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

              ⑪“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地贴在墙上。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⑬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⑭“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说道。

              ⒂“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⒃“我会的,没问题。”他爽快地答应了。

              ⒄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⒅“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⒆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B.第②段到第⑧段,文章设置了两个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有一定的悬念,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组织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2).阅读全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第12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答。

              (4).小说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作标题有何妙处?作用是什么?请简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

              (6).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

              (7).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下线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

              (8).对选文第⑥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C.本段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D.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的内涵完全相同,均泛指所有的中国人。

              (9).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0).下面选项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称曰能                      诸葛亮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终邦域之内

              C.悉咨之                          徒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尽忠益时虽仇必赏

              (1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1.以陛下平明之理(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3.百姓(                )

              4.犯法怠慢者虽必罚(                )

              (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咸 畏 而 爱 之 刑 政 虽 峻 而 无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劝 戒 明 也

              (1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4). [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

            • 2.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 3.

              不做奇迹的坐等者

                 ①岁末年初,人们总是发出光阴易逝的感慨,我却觉得更宜于仰头展望,决意“人生从现在开始”。也就是说,即使在你过完80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如果突然梦想当作家,当清晨的一缕阳光挪上你的书桌,你拿起了笔,那么恭喜,又一个崭新的人生从此开始。

                 ②有一位生活在河南农村的老太太,在她晚年的某一天,突然拿起画笔,其率性而为、真实朴拙的画风勾起了都市人的乡愁,人们惊呼她为“中国农村的梵高”,后来干脆叫她“梵高奶奶”。另一位耄耋老人更是传奇,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先后三次斥巨资办学,在不久之前的一次演讲中如是说:“为缔造有希望的未来,我是永远不会停下脚步。大家不要甘心当奇迹的等待者,我们一定要是奇迹的成就者。让今天就是明天奇迹的开始!”老人叫李嘉诚,抒发这番激情的时候年已87岁。

                 ③个体生命的时长有限,但被这些老人证明过的奇迹会像清晨的露珠,自然地在代际之间滚动、传递,而每一次又都如新生般,闪动着不同特质的迷人与美丽。所以,对于大多数实际年龄小于80岁的我们来说,“人生从现在开始”并非妄言,人生重要的在于心理年龄,以及对待奇迹的态度。

                 ④“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相比抱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被动,只有勇于为梦想行动的人,老天才会眷顾,为其人生打下奇迹的高光。成功的人生从来不是守株待兔,彼岸的抵达,往往始于一些人在此岸还一片迷茫的时候,你就已满怀勇气上路。尽管在漆黑的时光里艰难摸索,但一定会有一隙微光从厚重的未来之门中渗出。当前行者用尽力气推开这扇大门时,人生的美景便豁然而至。

                 ⑤其实,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比如,“互联网+”就为奇迹提供了时代的速度与激情,同时也见证了它自身作为奇迹一部分的成长。早在2005年,淘宝刚刚上线两三年,我偶然进入一间小店,抱着吃螃蟹的心情拍下了我的首单,记得当时独自打理店铺的浙江姑娘向我抱怨看不到未来,但最后她说,“我会坚持的。”十年后,这间小店成为淘宝的女装十强,成就了当年不曾祈望的奇迹。奇迹,就是沿着正确道路比别人坚持多一点。一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言:“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⑥吐槽社会不公,抱怨怀才不遇,因而踟蹰不前,这不过是找一个堂皇的借口而已。当你为了全新的开始,拂去往日心灵的积弊与尘垢,用婴儿水晶般的瞳孔打量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使是在当下的严冬季节,周遭仍然暗涌着奇迹抽芽带来的层层新绿。不做奇迹的坐等者,是何等的激越。

                 ⑦也就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女儿回家,一冲进屋就向我报喜,“今天我跳绳一分钟167个,全班第一!”对于小小的她来说,这也堪为奇迹,要知道就在一周前,她还从没有突破过90个。奇迹来自于她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以及每天为了实现目标所做的努力。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就从今天开始,从此时此刻开始,成为奇迹的成就者。

            • 4.

              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

              刘彦敏 王书生

              ①最近有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全身瘫痪的霍金在65岁生日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计划作一次太空旅行。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②探究霍金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固然可将之归于他的天资聪颖,但我觉得霍金和他母亲的解释或许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③“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如是说。“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他的母亲这样解释。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他们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一夜成功。做学问是一个“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老老实实下功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在学术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像霍金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超越。
              ④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研究,对本土的研究难题不愿做踏实细致的研究。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科学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⑤因此,急功近利心理不除,学术界就难以成为一个清静之地,而长此以往,势必要殃及整个社会的创造能力。如何医治?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真心像霍金学习,不仅要学他身残志坚的意志,更要学他“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科研人员必须下恒心挤掉杂念,排除浊气,甘心埋头书房或实验室,充分利用“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搞点研究,做点学问。可以说,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这是一名学者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正如著名科学家丘成桐所说“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

              (选自2007年2月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 5.

              6、汇阅读之力 书心灵情愫

              刺痛感觉的那一句

              叶天蔚

                一位评论家这样写道:好的诗句就是那些能让你刺痛、沉默,以及知道自己孤独的句子。

                常常有这样的时候:不经意中,偶尔读到一句话,心却会猝然地      ,甚至   ,好像这句话已在自身的意识中驻留了很久却一直没有说出来;也好像是冥冥中已遗忘了很久,又忽然浮现了出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上的这一句,是在中学时读到的。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黄昏,雨下得如泣如诉、如烟如雾、无休无止、无边无际。那天我经过小时候住过的旧居,房已拆,河已填,荒芜的瓦墟边上,一棵孤寂的柳树在雨中绿得无比浓厚。  

              几千年前的某个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却会留下与今人如此相似的一种感觉、一种心境,就像遇见那一刻的另一个自己,一个超越了时间的灵魂。

                “我不认识你,但我要谢谢你。”

              那是一个安宁的午后,看一张报纸,读到“无偿献血”宣传语的这一句。放下报纸,一连几分钟怅然若失。窗外阳光灿烂,有歌声散入云天。

              最好的话、最真的情,都是质朴的、简单的、直接的、坦率的、真心实意的、溢于言表的。

              读到这样的话,写出这样的话,都是一种幸福。

                一种安安静静的幸福,就像窗外的蓝天,蓝得一无所有的幸福。

                读过一首诗,写的是雪,关于在纷纷扬扬的雪中,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浮现又消失的间断的回忆;关于在雪的闪亮的寒意中,想起《大屠杀》的恍惚的思绪。最后的一句是:

                “那一年我三岁,母亲抱着我,院子里有一棵树。”

                “后来我们不住在那里。”“母亲在1982年死去。”

                像轻轻的一声叹息。

                最强烈的感动,如同风暴的中心,不是呼啸倾诉,而是奇异的静默。

                寂静中爆发出来的凄厉声响,和凄厉的声音消失之后的无边寂静,都会震撼人们的心。

                每一个时代,民众的心态都各有特点,他们自然是复杂的,但也有某种简单清晰的体现形式。比如,一句最流行的歌词、最流行的诗句,就是一种心态模糊却深切的烙印。

                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比如北岛的“我不相信”;比如崔健的“一无所有”;比如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比如任贤齐的“心太软”……

                我相信,每个需要自己被后人记住的人,都需要一句话,那样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某一种象征。

                无论凯撒的:我来到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无论斯巴达英雄的:我会死的,假如我还活着。无论瞿秋白走进刑场时说的:此地甚好。无论徐志摩写的: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无论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无论弘一法师的临终偈语:悲欣交集。无论                          

              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夏夜,我住在一个陌生的小城中,独自轻轻地吹口琴。夜已深,几乎所有的楼房都已寂静。一曲奏完,也说不清是哪一幢楼的哪一个窗口,轻轻地飘来一阵笛子的乐声,就是我刚才吹奏的那首曲子,就像一种神奇的回声。那一夜,淡淡轻轻的旋律,回荡回响了很久。

                我始终不知道那一个吹笛的人是谁,但他(她)不再陌生。

                那一个,就像那一句。是我们等待了很久的东西。也许就是我们自己。

              (1)读完全文想一想,“那一句”为什么会刺痛作者的感觉?

              (2)请把“一动”“一痛”“一紧”准确填入第二段的横线上。

              不经意中,偶尔读到一句话,心却会猝然地          ,甚至     

              (3)作者列举一系列流行的歌词和诗句,是想要论证什么?

              (4)本文旁征博引,激情四溢,感人语句,信手拈来,请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处,说说好在哪里。

              (5)有人说最后三段可以不要,你觉得作者把它作为结尾有什么意图?

              (6)积累链接:在“无论                 ”的横线上也仿照前面的句式,写出一个被你记住的一个人的一句话。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 6. 思想的尊严只属于人类/李拯

                  ①2︰0!一场史诗般的对弈引发举世关注,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两度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让接下来的比赛更扣人心弦。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是“阿尔法围棋”连赢两场,已经写下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②人工智能真的会战胜人类吗?多少人在观看比赛时眉头紧锁,脑海里浮现着科幻电影里人机大战的场景。这实际上反映出对人工智能的深层思索:人工智能是否有一天会在思维上超过、甚至取代人类?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究竟能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③不能不说,这样的忧虑是空穴来风。围棋巨大的想象空间、多变的棋局形势,向来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障碍。“阿尔法围棋”的两连胜,不仅“秀”出了它的深度学习能力,更向世界宣告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有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撑,人工智能将进入蓬勃的发展期。

                  ④然而,正如段子手在事后的调侃,“我叫李世石,我和何尔法围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赢了我高兴,它却不会。”“阿尔法围棋”确实赢得了比赛,但是它并不懂得赢意味着什么,更不能享受胜利的尊严与喜悦。在“可测度”的领域内,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都将超过人类;但是在“不可测度”的领域,以数学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就只能望洋兴叹。这正如科学家所言,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它能在微秒之内完成百万级的乘法运算,能够存储世界上所有图书馆里的知识,但如果要感知花开花谢的美丽、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人工智能还不如3岁的小孩。

                  ⑤因此,凭借围棋比赛就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显然有失偏颇,而断言人工智能将要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同样为时尚早。

                  ⑥人工智能技术突变的“奇点”还没有降临,它也还不具备自我推理、自我学习、自我进化的能力。而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也远非数学算法所能解释或取代。特斯拉在吟诵《浮士德》的过程中获得了创造交流电的灵感,亨德尔在穷困潦倒的处境中奇迹般地创作出《哈利路亚》……人类群星闪耀时绽放出的灵感、热情与想象力,正是独属于人类的思想特质,也是人工智能最难获得的思想能力。

                  ⑦不可否认,人工智能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放眼未来,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将是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爆点,“智能+”也或将取代“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德国的工业4.0旨在打造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美国提出以智能制造实现“再工业化”的战略构想,中国也人工智能列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领域……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谁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动权。

                  ⑧自从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机器能思考吗”的命题,人工智能就开始进入人类的思想。而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也将再次证明人类的伟大。因此,无论“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谁获胜,都将是人类思想的高光时刻,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温帕斯卡尔的这句话—

                  ⑨“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

              (选自《人民日报))2016.3.11)

              (1)本文是针对什么情况发表议论的?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2)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动权是什么?

              (4)请任选第④段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作简要分析。

              (5)怎样理解“无论‘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谁获胜,都将是人类思想的高光时刻”?

            • 7. ; 点亮心烛

                     ①蜡烛的光很纤弱,简直微不足道,但它若是对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道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支蜡烛。

                     ②生活中,常常听到很多人在哀叹命运多舛、前途无光,而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页,也许就在自我嗟叹中悄然隐退了。大自然尚且有寒暑易节阴晴变化,更何况是在这样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前进的人生呢?所以,当你被失败与挫折的阴霾笼罩时,不妨点亮心烛。

                     ③相传有一个国王被仇敌追杀,不得已只好躲到一间破屋中避难,真可谓心神俱损万念俱灰。在他陷入绝境时,不经意间发现一只蚂蚁背着一颗比自己身体大数倍的麦粒,正奋力往上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摔下来。国王默默地记录它掉下来的次数,一次又一次地艰难攀登,蚂蚁仍不懈努力,终于在第七十一次时,背着胜利品爬上了墙头。看到这番情形,国王逐渐振作起来,小小蚂蚁尚且有如此决心,何况堂堂一国之君!小蚂蚁的壮举,使国王点亮了心烛,最终走出失败的沼泽,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④点亮心烛,将会创造出多么伟大的奇迹啊!那么,心烛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成功的资源——自信。

                     ⑤ 一个人一旦拥有自信,就像一艘鼓起了帆的船,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生活的阴影将一扫而光,潜在的才干将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无论本领多大,也难以把握任何良机,这样无所依托无所追求的生活,必定是阴霾的代名词。 诗仙李白在面临挫败时尚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我们有什么理由在这充满机会的时代中因为一时的黑暗笼罩而自怨自艾止步不前呢?

                     ⑥拥有自信,能让自身智慧的灵光得以闪亮,创造出许多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奇迹。毕加索的女儿巴鲁玛·毕加索不愿沾父亲的光,在18岁时毅然改变了“毕加索”的姓氏,从头做起,以坚强的信心和无比的毅力,终于被人承认,成为一名颇受欢迎的服装、珠宝设计师。巴鲁玛面临唾手可得的成功却放弃了,选择了一条与之大相径庭的充满挑战的道路勇敢地走下去,是心烛照亮了她的锦绣人生,也是心烛使她骄傲地面对生活。

                     ⑦别人行,我们也行,没有一个人命中注定与成功无缘。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有勇气,有毅力,善于发现,勇于挖掘,时时点亮心中之烛,希望之火将绵延不息。   

               (有改动)

              (1) 文章第②段中划横线的词语“常常”“也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2) 文章第③段作者引用了一个传说,请你说说这样写的用意。

                                                                                                                                     

                                                                                                                                     

              (3) 请你说出第⑤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论证方法:                                                                   

               作用:                                                                                                           

                                                                                                                                   

              (4) 请在第⑤段末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划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并能证明论点。

                                                                                                                                     

                                                                                                                                      

              (5) 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 8. ①失败是个未知数。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 人生就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的过程。
                  ②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分岔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 这时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奋起拼搏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再失败的后面——成功,_____________踏上这条路,_____________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哪一条路。
                  ③10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中打垮了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举世闻名的威灵顿。
                  ④威灵顿将军的故事,正好证明了失败并不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
                  ⑤失败并不可悲,痛苦并不可哀,只有怯懦才是可怕的。失败是个未知数。当我们在失败之后,要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一定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

              你的偶像是谁? 

              ①央视调查节目推出一个话题:你的偶像是谁?并采访了一批名家,汇集了他们的心声,颇能给人启迪。

              ②过去我们总以为崇拜偶像是年轻人的事,与中老年无关,其实不然。既然偶像是崇拜的对象,那么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会有自己崇拜的人,只不过不同年龄偶像的类型不大相同罢了。

              ③孩提时代,崇拜有权威的人。孩子们的偶像多是幼儿园的老师,街上的警察,邻居打架厉害的大哥,还有自己的父母。童话大王郑渊洁说,“父母在我心中的偶像地位无人能及”。影视明星林永健也表示,“父亲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是我的偶像”。

              ④青少年时,仰慕英雄豪杰、文艺明星。演员郭凯敏崇拜董存瑞,“他的英雄形象给我勇气”;歌手陈楚生谈到心中偶像,“因beyond我才有了当歌手的梦”;作家蒋方舟的偶像是阿尔贝·加缪,“他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天才”。

              ⑤人到中年,容易崇拜那些事业成功者,如著名作家、国学大师、强人领袖、工商巨擘等。学者纪连海的偶像是童第周,“他的不服输精神让我受益终生”;因《百家讲坛》成名的王立群说他的成功离不开偶像王宽行教授;著名作曲家印青谈到偶像毛泽东说,“看他的战例会特别激动”。

              ⑥即便进入老境,白发苍苍,依然心中会有偶像。年过花甲的《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谈到自己的偶像,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年逾古稀的剧作家陆天明谈到偶像时说,“俄国十二月革命党人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当然,有的人的偶像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有的人则会一辈子崇拜一个偶像。

              ⑦可能也有人会说:我没有偶像。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活得糊里糊涂,根本没有生活目标,没有效法榜样,走到哪儿算哪儿,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自己确实了不得,功成名就,没必要再去崇拜别的偶像。

              ⑧人为什么要有偶像?因为偶像都是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事业成功的,具有人格魅力的。因而,偶像是人生奋斗的路标,会引导我们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偶像是事业成功的灯塔,会昭示我们如何卧薪尝胆,自强不息,踏上成功的彼岸。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偶像是他的老师、著名火箭专家冯·卡门,钱学森又是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的偶像。文化界也是如此,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作家莫言的偶像,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马尔克斯的偶像,德国散文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是卡夫卡的偶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尼采的偶像。

              ⑨历史就是这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部人类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许多偶像级人物在争奇斗艳,并引领着民众不断前行,创造新财富,开辟新境界。面对偶像,人们往往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匍匐在偶像脚下,永远仰视,无限崇拜,不敢平视;一种是先仰视,继而平视,最后可能是超越后的俯视。譬如钱学森就超越了偶像冯·卡门,马尔克斯就超越了偶像尼采,尼采则超越了偶像叔本华,而莫言正在超越偶像马尔克斯。人类历史就是这样,那些敢想敢干的有为之士,大胆站在偶像的肩膀上,崇拜、模仿、借鉴、创新,一代超越一代,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又不断推出新的偶像,这样,才有了历史百花园的姹紫嫣红,满园春色。

              ⑩我们需要偶像,但不是为了造神,而是用来效仿,也是用来超越的。

            • 10.

              知名度与美誉度   

              ①知名度,即人和事物被社会认知的广度;美誉度,即人和事物被社会认可的广度。知名度有正面的,所谓美名远扬;也有负面的,所谓臭名昭著。而只有正面的人和事物才能有美誉度。美誉度来源于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赞同,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人心。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追求知名度不如追求美誉度。   

              ②美誉度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洗礼的精神果实。周恩来总理无私的胸襟、对人民的拳拳真情,至今仍然让人感念、感慨和感怀,这就是他在人民心目中的美誉度。企业可以通过广告等手段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领导干部也可以通过权力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知名度是可以操控的,有人为的主观因素。然而,企业利用广告、领导干部利用权力提升飞仅仅是知名度,却提升不了美誉度,因为它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真实客观的印象和评价,具有不可操控性。因此,它的价值更高、稳定性更强。  

              ③常言道,政声人去后。这里所说的“政声”,就是“美誉度”。领导干部在职期间,不太容易听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声音;在面对面批评很少的环境中,就更难了解到人们对自己的真实评价。“人去后”则不然,人们的评判往往直截了当、不留情面,因为批评者无所顾忌了。因此,领导干部离任后得到的评价往往更真实,得到的赞誉更能体现美誉度。改革开放初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作风朴实,大胆改革、勇于担当、敢破禁区,深得福建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离任多年后,当项南同志回到福建时,当地群众自发地前来欢迎,亲切地呼唤“项书记好”,这让他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就是真正的人心,实实在在的美誉度。 

              ④知名度有时是短暂的,犹如昙花一现。与其刻意地追求知名度,不如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来获得深厚、持久、客观、稳定的美誉度。做企业的,拿出货真价实、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来,当领导干部的,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幸福;这才是最重要的,才会获得真正持久、稳定的美誉度。靠忽悠、炒作、耍小聪明,或可名噪一时,混个一官半职、发点小财,但绝对做不大、走不远,更无法真正赢得人心、获得美誉度。不得人心,何以赢市场、治天下? 

              ⑤当然,我们不是为了赢得美誉度而做事。究其实质,美誉度是企业家拿货真价实的产品奉献于社会、领导干部在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的副产品,即使不去刻意追求,美誉度也自会如影随形。如果舍本逐末地一味追求美誉度,比如搞面子工程,不但不会获得美誉度,也许还会因损害百姓的利益而留下臭名。 

              ⑥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关乎党的形象,政府的威信,乃至事业的成败,因而,追求知名度还是追求美誉度,的确是值得领导干部深思的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