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民间剪纸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的故事,大约是我国关于剪花艺术最早的文书记载.
                ②已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剪纸作品,当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中的五幅麻料剪纸,根据同时出土的高昌章和十一年(公元541年)文书可以推测,这五幅“骨灰级”的剪纸作品是南北朝时期的遗物.
                ③剪纸用纸大体可归为三种.第一种是普通的单色纸、蜡光纸等.老艺人常用“毛边纸”来剪一些短期使用的纸样,它价格低廉,柔软、吸水性强且硬度适中,耐磨、耐折叠,还可以染色.第二种是生宣纸、连史纸等.这些中国传统手工纸能够保证纸张在经过剪刻后还能进行点色等工序.第三种是用作衬色剪纸母本的金箔纸、银箔纸等.箔纸带有金属色,尤其在年节剪纸中特别能渲染喜庆的气氛.
                ④尖头剪刀是剪纸最主要的工具,大的剪刀用来剪外形,小的剪刀则用来剪细处.此外还需许多辅助刻制工具,很有些“十八般兵器”的阵势.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⑤剪纸是装点生活的民间艺术品,既可以是    ,也可以是    ,还可以作为    
                ⑥如今,中国北方还基本保留着春节期间贴窗花的习俗,而南方往往是只在婚庆时张贴剪好的“喜”字.门花是张贴在门上的剪纸作品;它也是中国北方农村保留下来的春节习俗之一.除此之外,其他节庆时门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纸质装饰品.
                ⑦覆盖在各种赠礼上的剪纸礼品花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又细致的性格.“八件”是广东佛山常见的礼品花剪纸,在同一张剪纸中有多个花卉、瓜果等图案,在需要装饰婚嫁聘礼和嫁妆或庙会、张贴红榜等情况下,人们就会把整幅“八件”上的各个物品分别剪裁下来,用它们装点礼物或布置环境.
                ⑧把白纸剪成的绣花样子贴在衣服或鞋帽、肚兜、袜子上,再针线绣缝,绣好后白纸样会被细密的丝线依样覆盖住,从此绣样便与上面的绣线相伴,直到双双老去,绣样里寄托的美好祝愿都不会褪色.
                                                               (选自2013年2月4日《东方早报》,有删改)
              (1)第②段中加点的“骨灰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2)“十八般兵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喜”这几处引号的用法依次是    
              A.特殊含义、引用、着重强调         B.着重强调、引用、特殊含义
              C.引用、着重强调、特殊含义         D.引用、特殊含义、着重强调
              (3)请将  A.精美的“商标”B.居室“软装潢”C.传家的珍藏  填入第⑤段横线上,正确的顺序应是:            (填字母即可)
              (4)(1)选文从                四个方面对我国民间剪纸进行了介绍.
              (2)以下这段文字应放在文章的哪一段中?为什么?
              山东蓬莱的《艾虎》剪纸就是端午节时的门花.当地人民常在端午节时将“收毒葫芦”与艾虎分别贴在两扇门户上,保佑全家不受毒邪的侵害.
              (5)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剪纸作品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
              B.第③段按价格由低到高的顺序作了分类说明.
              C.将剪纸贴在门窗上的习俗主要保留在我国北方.
              D.绣样的图案往往寄托着人们内心美好的祝愿.
            • 2.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在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 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些产品最终还是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
                  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那样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谁都知道,在标准条件下,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的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 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1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⑤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子能开始被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人们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⑦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加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⑧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力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江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氘.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
              (1)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 3. 阅读题目,回答问题.
                                                       海洋垃圾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2011年4月20日《北京日报》,有删改.作者张田勘)
              【相关链接】
                  材料一  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约60亿吨,占用耕地达5亿平方米.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以城市人口6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440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2.64亿吨.
                  材料二   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为90%,意大利为74%,美国为67%,法国为45%,德国为46%.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74%,日本为72%,丹麦为70%.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60%,铁罐头盒回收率为25%,玻璃回收率为20%.
              (1)文章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
              (2)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
              ,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②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

              (3)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限60字以内)
              (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 4.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根据《百科知识》等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1)从文章内容看,“浅层地温能”有哪几方面的优点?请简要列举.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3)文中第④段介绍“热泵”时为什么要从“水泵”说起?    
              (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
              材料: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
              问题: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    
            •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吃多少细菌才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只要碰上一次有害细菌,就足以令我们寝食难安.其实,人们因吃东西而出现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或者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的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肉、蛋、奶,都充满了细菌.绝大多数人喜欢的走地鸡、野味、农家肥种的菜、野生的鱼虾等等,携带的细菌比大规模养殖的更难控制.通常的洗涤,可以去掉一部分,但是对大多数细菌来说,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有时用“春风吹又生”来形容,都显得过于保守.细菌的繁殖速度,在适当的条件下,半小时就会增加一倍.换句话说,一个细菌在24小时之后,就可以给全国人民每人分上二十几万个.
                ③食物中细菌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天可能还少,放两天却可能变得很多.细菌在食物上的存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菌种的来源,二是保存的条件.细菌的来源更多地取决于环境,卫生洁净的环境中较少,大规模科学种植养殖的食物原料中也较少.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简称)推荐人们食用农场养殖的鱼类,也是出于这种考虑.经过高温处理的熟食中的细菌比原料中少.就保存条件来说,低温不利于细菌生长,所以大家才会把食物放在冰箱中.但是哪怕是零下20℃的冷冻室,也不能杀死细菌,只是让它们消停一下.一些顽强的细菌,在4℃的冷藏室内照样生长.所以,冰箱也只能暂时保存食物,最安全的方案还是尽量加快流通,减少存货.高浓度的盐是抑制细菌生长的有效手段,千百年来,没有冰箱的祖先就是用这种方式保存某些食物的,比如腊肉、咸菜.
                ④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就成不了气候了.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左右15秒.经过这样的处理,细菌量会被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就前功尽弃了.其他的食物也是如此.比如说鸡蛋,有些人喜欢吃那种蛋黄没有凝固的所谓“流黄蛋”.如果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细菌,或者在满是鸡粪的鸡窝里的鸡蛋,鸡蛋中的致病细菌在蛋黄没有凝固的温度下不会被杀死,这样,“流黄蛋”就比较危险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也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选自《初中生世界》有删改)
              (1)理清选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食物出现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细菌的来源和存在条件→    →提醒人们家中食物尽量减少存货.
              (2)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食物中的细菌?
              (3)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④段画浪线的句子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5)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链接】:近日胥先生打开一罐过期的八宝粥,加热后和儿子一起吃掉,24小时以后父子二人均出现全身乏力、头痛、眩晕、视力模糊、复视、四肢瘫痪、呼吸衰竭等症状,经抢救后,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而胥先生却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上述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你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6. 假想金箍棒
                                                  麦笛
                  ①《西游记》中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了一根“定海神针”,又称“如意金箍棒”,重6250千克,可大可小,变化多端,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兵器.那么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金箍棒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②从密度来看,金属密度最大的是锇.《西游记》中说孙悟空把那绣花针从耳朵里取出来,迎风一晃,变得“碗来粗细”.估计那碗指的不是大海碗,应该类似于现在的酒杯,也就是说直径在3~5厘米的样子.以金箍棒长两米来计算,体积最大在3900立方厘米左右.因此,如果金箍棒的材料是锇,其质量大约为88千克,一个臂力超群的人完全可以挥舞得动.关羽能舞动重41千克的青龙偃月刀,鲁智深能舞动重32千克的水磨禅杖,以猴哥那山都压不死的体质而论,挥舞88千克的兵器更不是难事.有人说,不是6250千克吗?想必那是随着体积变化而变化吧,不过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了.
                  ③金箍棒的硬度还应该特别大,猴哥大大小小跟妖魔鬼怪或者神仙星宿干了几百仗,连哪吒、二郎神都拿他毫无办法.哪吒的乾坤圈和二郎神的三尖刀据说都是宝器,但叮叮当当一交击,金箍棒毫发无损,可见金箍棒硬度特别大.金属中硬度最大的是铬,铬的硬度和天然物质硬度之王金刚石不相上下,一般的兵刃应该是奈何不了它的.从这个意义上,金箍棒用铬或者那些更为强韧的铬合金来铸造显得非常合适.
                  ④金箍棒的抗腐蚀能力也非常不一般.金角大王那个紫金红葫芦连“大罗金仙都能化成血水”,里面应该盛有腐蚀性非常强烈的液体,比如王水之类.但猴哥和棍子被收进去都毫发无损.猴哥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内炼就了一身铜皮铁骨,再加上会七十二变,变成小苍蝇之类的趴在葫芦口,不被腐蚀是可能的.但金箍棒如果用的不是很特别的材料,想要逃过浩劫可就有点难度了.因此从耐蚀性这个角度讲,金箍棒材料又像铱.铱的硬度、密度都很大,抗腐蚀能力在金属中首屈一指,连王水对它也无可奈何.
                  ⑤再从伸缩性上来考虑.地球上常见的材料不管金属还是非金属恐怕都没有金箍棒那么强的伸缩性.所以说,一根本来几个人不能合抱的柱子变成“碗来粗细”进而变成绣花针大小,大概纯属小说家的杜撰.
                  ⑥《西游记》中老龙王说:“那本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河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像大禹这样的神人很可能从外星球采集了这么一块材料,密度特别大,又有很多特殊属性,用于测量江河的浅深,可长可短,能随时调整,实在是太方便了.猴哥成佛之后,金箍棒自然回归原位,现在不知躺在哪处幽深的海底,期待着我们再度去发掘它的传奇呢.
                                                              (选自《中学生百科》2009年第6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金属名称金属属性金箍棒可能用它来制作的理由
                  小说中孙悟空作为神人,臂力超群,能舞动较重兵器,而用锇制成的金箍棒单位体积质量最大.
              硬度最大    
                  小说中金箍棒在紫金葫芦中未被腐蚀,说明它抗腐蚀性极强.
              (2)文章第④段写金箍棒的抗腐蚀能力,为什么要介绍孙悟空在炼丹炉内灯炼就一身铜皮铁骨以及会七十二变的情况?
              (3)文章第⑥段除了介绍金箍棒的去向,还从哪三方面对它进行了说明?请概括回答.
              (4)作者本意是为了介绍几种金属的属性,为什么要借助金箍棒来说明?
            • 7. 还来就菊花
                                                  王清铭
                  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有诗为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最早的意思是穷尽,百花凋零后菊花怒放,菊花凋谢后绽放的大概只有飞扬的雪花了.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白居易有诗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最受欢迎的是黄菊,试想,金黄色的太阳照射在菊花上,菊花的色泽像霜,孤傲的品性被秋风展开,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黄,与尊贵、雅洁、高尚等连在一起,再加上菊的不畏严寒的傲骨,难怪中国人会如此喜欢它了.“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宋遗民郑思肖称道寒菊孤芳自赏的高傲“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也对菊花的节操赞赏有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宋代史铸《咏翻集句》中写道:“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将菊花卓尔不群的品性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
                  菊花的品种繁多.清代康熙皇帝命汪灏为《群芳谱》补遗,扩充为《广群芳谱》,又增加菊种四十一种,累计已超过三百种.“冷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莆阳同乡刘克庄的词句就写了最常见的两种--黄菊和白菊.菊的花色丰富,不一而足.
                  菊花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或如古书上所写的“茎疏叶且微”,怎么看都会觉得恰如其分,毫无夸张之嫌.就花的造型看,变化特别丰富,仿佛各种舞蹈的造型: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难以形容.
                  菊花色、形、香具备和品种繁多、品性高雅,赢得很多人的青睐.重阳赏菊是我们中国人代代相续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也成了菊花的节日.孟浩然就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对菊花进行了说明?
              菊花的色彩→            
              (2)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菊花?(至少写出三种)
              (3)细读下列句子,分析本文说明语言的主要特点.
              ①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
              ②清代康熙皇帝命汪灏为《群芳谱》补遗,扩充为《广群芳谱》,又增加菊种四十一种,累计已超过三百种.
              ③或偃或伏,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难以形容.
              (4)请仔细阅读选文,概括总结菊花的品质特点.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长信宫”灯
                ①“长信宫”灯是著名的汉代镏金铜灯.它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此灯器身铭文有“长信”字样,曾为居于“长信宫”的窦太后所用,故名“长信宫”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现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②“长信宫”灯的造型十分优美.全器为宫女跪坐双手持灯状.宫女身穿广袖内衣,外着长袍,腰间束带,衣襟由右侧向后掩卷,衣纹疏密有致,简洁流畅.宫女头梳髻,发上覆巾帼,上身平直,双膝着地,跣足,足尖抵地以撑全身.头略向前倾,面目端庄,神情恭谨,表现出年轻宫女所特有的神态.左臂伸向右方,左手紧握灯座底部的圆形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形成灯的顶部.人执灯,灯映人,人灯合一.灯火的映照,使宫女的形象更加美丽,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其巧妙独特的艺术造型广受赞誉,被视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巅峰之作.
                ③“长信宫”灯的结构非常精巧.灯罩由内外两片弧形屏板组成,合拢时呈圆柱形.外屏板一角有直角形缺口,与灯盘方柄相扣.灯盘直壁平底,壁分内外两重,形成宽0.9厘米、深1.8厘米的凹槽一周,两片屏板嵌于凹槽之中,可以左右推动.盘心有一蜡扦,可插蜡烛.盘的口沿饰宽带纹一周,底部形似圈足,置于灯座上.灯盘有一平出的方形銎柄.銎柄可安装木柄,用来转动灯盘.灯座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拆卸.上部形似豆座,直接插入灯盘底部;下部形如豆盘,盘口与灯座的上部相扣.
                ④“长信宫”灯的设计极为科学.全器由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以及灯罩、灯盘、灯座六部分分别铸造后装配而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可以拆卸,便于移动和清洗.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照射方向和照明亮度.宫女体内中空,左手执灯,右衣袖似在挡风,实为吸收烟炱(由烟凝集成的黑灰)的虹管.点灯后,烟炱通过其右臂形成的虹管进入体腔内,可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
                ⑤“长信宫”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堪称“中华第一灯”.
              (1)“长信宫”灯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2)简要说明“长信宫”灯为什么堪称“中华第一灯”.
              (3)选文②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 9. 我们的家园怎么了
                                                  佚  名
                ①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②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③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
                ④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⑤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
              (1)请找出文中运用了下定义这一说明方法的语句,并抄写下来.这一段中还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2)用“∥”标出此文的结构层次.
              ①②③④⑤
              (3)第②段“科学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句中的“极其”能否删去?为什么?
              (4)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倘若你是一名环保宣传员,你将给周围的人提出怎样的环保建议?
            • 10. 阅读《雷声大雨点小?》(林之光)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雷声大雨点小”是个常见的成语.它形容计划很大,说得响亮,或者声势造得很大,而实际行动却很少.
                ②不过,从科学角度看来,“雷声大雨点小”却是不符合天气事实的.
                ③因为,在各种降雨天气过程中,雷雨的雨滴不仅不小,反而可以说是最大的.原因是降雨的雨滴都是在云内上升气流中凝结生成和长大的.因而只有在强烈上升气流云中,才可能降下大雨滴.有气象学家2004年在马绍尔群岛和巴西观测到直径1厘米的大雨滴,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巴西和马绍尔群岛都是热带,那里的雨基本都是从电闪雷鸣和积雨云中降下来的.而积雨云,正是自然界中具有最强烈上升气流的云.相反,世界上最小的雨滴---毛毛雨,则反生在上升气流最弱的云中,连最微小的雨滴也托不住就给降下来了.
                ④当然,成语属文学范畴,本也无需完全拘泥于事实.而且,雷声的雨滴虽然不小,但雨滴却“不多”.而“雨点小”和“雨点少”在数量方向上是一致的.
                ⑤雷雨天气主要有三个特点:除了雷电和雷阵雨外,还有雷雨大风.大家知道,雷声、闪电可以传得很远(有谚语说 A );雷雨大风是积雨云后部下沉的冷凉空气(密度大)迅速堆积到地面上时,因气压远高于周围,而向四周发出的冲击波,它也可以传得很远.但是,雷阵雨则不同了,它的范围虽然和下沉冷凉气流基本相同,但却不会扩张,雨区随着积雨云的前进形成的也是一条窄(与大风和雷声区相比)带.也就是说,在雷雨天气影响区中,大部分地区是只有雷声和大风而没有雨点的.谚语 B 就有“雷声大雨点少”的意思.不过,毕竟“雨点小”和“雨点少”还并不是一件事,成语必另有来源.
                ⑥确实如此.这个成语最初根本不叫“雷声大雨点小”,而是从 C 发展变化而来.有趣的是,这倒是很符合事实的,因为在雷声天气影响区中,除了雷雨带以外都是这样的情况.可是,这八字不成成语,说起来也不上口.如要减成六个字,而且仍要保留“雷声大”的话,那么“雨点”后的字同样也就难有别的选择,只能是“小”了.因为“大”也只和“小”对仗.当然, D 也对仗,但对比不强烈.
                ⑦更重要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说法很符合某些社会实况.因为,“造声势者”多少总会有一点实际行动.甚至还可以认为,只是由于组成成语需要,使用了“雷声”和“雨点”两个科学名词而已.这些人为因素可能都是成语化为“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吧.
              (1)本文依次从    、文学和    三个角度来探究“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成语的来源.
              (2)第②段说“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成语“不符合天气事实”,其原因有:
                  
                  
              (3)把下列谚语、成语填入文中适当的位置.
              ①“雷声有,雨点无”
              ②“雷声浩(甚)大,雨点全无”
              ③“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④“雷响天下知”
              A.     B.        C.      D.    
              (4)根据第③段的内容,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