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①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②可怜:可爱。③真珠:即珍珠。

              (1) 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 “月”在下面两句诗中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诗句一: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诗句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 2.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________,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 (2) 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 3.

              下列对《秋词》和《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在表达手法上,《秋词》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天净沙·秋思》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D.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写法,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豪迈乐观之情。

            • 4.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中“锁”字蕴含深意,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字母)

              A.首联叙事,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B.中间两联写景,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C.尾联抒情,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2) 诗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展现了一幅非常优美的画面,请你借助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把它再现出来。
            • 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这首诗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         ,“杨花”与子规的啼声合起来便有了         的气氛。 (2) 请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8.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有何特点?是怎样描绘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赵将军歌

              岑参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1) 本诗前两句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头两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都写了边塞气候的恶劣。你更喜欢哪一句?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  

              (2) 读了这首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赵将军在你心中目的形象?

                                                                     _____________  

            • 10.

              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跷。乃是山农垦斜崦,倚鉏无力政无聊。

              注:斜崦:山坡。政:同“正”。

              (1)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山农耕作情态的句子是:                    

              (2)赏析“倚鉏无力政无聊”中“倚”字的表达效果。

                                                                                            

              (3)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