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代文阅读Ⅰ
                                           光污染: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①“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自古以来,人们就向往光明,希望以灯光扫去夜晚的寂寞,延长白天的喧闹.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
                  ②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其反射率高达82%~90%.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可使室温平均升高4℃~6℃,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此外,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因此很容易诱发车祸. 
                  ③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会严重危害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夜间过亮的室外照明,会使不少的益虫和益鸟直接扑向灯光而丧命.比如德国法兰克福游乐场的霓虹灯每晚要烤死数万只有益昆虫.如果一个城市,特别是不夜城,拥有数万甚至数十万只或组室外照明灯,长此下去,该地区生态平衡必将受到严重破坏. 
                  ④另外,娱乐场所的多种光源造成的彩光污染,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⑤其实,玻璃幕墙本身也很容易被污染,尤其在大气含尘量较多、空气污染严重、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玻璃幕墙更易蒙尘纳垢,这对城市景观而言,非但不能增“光”,反而丢“脸”. 
                  ⑥光污染虽然危害很大,但只要采取适当措施还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要从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建筑材料等方面综合解决这个问题.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删改)
              (1)从文中看,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有哪些种类?
              (2)第②节“据光学专家研究,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一句中“据光学专家研究”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中画线句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光污染是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 2.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百姓在这一天也要祭拜先祖.明、清两代,皇帝均要祭天,谓之“冬至郊天”.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1)说说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2)文中有一个病句,请你找出来并进行改正.
              病句:    
              改正:    
              (3)农谚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请你谈谈这则农谚反映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 3. 低碳旅游
                  旅游业,从来都是绿色行业
              ,而“低碳”概念的大行其道也毋庸置疑地为未来的旅行增添了更多低碳的色彩.
              “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消耗的旅游方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我们在旅行中所释放的“碳”.例如,周迅在参加一个网站举行的倡导低碳旅游活动时对媒体宣称,捐出238棵树苗来抵消自己2008年的碳排放量.
              进入21世纪,虽然多数人不知“低碳”是何物,但游客也渐渐明白环保的重要性.“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其中包含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出行等方式.
              在实践层面上,低碳旅游早已进行.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去欧美旅游的朋友都知道,出行前旅行社常常会提醒游客自备牙刷、牙膏、拖鞋等物品,因为境外很多酒店并不提供这些物品.可游客常常会质疑,是不是旅行社给他们在境外安排的酒店档次太低,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没配备.而现在,游客都能理解境外酒店那些做法是出于环保的考虑.据了解,目前国内等地,也出现了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这表明“低碳”意识正慢慢走进大众旅游.
                  不过,对于正在摸索低碳旅游可行性措施的旅游业界来说,要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做出努力,则相对容易得多.例如,假日去郊外,旅游者只要稍微改变一下习惯,在汽车后备箱中放上一辆折叠自行车,开车至郊外,改骑自行车去体验野外的自然风光,便能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切实为低碳作点贡献.骑单车或是徒步,这两种以人工为动力的旅游,是每个人都应采取的简约低碳旅游方式.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自驾外出尽可能多地采取拼车的方式.旅游时,也尽可能多地采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旅途中,自带必备生活物品,选择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
                  2011年的出游方式将向时尚、新潮、科技、环保方向发展.新旅游方式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可以到达更远的目的地,体验另外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旅途生活.倡导旅游新时尚,让我们做到低碳旅游,绿色出行.
              (1)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2)依据选文信息,给“低碳旅游”下定义.
              (3)文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中第一自然段中加着重号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5)除了“低碳旅游”,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到“低碳”?请试举两例.
            • 4. 阅读《雕虫小技其实是“神技”》,完成下列各题.
                  ①按照《成语辞典》的解释,“雕虫小技”是指微不足道的技能.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常用“雕虫小技”来自谦.其实,这是一种旷古绝今的“神技”呢!
                  ②“雕虫小技”中的“虫”,指的不是昆虫,而是一种书法--“虫书”.“虫书”又名鸟虫书、鸟虫篆.虫书是金文中一种特殊的美术字体.这种字体的笔画酷似飞鸟的形状,有的干脆在笔画的旁边饰以飞鸟的形状.虫书最大的特点是:回环盘曲,工整华丽,变化莫测,极难辨识.虫书起源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汉代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即有“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的记载.
                  ③虫书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从目前国内出土的相关文物上看,虫书这一书体兴盛于古代的吴、越、蔡、楚、曾、宋、齐、徐等国.虫书难学、难写、难识,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及.当时的古人认为它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书法技艺,久之,学、写的人越来越少,虫书便被视为一种“阳春白雪”式的高雅文化,而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以至于到了西汉时期,虫书逐渐被易写、易识的隶书夺走了锋芒.尤其是到了汉末,虫书居然被装点在大纛(dào)旗幡上,以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作为国家、宗教、军队、将帅的表征.此时的虫书虽曰是“书”,但从本质上讲,已经失去了文字功能,而成为一种彻头彻尾的“图腾”了.
                  ④作为一种古字的特殊书写方式,虫书虽然无法在书本上一展身手,但其超强的书写技艺,却在中国古代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席位--“雕虫小技”其实并非人人所通,实乃下过一番苦功夫方能掌握的“神技”. 《北史》中载,有着“北地三才子”之美誉的北齐史学家、文学家魏收擅长虫书,北齐东郡太守李浑对魏收的虫书神技就甘拜下风、自叹弗如:“雕虫小技,我不如卿!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第②段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了虫书的别称、流行区域和起源.  
              C.介绍了虫书的别称、特点和起源.
              B.介绍了虫书的别称、特点和演变过程.  
              D.介绍了虫书的别称、作用和起源.
              (2)文章引用了多种史料进行说明.阅读第④段,说说画线部分的作用.
              (3)判断下列四幅字哪幅是虫书.请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虫书是    理由是    
            • 5. 阅读《当语言死亡时》,回答下列各题.
                                                 当语言死亡时
                  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慢得多.
                  ②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③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④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能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⑤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⑥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土著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⑦据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⑧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 
                                                                   (选自2010年第2期《读者》,有删改)
              (1)按要求填空.
                  围绕“语言的死亡”,文章从    →语言死亡的原因→           四个方面做了说明.
              (2)请说明语言死亡的根本原因.
              (3)第③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想象一下,当语言死亡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哪些变化?请写出你的感受.
            • 6.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霾影重重
                  ①1月13日早晨,湖南省气象台拉响2013年首个大雾红色预警,全省88县市出现雾气,包括省会长沙在内的45县市大雾弥漫,局部地区的能见度甚至仅有十几米.大雾天气还造成京港澳、沪昆等多条高速公路受到影响,多起航班延误,导致大量旅客滞留机场.2013年1月,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武汉、南京等地都遭受到雾霾天气的袭击,全国约17个省市遭到“霾”伏.一时间,人们谈霾色变.
                  ②多年前只听说“雾”,现在怎么又多出“霾”了呢?霾是什么呢?原来,霾和雾都是大气的透明度偏低,能见度下降的一种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的悬浮物凝结成水汽就形成雾,而空气中存在大量悬浮的烟尘等颗粒则会导致霾的产生.因此,在空气中湿度很大(湿度大于90%)的天气条件下,出现了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这一般都是由于雾引起的,反之则主要是霾导致的.
                  ③雾与霾就像一对兄弟,看上去很相似,而且经常相伴相生,但它们的差异也很大.雾的产生源自悬浮物与水蒸气的邂逅.空气湿度高、潮湿的地表环境或者从远处输送来的丰沛水汽,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弹药”;较低的地表温度使水汽能凝结形成细小的水滴,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城市又高又多建筑造成了相对“平静”的大气,为雾滴的逐渐富集提供了优良的“环境”.霾的产生也需要“平静”的大气环境.但是与雾的差异在于,其“弹药”的来源广泛,沙尘、建筑工地、火力发电厂、各种燃煤锅炉、汽车尾气都是霾形成的主要来源.形成霾的“动力”也是多种多样,光照、高温、水汽都可能促进霾的形成与加重.所以说霾的产生是我们人类自导自演的结果
                  ④霾的成分复杂,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霾的小颗粒不但可以吸附小分子的污染物,而且在光照等特殊条件下,与周围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相互反应,形成更严重的化学烟雾.这些颗粒直径大于10微米,它们会被重力拉回到地面;如果颗粒直径小于10微米(这种颗粒简称PM10),就会飘浮在空中,易被人吸入体内;当颗粒直径小于2.5微米时(这种颗粒简称PM2.5),它们就可以直接穿越人的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的重重防线,抵达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伤害人的身体,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
                  ⑤雾霾都喜欢“平静”的大气状态,因此有雾的地方就有霾,而且兄弟俩组成“黑白双煞”后威力会大增.雾会变本加厉地将有机物和霾颗粒等物质溶解到自己的小水滴中,借助阳光等外部力量,在城市上空形成巨大的“污染物实验室”,时刻发生着化学反应,产生着无数个有毒的微型颗粒.这些颗粒还可以形成光的折射、散射等现象,大幅度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容易引发各种交通事故.
                  ⑥雾霾天气颇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给人们带来了惊慌与担忧.希望人们及早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好愿景.
                                                                  (选自2013年4月《课堂内外》,有删改)
              (1)依照文意,完成下列填空.
              雾霾的定义→雾霾的    →雾霾的    →雾霾的影响及人们的愿景
              (2)阅读第一二段内容,回答问题.
              ①第一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②第二段划线句中“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请结合全文,写出两条可有效减少城市雾霾现象的建议.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雾和霾都是因为悬浮物与水蒸气的相遇而产生的.
              B.雾与霾的结合,会大大减弱霾对人体的伤害.
              C.PM10可以直接穿越人的身体防线,抵达肺泡,引发哮喘等疾病.
              D.雾霾是通过它的颗粒形成光的折射、散射等现象来降低大气能见度的.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动物的忧伤
                                              谢尔盖耶夫
                  ①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②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③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
                  ④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⑤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⑥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谈很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⑦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⑧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⑨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
              (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2)如果把文章开头一段“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改为:“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第②段画线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
              (4)⑤-⑧段都依次说了那些动物的寂寞情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
              (5)第⑥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6)由文中的信息得知蚂蚁和猴子哪种动物更难以承受孤寂?为什么?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植物激素
                  ①在古代,人们把青的梨子采摘下来,放在屋子里熏香,梨子就会很快变甜变软;采了生的猕猴桃,老人们也会说,把它们跟苹果放在一起,会软得更快.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在无花果结果之后,会在树上划出一些口子,认为这样可以让果实更大、成熟更快.而在中国的农村,许多核桃树上布满了伤痕,都是人们故意砍的,人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②到了近代,科学家们发现,古人或许是“歪打正着”了.这些做法是合理的,而其中的原因竟然都是乙烯,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植物激素”中的一种.随着乙烯的面纱被揭开,那些“传统智慧”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熏香时能产生一定量的乙烯,从而促进青梨的成熟;成熟的苹果会不断释放乙烯,也就能促进猕猴桃的软化;砍伤无花果树和核桃树促进结果的原因,竟然是伤害会让无花果树或者核桃树释放出大量乙烯.
                  ③划伤果树是为了让它自己产生乙烯,用外加的乙烯处理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这就是“植物激素”促进生长的原理.在现代农业中,使用的是一种叫做乙烯利的东西,它被植物吸收之后转化成乙烯,从而产生“激素”效应.这种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当你听说“激素催熟果实”的时候,不要以为那是“黑心农民”的非法操作.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它来提高作物产量、缩短周期.
                  ④经常看到记者揭露“黑心商贩”用“化学药品”把生的葡萄或者香蕉变熟的“黑幕”.其实,葡萄和香蕉这样的水果如果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摘,就根本无法进行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产地把这些果实提前采摘,运送到远方或者保存到另一个季节,拿出来施以乙烯利,让它们从沉睡中醒来,就可以进一步“成熟”.且不管这样得到的水果是否跟在树上成熟的一样美味,这至少让远方的人们或者在不同的季节吃上这些水果.
                  ⑤人们总是担心这种能够催熟水果的“激素”会促进人的发育.想想,它本来就是植物生长中会自然产生的气体,如果人工施用的能够让人“早熟”,那么天然的也一样--人体并不能分辨出乙烯是否天然产生.
                  ⑥实际上,任何激素都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产生作用,植物的激素只对植物才有刺激作用.合理使用植物激素,不仅对生产者有利,对于消费者也是有利的--归根结底,生产成本的降低会导致商品价格的降低.
                                                                                      (选文有删改)
              (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第②段“歪打正着”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3)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对消费者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全文分析.
            • 9. 阅读《看穿食品包装上的噱头》,完成下列各题.
                  ①“不含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究竟如何看待食品包装上“自卖自夸”的诱人说辞?这里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来解剖其中的潜台词和产品真相.
                  ②“不含防腐剂”,可没说不含其他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增鲜剂之类都可能在里面.
                  ③很多食品本来就不需要用防腐剂,如罐头,一些极干的食品,含盐和糖极高的食品.因为罐头在制作过程中能把里面的细菌和芽孢彻底杀灭,最后密封包装,细菌进不去,所以它不需要防腐剂.没有水,细菌无法繁殖.大量盐和糖能起到防腐剂的作用.
                  ④不过,盐和糖含量太高,比含有防腐剂还要糟糕.因为大量的盐对健康的危害,要比微量的防腐剂厉害得多.比如,一些酱油、咸菜等宣称“不含防腐剂”,但它们通常都是成味特浓,甚至再加糖掩盖的产品.
                  ⑤“不含人工色素”,意思是说,这里面还是含有色素的,只不过这些色素不是合成色素,而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如红曲色素、紫胶红等.
                  ⑥对号称“纯天然”的食品也要辨明其真相.商场里那种红色或绿色的“果汁”产品,看起来很像是水果浓缩而成,包装上还画着大大的水果图象.但仔细看了原料说明后才发现,它含的原果汁只有(20%)左右.也就是说,其中约80%都是水、糖、香精、色素、增稠剂等辅料.
                  ⑦“不含蔗糖”的说法常见于糊粉类产品,或饼干、点心之类.“不含蔗糖”,即不含我们常吃的白砂糖.中老年人、糖尿病人和肥胖者,都容易受其吸引.其实,这真是一大陷阱.
                  ⑧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远不止蔗糖.精致淀粉令血糖上升的速度已够快了,而以淀粉为原料制作出来的麦芽糊精、麦芽糖浆、葡萄糖浆等,都比蔗糖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那些声称“无蔗糖”的产品中,却常能看到这些配料.糖尿病人要是选择它们,那可真不如直接吃大米饭算了.
                  ⑨从营养价值来说,无蔗糖也不意味比其他产品合营养素更高.不加蔗糖,往往用淀粉、糊精、油脂之类代替,除了提供能量升高血糖之外,对人没什么帮助.问题还在于,它们还常给人一种“高档”“滋补”的美妙感觉.
                                                                                   (《羊城晚报》)
              (1)有人认为第④段没什么用,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2)第⑥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不含蔗糖”这一说法的潜台词和真相各是什么?
            • 10.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