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远
                  “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概括三点即可)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B.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C.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
              D.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
              (4)从“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之旅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当生物特征成为支付方式
                  ①科技的发展,让支付手段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方便。想象一下,将来有一天,你在商店购物,结账时仅需伸出食指扫描一下指纹就可以完成付款。过去,类似的情景只能在科幻电影里看到,如今,利用生物特征进行支付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②货币在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经历了数次形式上的演变。19世纪以来,人们就对货币形式的变化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为了取代现金,信用硬币最先出现--一块小型金属磁盘,能将客户的收入和信用账户绑定,这种硬币后来演化为银行卡和信用卡,在替代纸币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上个世纪末,随着网络的普及,移动支付开始融入生活,时至今日,手机已经变身为功能最丰富和强大的“钱包”,人们可以拿着手机在各种识别器前晃出“滴滴声”,或者用摄像头拍摄二维码,抑或在聚餐时摇一摇把付钱的事转给朋友。
                  ③随着支付手段的便利化,一些安全隐患也随之浮出水面:比如信用卡被盗刷、网上支付密码失窃等,如何做到支付时既方便、又安全,不少科技公司致力开发的新型身份识别技术有望成为解决支付安全的有效手段。目前,支付行业的共识是,生物特征识别将引领移动支付的浪潮。
                  ④所谓生物特征,即每个人的身体可提供的唯一特征,这些特征通过一系列算法形成“唯一性”的标识,系统通过核对标识来进行判定和操作。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令人向往,因为它在便捷性和安全性上无可取代,造假和盗用将变成一件很难的事情。当指纹、人脸、声纹、视网膜、指静脉识别都可以作为常规的支付方式时,消费将更加方便、更加安全,无论消费者是在线上还是线下。
                  ⑤未来物联网中的支付,或许将借助多种微型线缆、传感器和处理器进行认证和追踪,然后与更多样的货币进行交互,包括积分、货币化的个人声誉和数据等。但在当下,这些生物识别的支付手段仍存在实施难度,毕竟生物体征识别在采集阶段就需要昂贵的配套设备,支付时也需要相应的识别仪器,这些因素都制约着这种新技术“变现”的速度。
                  ⑥随着网络支付、生物识别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去现金化”的讨论也如火如荼。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对“货币的未来”进行了权威研究,在对1012名互联网专家和用户的调查中,65%的人认为,“到2020年大多数人将完全采用刷智能设备的支付方式,人们几乎不再需要现金或信用卡”;33%的受访者认为,人们不会完全信任移动支付,货币也不会完全变成数字化形式,终结现金恐怕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⑦不过,现代科技化腐朽为神奇的案例比比皆是,电动汽车、清洁能源、智能手机等,都经历了从神话变成现实的过程,无现金社会并非没有可能,据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乞丐最近都开始自备刷卡机了。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1)请结合文章谈谈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第⑥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分析其作用?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未来物联网中的支付,或许将借助多种微型线缆、传感器和处理器进行认证和追踪,然后与更多样的货币进行交互,包括积分、货币化的个人声誉和数据等。
            • 3. 海底飞船    ①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以到达全世界99.8%的洋底。
                  ②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
                  ③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它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④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⑤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⑥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
                 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    
              (2)选文条理清晰,第③段说明的内容是:    
              (3)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说明了    (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4)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5)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链接材料一:中国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院士指出:深海基础研究是21世纪国际海洋竞争的重要部分。深海研究不只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也是国家资源和安全保障之所系。
                 链接材料二:海洋地质专家估计,海底储存着约1350亿吨石油,近1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海底还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铀的储藏量高达40亿吨,是陆地上的2000倍。
                 链接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又难以解决的热点多发生在海洋上或沿海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争议的岛礁近1000个。21世纪,中国海洋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国外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我们:“在中国海区,有70%以上的地区存在着危机!”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泥土的歌唱    ①在中国的八音(根据材质的不同,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中,有一音曰土。
                  ②土--顾名思义,就是由泥土发出的声音,泥土本身是发不出声音的,即使一定要它发音也要伴随着尘土飞扬的壮观场景。但是人类大约在1万到1. 5 万年前获得了一项革命性的技艺,那就是借助水和火将土重新幻化为一种全新的形态,也就是陶。
                  ③经过这一神奇的转化过程,泥土不仅拥有了全新的样貌,而且也被赋予了全新的质地与功用。毫无疑问,这项技艺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当然作为早期文明的先锋的中国先民,在这方面也拥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甲骨文中的陶字,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至少在4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制陶了。陶轮的使用,或者说借助陶轮的转动,人们就可以制造出比较标准的圆形器皿。
                  ④土本身是不发声的,但是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尤其是那些比较标准的圆形器,在发音的原理上,与葫芦完全一样,所以很容易让古人通过自然的联想,而发现它们拥有的音乐天赋。这里面,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埙。
                  ⑤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⑥作为一种在民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充满了草根气息的乐器的埙,经历了漫长阶段,最初的埙只有最上面的一个孔,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又过了大约1000年,也就是3500 前,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了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 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上一、前三、后二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⑦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曲调呈现哀哀切切,如泣如诉的悲怆感,时缓时急,时愤时悲。
                  ⑧还有一种比较著名的陶制乐器,虽然在古代的名声并不很好,但是在最近突然时来运转了。这种乐器就是缶。缶本来是一种实用器皿,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和咱们现在看到的泡菜坛子差不多。后来,随着青铜时代的来临,逐渐被青铜器所取代,至少在贵族的生活中是这样的。
                  ⑨像这样的一个器物,要想作为乐器来使用,毫无疑问只能充当打击乐器了。
                  ⑩用装酒的坛子当乐器,一边拍打着这个装酒的坛子,一边唱歌,通常来说给人的联想都是醉鬼,或者性情豪放的经不起任何酒精催动的野蛮人的形象。
                  ⑪事实上,李斯在他的那篇著名的《谏逐客今》的文章中,就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的句子,意思就是,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往往在喝到半醉时,以击瓦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就是以此为例,来说明秦国当时文化的落后。也就是说,在古代击缶而歌并不是什么文明的象征,恰恰相反,那是文化落后粗俗的标志。
                  ⑫但是击缶这种乐器,在2008年突然时来运转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击缶而歌,让这种古老的乐器,不仅突然以一个完全正面的新形象获得了一瞬但足以永恒的新生。
              (作者:朱东。有删改)
              (1)作为两种著名的陶制乐器,埙和缶各有什么特点?
              (2)文章对埙和缶这两种乐器的介绍,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述使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原因。
              (3)文中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5)下面材料放到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2004年,河北邢台的侯义敏,对传统的埙进行改良,设计出了10孔的低音埙,这种埙与古代的埙相比,音域宽广,音色低沉深厚,空灵柔美。
              A.第④段后     B.第⑤段后    C.第⑥段后     D.第⑦段后。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互联网的IPv6时代
                  随着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IANA)将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IPv4地址总库正式宣布枯竭。这标志着我国的运营商(联通、电信等)只能依靠手中仅有的几千万个空闲IPv4地址支撑现有的庞大的网络需求。然而,预计多则5年,少则一到两年,这部分IPv4地址也将消耗殆尽。为了满足越来越广泛的网络需要,IPv6地址的应用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用户上网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发送访问请求到目的网站的“门牌号”;目的网站接受请求,将用户请求的内容发送给用户的“门牌号”。目前这个“门牌号”有两个版本:IPv4地址和IPv6地址。
                  IPv4地址池中,一共拥有43亿个可用地址。随着互联网膨胀时代的到来,IPv4地址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不断分配出去的地址让人们渐渐意识到,43亿这个数字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网络工程师们研发了一种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即多台机器公用一个IPv4地址。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IPv4地址消耗过快的问题,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那就是“网络拥堵”。
                  在我国“网络拥堵”现象尤为明显,我国约有2.77亿可用的IPv4地址,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IPv4地址需求,因此运营商广泛采用NAT技术来最大程度复用IPv4地址,这就导致我国的网络宽带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功效,进而影响上网速度。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网速平均速率仅为1.77兆,世界排名第71位,而韩国为20.4兆,日本达到15.8兆。
                  我国在1994年才首次介入国际互联网,比美国晚了将近30年。而当时是由美国等一批先介入互联网国家主导IPv4资源分配,中国只占到了全球的4.5.时至今日,在全球互联网能够提供“域名解析”的多级服务器的形式下,唯一的主根 服务器,依然在美国。其余12个辅助跟服务器分配为:美国9个,欧洲2个,日本1个。在这种游戏规则下,我国无法设立根域名服务器。
                  正是基于IPv4时代总结的经验教训,我国对迎接IPv6时代的到来显得尤为重视。可能很多人会问,究竟IPv6时代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实惠呢?我们用数字来说明。
                  作为IPv4的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理论上可以产生近乎无数个IP地址,确切的说,是34后面带36个零。这个天文数字意味着,如果全球有1800亿亿台电脑,所有电脑同时上网,IPv6地址仍有富余。夸张一点来说,IPv6地址的确可以“让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具有一个IP地址”。
                  由于IPv6地址的数量足够庞大,因此运营商不再需要进行繁琐的NAT转换,运营商的服务器只需用于数据转发以及安全维护,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另外,由于不需要太多的协议转换,家庭用户的上网速度提高。这是因为IPv6具有唯一的标识性,那么具有IPv6地址的用户可以直接互连,不需要特殊的服务器进行中转,这就意味着大幅减少了数据包在网络里盲目跳转的次数,进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上网速度。同时,大文件的高速传输、高质量视频的传送也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在IPv6时代,家庭网络中的各种电器应用理论也都将成为可能。在我国,电信通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的相互融合都必须依赖IPv6协议的发展。如果没一个家用电器都可以拥有唯一的IPv6地址标识,结合智能传感网络,我们就可以远程了解家电的运营情况,进而实现家电的远程控制。试想一下,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控制电饭煲煮饭,利用电脑通知数字机顶盒记录电视内容,利用网络通知淋浴器为我们烧好热水,生活将会何等方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联网。
                  随着3G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终端也被开发出来,这些终端也要通过IP网络进行承载。与移动IPv4不同,移动IPv6不需要异地代理,这意味着移动用户不需要进行本地移动配置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与目标地址互联,真正实现了时时在线、处处互联。
                  相信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在不久 的将来就能正真体会到IPv6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信息一体化、物联网、3G、三网融合都将以喷薄之势席卷而来。
              (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第四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三段画线句子中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删去?请作简要说明。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IPv6时代会为我们带来哪些实惠?
            • 6.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茵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是由英国植物学家制造出来的,其培养液是大肠杆菌。
              B.上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
              C.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是可能的。
              D.细菌发电站,是唯一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其发电技术还有发展空间。
              (2)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7. 阅读晓辉《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自《百科知识》2015.03,有删改)(1)下面对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的改变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B.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
              C.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道路的方式也改变了。
              D.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出现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
              (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
              D.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是由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的。
              (3)文章第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 8. 阅读《走向世界的中国技术-高铁》,回答下列各题
              走向世界的中国技术--高铁
                   ①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CRH动车组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CRH为英丈缩写,全名China Railways High-speed,中文意为“中国铁路高速”,是中国铁道部汁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建立的品牌名称。
                   ②进入本世纪,随着环垅问题的日益严峻,专家们认为,交通运检各行业中,从单位运量的能源消耗、时环境资源的占用、对环境质量的保护、时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运营安全等方面来综合分析,铁路的优势最为明显。因此欧洲各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之后,重新审视和调整其运愉政策,把重心逐步移回铁路,其策略中重要的一环是规划和发展高速铁路。专家们纷纷指出,发展中国高速铁路势在必行。高铁将通过中国大部分,把中国变成一张围棋棋盘,每一个城市都如这盘棋中的棋子相互联通。
                   ③2004年中国铁道部展开为用于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原则下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以及德国西门子分别签仃协议,向中国北车集团和中国南车集团的厂商全面转让关健技术,并通过吸收的方式达到一定程度的国产化,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产品系列。
                   ④2007年12月22日,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它的成功下线是我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
                   ⑤中国高铁更环保,更节能。“和谐号”动车组普遍采用交流传动及动力分散式。车头为可降低空气阻力的流线形。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最高可达350公里。列车通过电脑控制行车,电子显示驾驶数据。座位划分为一等座及二等座。一等座为2+2排列方式,二等座为3+2排列方式。座持可调节,座向可以转180度,附有可折叠的茶几。车内部设计注重人性化。自动调节温度的空调。所有车门都是电动塞拉门。还有使用卧梢的型号用于较长途的线路。相叶于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动力更加充沛,列车的气密性、运行的平撼性、空气动力学性能等要求更高,技术难度也更为复杂。这种列车采用轻童化铝合金车体、高速转向架、高速受电弓以及交流传动、集成一体化的光纤网络控制等国际一流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列车采用的大断面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每辆车体的重量约为7吨左右,动车组整体轻量化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优越的节能、环保性能。
                   ⑥中国高铁的建设将带动沿途经济发展。大量数据表明,高铁沿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我们完全有理由乐观地预见,高速铁路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里和产业布局、构建高效综合运愉休系、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城镇一体化进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⑦中国高铁技术更先进,成本更低廉。具有集成世界先进高速铁路技术的能力和经脸。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据统计,中国高铁的运营成本是每公里7美分,法国TGV(高速列车)的该项数据是27美分,西班牙高铁该项数据是5美分。由于优越的质量和低康的价格,中国高铁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1)什么是“高铁”?
              (2)从全文看,中国高铁有哪些好处和优势?
              (3)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①高铁将通过中国大部分,把中国变成一张围棋棋盘,每一个城市都如这盘棋中的棋子相互联通。(    
                  ②据统计,法国TGV(高速列车)的该项数据是27美分,西班牙高铁的该项数据是25美分,中国高铁的运营成本是每公里7美分比它们低得多。(    
              (4)中国高铁的发展迅速,结合文章的内容,请你提出一条针对中闰高铁未来发展的建议。
            • 9. 古  琴    ①古琴历史悠久,是汉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据文献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把古琴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重要场合。《诗经》中已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等诗句,说明古琴在那时就已比较普及了。
                  ②古琴形制的基本组成是一个扁长形音箱,它头大尾小,宽六寸,厚二寸,长三尺六寸五,由两块中空的木板粘合而成。琴面呈拱形凸起,琴底为方形平面。七根琴弦通过岳山(琴头凸起的部分)架在面板上,一弦外嵌有十三个徽点。古琴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例如琴面圆形,象征天;琴底方形,象征地。琴长象征三百六十五天。形制各部分的命名也用意深远:有的从空间角度命名,使琴各部分的名称对应于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物;有的从生命角度命名,古琴就被比作人或凤,有头、项、肩、腰和足。因此在琴人眼里,一张琴就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世界。
                  ③古琴的式样很多,不同式样反映了设计者不同的审美情趣。“蕉叶式”顾名思义像一片芭蕉叶,它的琴头别具一格,整体线条圆润,生趣盎然。“仲尼式”只在琴体的项部和腰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其简洁流畅、含蓄大方的造型颇能体现儒家中庸内敛的风格。“落霞式”的两侧呈对称的波浪曲线形,让人联想到无际的天边、灿烂的晚霞。“正合式”一线直下,从琴首到琴腰没有任何变化,造型朴素大方,颇受琴人喜爱。
                  ④“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这是说古琴有很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古琴的木质共鸣箱是由一块整木掏空而成,所以能产生深沉、厚实、古朴的音响。古琴的有效弦长一般超过110厘米,琴弦振幅大,振动时间久,自然能给人余音绕梁之感。古琴的音色多变,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种基本音色。散音响亮,共鸣性强;按音温厚结实;泛音清脆透亮。乐曲中三种音色常配合使用,使古琴能细腻精微地表现音乐中的意境和情感。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刚烈粗犷的《广陵散》,悠闲舒展的《渔樵问答》,哀婉沉痛的《长门怨》……都能在古琴的乐声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⑤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高的乐器。它位列“琴棋书画”之首,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也是他们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重要媒介。古琴艺术所追求的情趣与意境都符合传统文人对世界和生命的体认,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内在、寓意含蓄的精神特征吻合。文人的深度参与提升了古琴艺术的境界,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与琴有关的诗篇和优美传说。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丽,    ,陶潜抱着无弦琴弹奏时“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天真……至今读来仍令人神往。
              (1)阅读全文,你了解了哪些关于古琴的知识呢?请根据提示完成(A)(B)处的内容。 
              段落①段②段③段④段⑤段
              介绍内容历史悠久古琴的形制(A)    音乐表现力(B)    
              (2)文章第①段引用“文献记载”的内容及《诗经》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什么作用?
              (4)请结合上下文内容,在文章第⑤段的横线上续写一句恰当的话。
              (5)“宜昌--宜人之城,昌盛之地”、“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这些都是我们家乡宜昌的文化名片。请你根据文章对古琴的介绍,制作一张能凸显古琴独特艺术价值的文化名片。
            • 10. 阅读陈博君的《珊瑚菜--扎根海滩的美丽珊瑚》,完成下列各题。
                  ①珊瑚菜是伞形科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海边沙滩上。为有效抵御海风的长年侵袭,其根部进化得相对发达,为圆柱形或纺锤形,长度可达20~30厘米;其植株通常比较矮小,且枝叶多呈平塌丛生状,从外观上便与许多高大直立的内陆草本植物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在《江淮杂记》中,珊瑚菜又被称为“滨防风”,说明其具有海岸固沙的作用。
                  ②除了形态特别之外,珊瑚菜还是一种美丽可爱的植物。首先,其全株都被有一层白色的柔毛,就像穿上了一件朦胧的轻纱,十分动人。其次,它的叶片丰润漂亮,多数叶片基生,有10厘米左右的长叶柄,质地肥厚。再次,珊瑚菜的顶生复伞形花序可谓个性十足,相当夺目。其花序总梗长4~10厘米,伞辐约在10~14厘米,无总苞片,小总苞8~12枚,每朵伞形花序有15~20朵白色小花,宛若一把把晶莹剔透的小伞,既萌又靓。最后,珊瑚菜的果实是近圆球形或倒广卵形的双悬果,别致可爱。珊瑚菜的花期在每年的4~7月,果期为6~8月。
                  ③珊瑚菜是一种非常富有个性的植物,放着大片广阔的内陆地区不去,偏偏喜欢生长在海风肆虐、咸潮不断的海边沙滩上,那可是需要具备一些特殊本领的,比如说耐盐碱的能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正因如此,珊瑚菜通常又被人们当成一种盐碱土的指示作物,用于盐碱地的绿化改良。
                  ④除了耐盐碱的能力,珊瑚菜还有一个超强的本领,就是耐寒能力非常强。珊瑚菜的生长过程分为两大阶段:休眠期和生长发育期。冬季,其植株的地上部分枯萎,进入休眠期,此时,它的根部可耐受-38℃的超低温环境,因而在绝大多数地区都能安全地越冬。而且,珊瑚菜的种子还有一种后熟的生理特性,刚收获的种子胚尚未发育好,长度仅为胚乳的1/7,必须经过4个月左右的低温发育,种子才能完成后熟。如果把没有经过低温阶段的种子播种下去,它是绝不会在当年萌发的,必须等第二年越冬之后才能出苗。
                  ⑤尽管珊瑚菜耐寒,并不代表它就喜欢一直呆在寒冷的环境中。事实上,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珊瑚菜对气温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其种子萌发必须通过低温阶段,播种则以10℃的气温条件下为宜,高于20℃就会对幼苗生长不利。到了营养生长期,在温和的气温条件下,珊瑚菜发育较快。当然,气温过高,植株又会出现短期休眠;等高温季节过去,休眠会自动解除。一旦进入开花结果期,就需要较高的气温了。
                  ⑥另外,珊瑚菜还是一种特别喜光的植物,当光照强烈时,它的叶片光滑油亮,色泽浓绿而厚实;一旦植株被其他植物遮蔽,叶片就会失绿变黄,长得薄而无光,仿佛失去了活力。这也许是珊瑚菜喜欢生长于海滩空旷环境的另一个原因吧。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16期,有改动)
              (1)本文介绍了扎根海滩的珊瑚菜,整理全文思路,完成下表。

              (2)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请说出第②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②简要分析第④段加点词语的作用。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珊瑚菜主要生长在海边沙滩上,具有海岸固沙的作用。
              B.珊瑚菜全株都长有一层白色的绒毛,叶片丰润漂亮,伞形花序十分美观,果实别致可爱。
              C.珊瑚菜的种子要经过4个月左右的低温发育,才能够完成后熟,否则,种子就不能够萌发。
              D.珊瑚菜无论是每年4~7月的花期,还是6~8月的果期,都需要较高的气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