒塘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2)“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7.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⑴诗歌首句中的“只”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                                                                                    

                                                                                                                                                                               

              ⑵诗歌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 8.

              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诗人的联想:诗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个联想,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B.“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寓“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这一幅图景跟开关的那一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特有的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着他的乡土之思。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是说一直走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惟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
            • 9.

              下面对《虞美人》表现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B.这首词写景虚实结合,上阕两句都是由虚到实。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用了对比手法。
              D.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是虚写,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 10.

              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