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 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2) 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 2.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③,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B.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C.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D.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 3.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 4.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行  期:               (2)相委而    去:         

              (3)下车之       引:                    (4)入门不    顾:        

              (2) 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分别指什么意思?

                                                                                             

                                                                                             

              (4) 《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了陈元方和友人这两个人物形象,请分别归纳他们的性格特征。

                                                                                              

                                                                                             

              (5)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5.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 。性至孝,父疽 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 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 之。抑亟 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②疽 jū:毒疮。③瞀 mào 眩:眼花头晕,迷糊。④挈:带领。⑤斫 zhuó:砍。⑥亟 jí:急忙。


              (1) 

              对下列句中加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其父被虏去


              (3) 

              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4) 

              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亟以身 母  蔽:遮蔽,遮挡   
              B.不知所   之:去,往

              C. 语之曰      或:有人         
              D.汝慎无往 死也    就:完成
            • 6.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面各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安陵 易:交换
              B.请 广于君 广:宽广,广阔

              C.岂 五百里哉 直:只,仅仅
              D.祲降于天 休:吉祥
            • 7.

              (二)吴隐之传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选自《晋书》)

              [注释]①介立:孤高独立。②儋(dàn)石无储:家中一无积蓄。③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④清级:清官 。⑤班:分。

              (1)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冬 月 无 被 尝 浣 衣 乃 披 絮 勤 苦 同 于 贫 庶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母孝谨 (    )    ⑵其执丧 (    )

              餐投箸 (    )    ⑷妻自薪 (    )

              (3) 下列各组划线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弱冠介立      泉香酒洌

              B.儒雅标名      固国不山溪之险

              C.为悲泣        当余从师也

              D.勤苦同贫庶    受地先王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5) 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吴隐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 8.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⑥方至,造门⑦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⑥经宿:一整夜。 ⑦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 

              下列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与为乐者  念:想到    
              B.夜乘小船 之 就:拜访、访问  
              C.夜 大雪  大雪:下起大雪    
              D.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但是   
            • 9.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寺 河干(靠近)             
              B.山门 于河(倒塌)
              C.十余岁(阅读)                
              D.知其一(只)
            • 10.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 解释加横线词的意思。 

              (1)马无故而入胡(         )       (2)数月(        )

              (3)其马胡骏马而归(         )     (4)人皆之(         )

              (2)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3) 这则寓言体现了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思想。请你用“福事”“、“祸事”分类概括归纳文中所写之事。 (用原文回答) 

              福事: 

                                                                                             

              祸事:

              (4) 这则寓言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生活经历谈一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