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 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 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 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3) 第⑥段加下划线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 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5)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 2.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为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陪他下棋的人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战况,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遂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困追堵截,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他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事业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另外,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我们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很多人都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 第②段主要采用了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 结合③、④自然段,分析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培养静气?

              (1)                                                                

              (2)                                                                

              (3)                                                                 

              (4) 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很大程度上”五个字是否可以去掉?请说明理由。
            • 3.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 4.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 5. 思想的尊严只属于人类/李拯

                  ①2︰0!一场史诗般的对弈引发举世关注,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两度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让接下来的比赛更扣人心弦。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是“阿尔法围棋”连赢两场,已经写下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②人工智能真的会战胜人类吗?多少人在观看比赛时眉头紧锁,脑海里浮现着科幻电影里人机大战的场景。这实际上反映出对人工智能的深层思索:人工智能是否有一天会在思维上超过、甚至取代人类?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究竟能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③不能不说,这样的忧虑是空穴来风。围棋巨大的想象空间、多变的棋局形势,向来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障碍。“阿尔法围棋”的两连胜,不仅“秀”出了它的深度学习能力,更向世界宣告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有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撑,人工智能将进入蓬勃的发展期。

                  ④然而,正如段子手在事后的调侃,“我叫李世石,我和何尔法围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赢了我高兴,它却不会。”“阿尔法围棋”确实赢得了比赛,但是它并不懂得赢意味着什么,更不能享受胜利的尊严与喜悦。在“可测度”的领域内,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都将超过人类;但是在“不可测度”的领域,以数学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就只能望洋兴叹。这正如科学家所言,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它能在微秒之内完成百万级的乘法运算,能够存储世界上所有图书馆里的知识,但如果要感知花开花谢的美丽、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人工智能还不如3岁的小孩。

                  ⑤因此,凭借围棋比赛就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显然有失偏颇,而断言人工智能将要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同样为时尚早。

                  ⑥人工智能技术突变的“奇点”还没有降临,它也还不具备自我推理、自我学习、自我进化的能力。而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也远非数学算法所能解释或取代。特斯拉在吟诵《浮士德》的过程中获得了创造交流电的灵感,亨德尔在穷困潦倒的处境中奇迹般地创作出《哈利路亚》……人类群星闪耀时绽放出的灵感、热情与想象力,正是独属于人类的思想特质,也是人工智能最难获得的思想能力。

                  ⑦不可否认,人工智能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放眼未来,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将是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爆点,“智能+”也或将取代“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德国的工业4.0旨在打造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美国提出以智能制造实现“再工业化”的战略构想,中国也人工智能列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领域……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谁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动权。

                  ⑧自从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机器能思考吗”的命题,人工智能就开始进入人类的思想。而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也将再次证明人类的伟大。因此,无论“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谁获胜,都将是人类思想的高光时刻,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温帕斯卡尔的这句话—

                  ⑨“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

              (选自《人民日报))2016.3.11)

              (1)本文是针对什么情况发表议论的?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2)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动权是什么?

              (4)请任选第④段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作简要分析。

              (5)怎样理解“无论‘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谁获胜,都将是人类思想的高光时刻”?

            • 6. 学会如何待人
                ①与人格完善的人相比,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那是一种无以言传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来自于一个勤勉于修身的人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体谅及鼓励.
                ②能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其脆弱的一面,从而待人温和宽容,是很多优秀的人的相同品质.这也就是以待己之心待人.
                ③做到待人如己并不容易,生活中人们的双重标准随处可见.这种双重标准往往体现在:对自己宽容而对他人严苛;无法原谅他人的冒犯而轻易遗忘自己对他人的伤害;无视对方的心情处境而把自己的观念情绪强加于人;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安理得与体谅视作理所当然…是的,我们常常希望他人纯粹,而忽略了自我反省一修正.双重标准来源于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所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及以恶相向,追根溯源,多来自与双重标准,那种不愿反省不懂得自制的人格.
                ④其实,以自私的言行伤害原本想要真诚地亲近我们的人,只能使我们孤单,失落.我们要反省,我们要慢慢学会设身处地,扪心自问:学会放低自我,善待他人.
                ⑤对自我不完善的攻克及对美善言行的学习,是一生必修的功课.而以待己之心待人,是克服双重标准的秘诀.我们借此铲除那些不善良的“杂草”,平复脑海中贪婪的念头.这些努力在日后会见成效:我们的内心被注入了一股真正的力量,那种无需他人认可也能平静充盈地生活的力量.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③自然段列举生活中双重标准的现象有何作用?
              (3)你对画线句中“是一生必修的功课”如何理解?
            • 7. 重拾阅读精神
                ①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民族,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用满满一箱书;《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②然而,近些年来,我们更多地听到这样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3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3人.有记者采访退班孩子的家长,得到的回答竟出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惠,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③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籍已经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沦为“耽误孩子升学的滑梯”?家长对于经典阅读先入为主的拒绝态度,不仅没收了孩子享受人类丰盛文化大餐的入场券,还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长大后偏于功利的阅读习惯.在许多书店里,你看那“最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显眼位置处净是些炒股、基金、管理类的书籍.
                ④书店里的人头攒动,正和当代人填补不了的心灵饥荒形成反差--讽刺的是,往往我们功利书读得愈多,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捧着教辅书、“快餐”书太久,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会、思考人性的乏力.
                ⑤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乏力的民族,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当人们津津乐道“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也正是文豪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时,往往夸大了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视了这些文豪们对于启迪思想、丰富文明的重要作用.
                ⑥若你想说,莎士比亚们离我们太远,无论怎样读书,我也达不到他们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很多人在陷入人际纠纷、遭到解雇时,常常从他的《人性的弱点》中寻找“速效冲剂”.但卡耐基曾这样写道:人活着不只需要面包.有些百万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而面临人性的饥饿;相反,有些穷人却在精神上十分富有,远非百万富翁所及--是一个人的精神令他的身体富有
                ⑦还记得邓清清吗?那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⑧读书能缓解我们内心的恐惧,丰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精神的力量.就从今天开始,想一想我们为何设立“世界读书日”,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从全文看,第②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揣摩第④节中“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这句话中“饥荒”的含义.
              (3)说出第⑥节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
              (4)结合文意,说说如何理解“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
            • 8. 阅读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就是阅世
                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
                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
              ③其实,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特别是,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并因这种不及,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
                ④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于是,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而这种贫薄与匮乏,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⑤但我们也不失去希望.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
                ⑥契合着个人的经历,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
                ⑦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作者汪涌豪,有删改)
              (1)文章第③段有一句话具体解说了“阅读就是阅世”,请把这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作者开篇举自己年轻时阅读的事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在第④段说“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精读本段,写出“令人担忧”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4)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结合“读书可以改变人”这句话,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任选一句)
              ①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
              ②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我理解(    )句:    
              (5)作者说“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请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名著中任选“一个情节(细节)”或“一个人物”,叙述你在阅读过程中(类似的情感或认识的变化).(不少于80字)
            • 9.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只追前一名
                                                崔鹤同
                ①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②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跑到”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接下来,小女孩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延伸到她的学习中.妈妈告诉她:“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就这样,女孩的妈妈始终以“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女孩.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这个女孩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4月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惟一一位中国本科应届毕业生---她就是朱成.2002年6月,朱成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她被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聘为全职教师.2003年9月,她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4月,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③“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挑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④希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有跟他签订什么合同,也没有明确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平心静气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一口气完成了2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令世人震惊,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意外.而如果当初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是2000个剧本,就是1000个,他也会退避三舍.世界著名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⑤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如此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才能“稳扎稳打”,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只追前一名”,是一种人生跨越,不仅需要    ,更需要    
              (1)根据文章内容,将“智慧”和“胆识”两个词语分别填在第5段相应的横线上.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本文题目的深刻内涵.
              (3)请分析第3段的论证过程.
              (4)有人认为西华•莱德的事例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
              (5)朱成的事例带给你怎样的启迪?
            •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比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       郭兵
                ①从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悉,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报国务院审批,与此同时,“十二五”全国文化发展规划也在积极制订中.
                ②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振奋的消息,它表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产业振兴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让人看到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希望,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着对文化振兴的这份理性与热情,这无疑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③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进步和发展的永恒标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④因此,放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看,致力于文化发展也许比成功的经济振兴更为重要.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这成就,多是在经济领域的,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几乎是乏有可陈.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现象,长此以往,危及的将是整个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甚至生死存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一位西方思想家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话很有道理,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自己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自然是国将不国了.
                ⑤即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当前也离不开与文化的交融,中国就很吃了这方面的亏.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功夫熊猫”却成为美国的财源,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千古传诵,却被迪斯尼搬上荧屏赚了几个亿;中国的进出口一直保持顺差,惟独文化产业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普遍占到GDP的15%左右,美国甚至超过20%,我国则刚刚超过3%.类似的证据还有很多,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经济发展没有文化内涵,在将来的竞争中必然劣势日显.
                ⑥文化复兴是一个比经济振兴更为重要更为艰难的命题.唯因如此,才更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依据文意,请指出“这是一个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一句中“振奋人心”的具体内涵.
              (2)文章第自然段列举“功夫熊猫”和花木兰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文章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比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这一观点的?请试作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