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说一说“好声音”
                  ①“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听”.
                  ②“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③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④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损害.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 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⑤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1)仿照下面划线的语句,根据第④段中的相关内容填空,概括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过程.
              能量碰撞产生声音--    --    --耳蜗分辨振动信息
              (2)为什么说“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
              (3)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2016•德州)    芙蓉原指荷花,即所谓“出水芙蓉”;有时也指木芙蓉.荷花是水生草本植物,盛夏开花;木芙蓉是木本植物,属落叶性灌木,秋天开花.由诗词字句前后的内容用词,可推断所称“芙蓉”所指为何.凡诗词内容所言,属夏季景观或水生植物,则所言之“芙蓉”当为荷花.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和杜荀鹤《春宫怨》“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所指均为荷花.凡诗意可判断所描述为秋季景观、木本植物、生长在岸上,且和菊(黄花)或桂同时出现者,所言之“芙蓉”当为木芙蓉,如柳宗元《芙蓉亭》:“新亭俯朱檻,嘉木开芙蓉.”已言明此“芙蓉”为“嘉木”,指的是木芙蓉.
                                                                  (节选自潘富俊《草木缘情》,有删改)
              (1)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2)下面诗句中的“芙蓉”是指荷花还是木芙蓉?结合选文简析.
                  十月芙蓉花满枝,天庭驿骑赐寒衣.
              --宋代刘兼《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
            • 3.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各题
                                                    北极燕鸥
                  ①在南极,给人印象最深的动物自然是企鹅.而在北极,令人肃然起敬的却并非北极熊,而是北极燕鸥.企鹅虽然待人亲切,憨态可掬,但看上去却有点傻气;而北极燕鸥虽然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往往能给人以激情.
                  ②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人类虽然为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燕鸥那种不怕艰险而追踪光明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值得人类学习.因为,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两极夏天的太阳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不仅如此,它们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提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只北极燕鸥至少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它在一生当中至少要飞行150多万公里.
                  ③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但一遇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就是为了集体防御.貂和狐狸之类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往往畏缩不前,望而却步,三思而后行.
                  ④不仅这些小动物,就连最为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有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在一个小岛上,一头饥饿的北极熊正在试图悄悄地逼近一群北极燕鸥的聚居地.然而,它那高大的身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这时,争吵中的燕鸥突然安静了下来,然后高高飞起,轮番攻击,频频向北极熊俯冲,用其坚硬的喙雨点般地向熊头啄去.北极熊虽然凶猛,却回击乏术,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只好摇晃着脑袋,踮着屁股,鼠窜而去.
                  ⑤燕鸥也是一种体态优美的鸟类,其长喙和双脚都是鲜红的颜色,就像是用红玉雕刻出来的.头顶是黑色的,像是戴着一项呢绒帽子.身体上面的羽毛是灰白色的,若从上面看下去,和大海的颜色融为一体.而身体下面的羽毛都是黑色的,海里的鱼若从下面望上去,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再加上尖尖的翅膀,长长的尾翼,集中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妙雕琢和完美构思.可以说,北极燕鸥,真是北极的神物!
              (1)北极燕鸥有哪些特点?
              (2)第②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①    
                  ②    
                  ③    
              (3)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4)自然万物,往往带给人以生活的启迪.阅读了这篇文章,你从北极燕鸥身上感受到哪些值得人类崇敬的品质?
            • 4.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你见过
              吗?你尝过
              1
              1500
              吗?你听说过
               
              吗?这些农作物并非神话而是事实,它们的种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过太空之旅后而变得神奇无比.到太空中去培育更多更好的良种成为人类的新希望.空间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的这一希望奠定了基础.
                  ②在太空,物体的重量只有地面的百万分之一,被称为微重力状态,生物极易发生遗传变异,对细胞、蛋白质、微生物的培养十分有利.太空还剥去了大气层的“外衣”,太阳光辐射比地面强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极其丰富,将使种子、微生物等细胞中的遗传密码发生有益突变,产生新物种.另外太空环境近似真空,没有污染.专家们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的
              ,为发展新材料、新物种、新医药等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和生产基地.在太空环境里,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要比地面快成千上万倍.
                  ③率先提出空间植物和微生物变异理论的美、俄科学家,多年来却与航天育种这一领域失之交臂,捷足先登的是“太空俱乐部”的后来者--中国.
                  ④我国返回式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为空间育种和生物学科研提供了契机.早在1986年,王大珩教授就提出运用航天搭载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建议.1987年我国首次利用卫星进行了植物种子和微生物材料的搭载试验,它拉开了我国航天育种研究的序幕.
                  ⑤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9颗卫星和两艘宇宙飞船上搭载了500多种植物、微生物等,培育出一批生物新品种、新品系、新种源.我国的空间育种成果赢得了世界的赞誉,美、俄、保加利亚等国科学家们纷纷表示了要求合作的愿望.
                  ⑥1996年10月,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精选处理的杂交水稻种子被放入返回式卫星,在太空中“修炼”了15天后返回地球.这些种子在海南繁育基地种植了44987株.经实验分析发现,一些水稻发生了高频率的变异,个别植株的性状分离变异率高达12%,比用射线辐射变异率高100倍,比自然变异率高数万倍.如今这批航天水稻已经进入第六代,形成了新品种,单季亩产达到800公斤.
                  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空间育种的总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第②段加点的“这些环境条件”具体指哪些?
              (3)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④~⑦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4)文章开头加点的部分如果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说说下列句中使用什么说明方法?使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请简答.
                  经实验分析发现,一些水稻发生了高频率的变异,个别植株的性状分离变异率高达12%比用射线辐射变异率高100倍,比自然变异率高数万倍.
            • 5.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①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②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③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
              .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④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⑤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⑥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机实际位置有很大关系.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 ADS-B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原文有改动)
              (1)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划线句子“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③段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4)阅读选文第④段,找出飞机与地面保持联系的三种途径.
              (5)请结合选文第⑥段内容,说说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并阐述理由.
            • 6. 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沙漠甲虫集水的启示
                  ①非洲西南部有个纳米比亚沙漠,那是地球上最炎热、最干燥的地区之一.从不下雨,但是一年之中有六个月的时间,从大西洋偶发的阵阵强风,会为该地带来雾气,而这些雾气竟成了沙漠甲虫赖以生存的水源.
                  ②Stenocara是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甲虫.它的背部并不平滑,而是覆盖了一粒粒凸起物.别小看这些毫不起眼的小凸块,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认为,这种甲虫之所以能从这种瞬间而逝的环境变化中获取生存资源,要归功于其背翅上这一凹一凸的集水和排水构造.在显微镜下,覆盖着鞘翅的一列列凸起物显得更清晰--那些凸起物看起来十分光滑,而在 边缘和低洼处则像打了一层蜡一样.这就和荷叶的功能十分类似,它们不渗水,让水珠在上面一下子就会滚落.
                  ③当阵风中的雾气吹拂过小甲虫的翅膀,小小的水珠便附着在这些引水前来的小凸块上面,越长越大,就会倏地落下,顺势在甲虫鞘翅表面的凹槽中流动,最后咕噜一声落入甲虫那早已张着的大嘴之中.
                  ④这的确算不得是什么了不起的技巧,要造一个类似的工具也很容易.因此,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正在和英国一家公司积极进行这种“雾气集水器”的设计和制造.这种集水器可以为家庭收集饮用水.或许不出一年,这种集水器就可以上市发售了.
                                                                                 (选文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最炎热、最干燥的地区是纳米比亚沙漠,它在非洲的西南部.
              B.Stenocara有半年的时间把偶然来自大西洋的强风带来的雾气当做赖以生存的水源.
              C.Stenocara的背部覆盖了一粒粒看上去十分光滑的凸起物.
              D.经过动物学家的研究,发现Stenocara技巧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人类要做一个类似的设计和制造也很容易.
              (2)请概括沙漠甲虫背翅上“一凹一凸”的功能.
              凸块的功能:    
              凹槽的功能:    
              (3)第②段划横线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几千年来,人类许多设计和制造常常向动物学习,请你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说明其特点或功能.
            • 7.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各题.
                                                 咖啡“毁”眼
                  ①关于咖啡有益还是有害的争论,可能从咖啡这种饮品进入人们生活的第一天就开始了.科学家们曾站出来发言:咖啡对人有益也有害.
                  ②咖啡的益处主要是,它能滋养皮肤,有助于消除疲劳,可预防胆结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剂、开胃促食、活血化淤、息风止痉等作用,此外,可能还有解酒的作用.当然,其害处也不能忽视,就是它会造成人神经过敏,加剧高血压,诱发骨质疏松,饮用过量会有致癌危险,咖啡中所含的物质会让人上瘾.
                  ③不管咖啡是功大于过,还是相反,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咖啡一大“危害”,那就是:咖啡“毁”眼.
                  ④我们知道,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疾.青光眼的起因是眼内压不稳定,出现了间断或持续性升高,其压力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后,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了损害,造成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甚至引发失明,在急性发作期一两天即可完全失明.而新的研究发现,这种带有毁灭性的眼病竟然与喝咖啡有一定因果关联.
                  ⑤为了搞清楚喝咖啡是否影响眼睛,美国一个科研小组曾专门进行了试验,探讨饮用一杯容量为237毫升的咖啡--这个非常有限的咖啡饮用量对眼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眼睛的不良刺激不明显,但对患有眼部疾病的人,特别是青光眼患者,有轻微的不良影响,但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⑥但长期饮用过量的咖啡,会对眼睛有什么危害呢?
                  ⑦另外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则依据1980年到2008年的医学资料分析,对40岁以上、没有青光眼或癌症病史且有眼科检查报告的人群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研究人员每4年对他们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此来评估这些人日常的咖啡因摄取量,并进行多种可能性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原本没有眼病的人当中,有一少部分因
              饮用咖啡,逐渐患上了青光眼.
                  ⑧最近,美国一个研究学会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分析了75000多名女性的健康数据,结果显示,重度咖啡饮用与青光眼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日常饮用量越大,患有青光眼的可能性就越高,而且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比没有家族史者,患青光眼的可能性更高.这表明,基因和咖啡对诱发青光眼都有作用,而过量饮用咖啡会“毁”眼,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⑨看来喜好喝咖啡的朋友真的是要谨慎,健康的人想喝要适量,有眼部疾病的人,那最好对咖啡说再见.
              (1)从全文看,饮用咖啡对人有什么影响?
              (2)说明“喝咖啡是否影响眼睛”之前,作者为何先详细介绍青光眼?
              (3)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过量”一词不能删去,为什么?
              (4)第⑧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选文第⑤-⑧段说明顺序是什么?并概括说明理由.
            • 8. 艾在端午
                  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1)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
              (2)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    
              (3)第④段运用了    (说明方法),说明艾用于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然后采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4)艾走进了你的生活吗?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雾霾
                ①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百万拍摄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通过多家网站播映后,引爆了公众对该纪录片的关注和对雾霾的讨论.据不完全统计,在《穹顶之下》发布12个小时候,其点击量已经突破了600万次,评论超过1.2万条,并以每小时新播50万次的播放量迅速增长,创下严肃题材公益类长视频的播出记录.一时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等有关雾霾的俏皮语在网上疯传…
                ②那么,什么是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③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④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⑤雾和霾
              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时的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⑥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⑦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附着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000多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⑧自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北京甚至曾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于1000.从东北到西北地区,从华北到华中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污染现象.正如环保局长陈吉宁所言:感谢柴静唤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让全社会对环保问题更重视一些.让今年的“两会”成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环保问题的一个重要会议,让“美丽中国”在今年“两会”之后能够尽快地回到国人的身边.这实际上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原文有删改)
              (1)简述开篇第①段新闻资料在全文中的作用.
              (2)认真阅读②-⑦段,这一部分按照什么说明顺序依次说明了什么内容?
              (3)仿照①段中网上流行着很多有关雾霾的俏皮语“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你能不能也写一两句呼吁防治雾霾的宣传语.
              (4)正如环保局长陈吉宁所言:感谢柴静唤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让“美丽中国”在今年“两会”之后能够尽快地回到国人的身边.这实际上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面对雾霾天气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我们该如何应对?请根据文意和你对雾霾的认识简要回答.
            • 10. 小心!二维码暗藏“杀机”
                ①咔嚓一拍,信息自来.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二维码,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
                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最多记录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也正因如此,二维码才被称为不含电子芯片的廉价存储器.
                ③如今我们常见QR条形码(Quick Response,译为“快速反应”)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它的真伪,加之其过于便捷,易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
                ④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意,说说二维码暗藏什么“杀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