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焉置土石   年九十
              B.不若孀妻弱子   益其所不能
              C.投渤海之尾        诉法律
              D.聚而谋          斯是陋
            • 2.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不木为之者: ______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 ______
              (2)不燔土: ______
              止印三二本: ______
              (3)五代时始五经: ______
              乃密布字______
              (4)烧令坚: ______
              用讫再令药熔: ______
            • 3.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公输盘楚造云梯之械       子墨子解带
              B.非独贤者有心也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C.域民不封疆之界                 臣王吏之攻宋
              D.愿借子杀                           何罪有.
            •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乙】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注】: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②从事:一般属官。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④仇雠(chóu):仇敌。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必先苦心志 其无忘乃父之志
              B.征于发于声而后喻 沉溺声
              C.及凯旋而纳 庄宗受而藏于庙
              D.世言晋王之将 至一夫夜呼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与乙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忧患意识对国家或个人的重要性。
              B.乙文中庄宗起初牢记父亲的遗志,在打仗前,会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父亲赐给的箭,
              用它去射死三个敌人。
              C.甲文中列举的舜等六位贤士都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中“可谓壮矣”“何其衰也”分别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和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的前后对照极为强烈,发人深省。
              (4)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启发。
            • 5.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徐公孰美   所识穷乏者得我
              B.欲言,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不能察
              C.下令            不知有汉
              D.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
            • 6.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泄于目          以钱币乞之
              B.二者用至矣              夫念存想
              C.二者用精矣    畏惧鬼
              D.则梦见人据案其身    精念存想
            • 7.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4) 有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chéng)山北之 (sè)遂率子孙 (hé)担者三夫
              B.京城氏之 (shuāng)妻始 (chèn),跳往助之
              C.高万 (rèn) (chéng)不能损魁父之丘
              D.河曲智 (sòu)一 (cuò)朔东
            • 8.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 读下列文句,体会加下划线的虚词,哪些可读得稍重些,哪些只宜轻轻带过。将其分别写在括号内。

                ①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居:(   )

                ②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2) 解释下边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聚室而              

                ②投渤海之尾:              

                ③一反焉:              


              (3) “如太行、王屋何?”“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这两个句子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请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意思来。
              (4) 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这段分析性文字。

              愚公虽到了“              ”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毕力平险”,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决“                            ”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                            ”的明确目标。他不冒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              ”的反应。这时其妻“献疑”,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                            ”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              ”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

            • 9.
              辨析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1)诚臣知不如徐公美 ______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______
              (2)间奉命于危难之______
              时时而进 ______
              又何焉 ______
              力拉崩倒之声 ______ 。
            • 10.
              文言文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 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注释】①亡:通“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 武使匈奴明年/安陵君固使唐睢使于秦 (《唐睢不辱使命》)
              B 为武酒设乐/且焉土石 (《愚公移山》)
              C 请今日之欢/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
              D 与武决/委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两章)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例句:陵见至诚
              A 太守即遣人随 (《桃花源记》)
              B 不能指一端 (《口技》)
              C 安陵君许寡人 (《唐睢不辱使命》)
              真不知马也 (《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②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4)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