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    
              A.有好事者船载谓之“文”也(《论语》)
              B.慭慭碧窈(《于园》)
              C.荡冲冒河汉。(《黄鹤楼》)
              D.悟前狼假寐(《狼》)
              (2)下边句中没有词性活用的一项是    
              A.有好事者载以入B.非显者(《于园》)
              C.倚河汉(《黄鹤楼》)D.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幼时记趣》)
              (3)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分析说明老虎是怎样一步一步认识驴的本质的?
            • 2. 文言文阅读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借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土微润(膏:肥沃)
              B.泉而者(茗:茶,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煮茶喝)
              C.呷浪之(鳞:原指鱼鳞,这里代指鱼类和爬行动物)
              D.而此地与余近(适:正好)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局促一室倩女靧面
              B.作飞沙走砾然徒步汗出浃背
              C.红装蹇者城居者未知之也
              D.风力尚劲有名马
              (3)下列表述对课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先写北国早春没有春天的气息,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暗示出渴望出游的心情。
              B.文中细写满井早春景色的部分,是按照由景及人、又由人及物的顺序写的。其中写人有动有静,声色兼备;有男有女,形态各异。
              C.作者在写景时处处使用比喻,形神兼备,写景中融入了作者洒脱的情怀。
              D.这篇游记通过对满井早春二月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时舒畅欣喜的心情,也流露出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文:    
              ②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译文:    
            • 3.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①刻 唐 贤 今 人 诗 赋 于 其 上。
              ②得 之 心 而 寓 之 酒 也。
              (2)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A.异二者之为长烟一空
              B.春和四时之不同
              C.醉翁意不在酒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D.有亭翼然于泉上者把酒
              (3)翻译句子。
              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4)两个文段创作的时代相同,作者的遭遇相同(同为被贬官),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乙文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5)《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
            • 4.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皇帝自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宋濂与客饮 / 趋百里外
              B. 濂以实对 / 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C. 者与臣友 /京中有口技者
              D. 不善者不能知也 / 不善者而改之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
              (3)联系《送东阳马生序》,说说宋濂在读书和做人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内(《刻舟求剑》)
              B. 手自笔录,计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三峡》)
              C. 愈恭,礼愈至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墨(《核舟记》)
              D. 遇其叱咄王命急宣(《三峡》)
              (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加点“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人多以书假余
              A.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
              B.策之不其道(《马说》)
              C.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D.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为神 (《黔之驴》)
              (3)本文作者求师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忘亦死,举人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书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曰,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
                  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卜者知其目陈胜
              B.①上便外②此殆天所以资
              C.①多应者②诚开张圣听
              D.①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②傅说举于版筑之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扶苏数谏故②安陵君五十里之地存者
              B.①安陵君许寡人②百姓多闻
              C.①医好治不病以为功②足下卜鬼乎
              D.①天下云集响应②蹴尔与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4)文中写起义根据形势首先提出的策略是: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5)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 7. 阅读《孙权劝学》和《李生论善学者》(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1】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李生论善学者(节选)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注释】①志:记,记住。②还走:转身离开。③厌:满足。④盍:何不。⑤迨:等到。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并自其名(《伤仲永》)
              B.自为大有所益诱敌(《狼》)
              C.君志之而不思之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D.择善而从中间力拉崩倒声(《口技》)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辞:           ②但当涉猎   涉猎:    
              若孤        孰:                 ④王生益  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梳理两篇文章内容,用原文完成下面填空。
                   吕蒙能够“听劝”和“    ”,是他的才略能够大有长进、最终令人刮目相看的两个重要因素;李生认为学习贵在“    ”和“    ”,如果只做到王生所说的“志之”,并不能称之为“善学”。
            • 8. 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屠自后断其战战
              B.增笑耳一狼得骨
              C.暇甚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盖以诱恐前后受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狼洞其中其恕乎
              B. 久妇拍而鸣
              C.刀劈狼首蒙辞军中多务
              D.后狼止前狼又至结友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按照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
              B. 本文主要采用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
              C. 文中的两个形象特征鲜明:狼阴险狡诈,屠户机智勇敢。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句点明全文主旨。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文: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梅花美人
              乐 钧
                 如皋陈肖生嵩,以画名于时。尤长于梅,冷蕊蔬枝,嫩寒春晓,见者辄作孤山篱落之想。
                 有金陵李某,僦居京师内城。斋壁红梅一轴,肖生笔也。一日仰卧观书,童子侍焉。忽有老翁出于画中,龙钟伛偻。俄而枝叶动摇,花蕊怒放,每一花现一美人,步虚而下。须臾,次第入花去,老人亦遽隐,画如故也。                                                                                                                      (选自《耳食录》)
                 【注】①如皋:县名。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宋代林隐居于山上,种梅养鹤自娱,有“梅妻鹤子”之称。③僦(jiù)居:租房居住。④龙钟:行动不灵活。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以画于时            ②童子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尤长厅事之东北角 (《口技》)
              B.步虚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C.见者辄作孤山篱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
              D.以画名于时撰长书为贽 (《送东阳马生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斋壁红梅一轴,肖生笔也。
              译:    
              ②须臾,次第入花去,老人亦遽隐。
              译:    
              (4)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陈肖生画艺超群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