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贤者能勿耳 ______
              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乎 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指出这是每个人 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缺失的人不过是丧失他们的“本心”罢了。
              B.文中第 1 段所说的“有甚于生者”是指“不义”,“有甚于死者”是指“义”。
              C.本文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无论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既有正面的又有反 面的,这样论证全面而有力,说服力强。
              D.文章使用大量的排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 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吾欲南海( )

              西蜀去南海( )

              顾不如蜀鄙僧哉( )

              操蛇之神闻( )

              ,目似瞑,意暇甚( )


              (2) 翻译


              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填空


              (1)文中“__________”这句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__________”,结果未能实现;贫者只依靠“_________”,就实现了自己的宏愿。

              (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教育“子侄”,从“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3)本段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 4.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伯牙鼓琴           善:           

              (2)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2) 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4分)

              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 卒 逢 暴 雨 止 于 岩 下 心 悲 乃 援 琴 而 鼓之。

              (3)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4)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

                                                                                               

                                                                                                

                                                                                       

            • 5.

              管鲍之交

                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②游,鲍叔知其贤。已而鲍叔事③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④管仲。管仲既用,任政⑤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⑥,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⑦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⑧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管仲:字仲,名夷吾,齐国颍上人,春秋前期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②鲍叔牙: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③事:侍奉。④进:推荐。⑤任政:执政。⑥贾:ɡǔ,做买卖。⑦见逐:被罢免。⑧多:赞扬。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天下人为什么“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请结合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并联系本文有关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翻译下列句子。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也。

            • 7.
              【古文阅读】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桥可三里,路径亦,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作者袁宗道,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注释】①高梁桥:临近极乐寺,为北京西郊名胜。②绀(gàn):天青色。③张盖:张开的车盖。④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帽子。这里说挂进贤冠,表示弃官退隐。⑤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⑥情障:这里指心愿。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亘十里 ______
              ②极乐寺桥可三里 ______
              ③路径亦 ______
              ④大可七八围 ______
              (4)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
              (6)作者在高粱桥看水,看堤,看 ______ ,看 ______ ,将风景写得具体生动、摇曳多姿。请联系第3节的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 8.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首:马的尸骨。②捐:丢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画线的词。

              (1)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必以王为能_________________

              (3)买首五百金_________________

              (4)鸣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__________

              (2) 

              【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义是:              。 

              (3)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

              (4) 

              将下面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翻译下面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翻译课文。

              问题二: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