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伍子胥列传(节选)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诟,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本是楚国椒邑人,春秋末期为吴国大夫、军事家。②质:抵押,作人质。③执:拘捕。④贯(wān)弓:弯弓,拉满弓。贯,通“弯”。⑤太子建:春秋末年楚平王之子,因费无忌挑拨,与楚平王生隙。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不然为楚患   (2)彼见来之并    (3)吾汝父   

              (2)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借力以雪父之耻

              A.扶苏以数谏故   B.杀之以应陈涉   C.皆以美于徐公  D.何以战

              (3)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伍 奢 有 二 子 皆 贤 不 诛 且 为 楚 忧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5) 文末伍奢说“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你赞同这一说法吗?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 2.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①"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②。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③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④。"使人往取之,⑤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列子·说符》

              (注)①形容筋骨:形,指形体;容,指状貌。形容筋骨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语。②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弭,消除。③担纆(mó)薪菜:扛东西打柴草。 绳索;担纆,指用绳索背负东西。菜,通"采",薪菜,即打柴草。④牝(pìn)而黄:黄色母马。牝,雌性的鸟兽。⑤牡(mǔ)而骊(lí),纯黑色的雄马。

              (1) 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画一处))

               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秦穆公 伯乐 (   )    

              臣之子下才也(   )

              使人 取之   (   )    

              穆公不     (   )           

              (3)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4) 九方皋相马的特点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3.

              赵普独相凡十年,以天下事为己任。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七》)

              【注释】①骤:突然。②震恐:惊恐。

              (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划一处)。

              (1)非 陛 下 之 刑 赏 也                

              (2)外 间 百 姓 正 望 雨

              (2)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帝嫌其人(          )   (2)良久不(          )

              (3)良久不(          )     (4)普言(          )

              (3)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

              (1)朕不与迁官,将奈何?

                                                                                         

              (2)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

                                                                                         

              (4) 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选文进行概括。
            • 4.

              越王勾践世家(节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 乃苦身焦思,置胆子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①弊,轻锐②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子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③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④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lí)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 A ?且夫君王早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辱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迸兵,曰:“王己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⑤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pí)。

              注释:①罢:通“疲”,困乏,疲惫。②:轻锐:指吴国精锐士兵。③请成:请求讲和。 ④布:陈述。⑤君:统治

              (1)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字。

              ①欲之(    )  ②反受其 (     )③乃迸兵(   ) ④乃其面(   )

              (2) 请用四个逗号为下列句子断句。

              衣 不 重 采 折 节 下 贤 厚 遇 宾 客 振 贫 吊 死 与 百 姓 同 其 劳。

              (3) 在文中找出与“肉袒膝行 前”的“而”的用法相同的句子,请写出来。 (4) 翻译下列句子。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

              (5) 第一自然段划线句子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 (6) 越王勾践为什么多年后能够战胜吴国?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7) 知识链接:越王听从范蠡的建议正好印证了《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中的最核心的一条是            ,           。(六个字)
            • 5.

               登泰山记

              [清]姚鼐

              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 A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③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 B 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 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④戊申,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⑤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 C ,皆不及往。

              ⑥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⑦桐城姚鼐记。

              ——选自[清]姚鼐《惜抱轩诗文集》

              【注释】①汶(Wèn)水:也叫汶河。②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③蹬(dèng):石级。④负:覆盖。⑤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⑥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

                阳(  )      是(   )      晦(    )    或(   )

              (2) 请将文言语气词“者”“也”“之”填入文中的A、B、C处。 (3) 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5) 作者与友人在哪个季节登泰山?文中最能反映当时气候之恶劣,登山之艰难的句子是? (6) 从全文看,作者以                为线索,主要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7) 积累链接:《望岳》中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
            • 6.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请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孤 岂 欲 卿 治 经 为 博 士 邪!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孰若(    )        ②当涉猎(      )

              鲁肃过寻阳(    )  ④即刮目相待(     )

              (3) 下列选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愿市鞍马

              B.但涉猎                 木兰户织

              C.大兄何见事晚乎         君子

              D.蒙辞军中多务           屠惧,投骨 

              (4) 翻译下面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 文中提到“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说说这样写有哪些好处?
            • 7.

              《列子》一则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句一处。

              (1)乃援琴而鼓之。

              (2)吾尝三战三走。

              (2) 解释加横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1)峨峨兮若泰山 (         )     (2)初霖雨之操 (        )  

              (3)鲍叔进管仲(        )       (4)与鲍叔贾 (        ) 

              (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乙】两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①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②,少纵则逝矣。与可③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注】①蜩腹蛇蚶:这是用蝉壳蛇蜕来形容竹笋外皮层层包裹的样子。②兔起鹘落:比喻纵笔迅速,像是鹘鸟扑兔,兔子跳起来而鹘已搏击过去。 ③与可:北宋著名画家,与苏轼为挚友。

              (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蜩腹蛇蚶( )②兔起鹘落()③少纵则矣()④夫既心其所以然( )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竹之始生

              A.执策而临之(《马说》)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C.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 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今 画 者 乃 节 节 而 为 之

              (3) 翻译下列句子。

                 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译文:                                                     

                 ⑵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译文: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 9.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列子•汤问》

              (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2) 翻译加横线的字词。

              (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2)两膝相者(           )

              (3)伯牙善鼓琴(          )    (4)伯牙乃琴而叹曰(     )

              (3) 翻译。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文中“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可以看出苏黄二人志趣相投的深厚情谊;在乙文第段中最能体现伯牙和钟子期是知己的句是:“                                    ”。 (5) 甲乙两文都是通过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展现了人物的形象,但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却是不同的,请简要地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开仓民   (       )       ②曾范县令  (       )

              ③值荒     (       )       ④上有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阻之

              A.观之正浓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至之市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3) 翻译下列句子。

              (1)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译文: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译文:                                                                        

              (4) 从文中可以看出郑燮是一个怎样的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