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

                                            善于“借力”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他的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但是石头太重,最终孩子也没能搬起来,他告诉父亲:“石头太重,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父亲说:“你没有用尽全力。”小男孩不解,父亲微笑着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小男孩,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全力以赴了,但却不知道,所谓的全力以赴,不光光指的是尽自己的“全力”,还应当是善于借助别人的“外力”。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者并不一定是他个人的能量有多大,而是他们更善于整合资源,巧借“外力”。

              “草船借箭”讲的其实就是一个“借力”的故事。当年,周瑜嫉恨诸葛亮的才能,就故意设计陷害诸葛亮,他要求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这在常人眼中当然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还是满口答应了。

              原来,诸葛亮善观天象,他早就算定了一个大雾之日,便借鲁肃二十只草船驶往曹军的水寨,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下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诸葛亮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诸葛亮既从曹军的水寨安全借得了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草船借箭”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更给后人以无限启示——善于“借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难怪以周瑜之聪敏,面对诸葛亮之才智,最终也只能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旷世之叹。

              还有一个大英图书馆搬家的智慧故事。

              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从旧馆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古人说,智者当借力而行;今人说,借力而行当为智者。你聪明,我会用你的聪明,那我就比你更聪明。

              借力借力,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作为。对于身在职场中的我们,善于借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需要我们细细地琢磨和践行。

            • 2.

              中国传统文化去哪儿了?

              伍振

                ①韩国将“暖炕”“申遗”,不禁让人联想到韩国成功将“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带给中国人的遗憾:我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为什么总是比别人慢一拍?我们国人又为什么只有在别人“捷足先登”的时候才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珍贵呢?

                ②当下,遇到危机的,又何止是传统文化。当大批国内年轻人迷恋于《来自星星的你》《江南style》《大长今》里的韩国美食、音乐、服饰时,我们分明感到“细无声”的文化侵略。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场景:某次联欢会上,我们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排成一个“56”的字样。我努力地去寻找汉族,一开始发现一个穿旗袍的女孩,以为她是代表了汉族,后来发现不是。那个在中间穿着哈韩运动衫的男孩才代表汉族。

                ③在韩国经济崛起的同时,文化同样崛起,这与韩国民众和政府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是分不开的。在韩国,传统节日是全民族的盛大节日,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传统的人文气氛的日子。而在中国,清明节本来是一个与农业播种有关的节日,现在通常的过法是给亡灵“烧纸钱”;端午节起源也很高雅,现在也不过是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同样从一个祖先庆贺丰收的节日,“沦落”为只是吃月饼……

                ④另外,韩国民族传统教育让中国人汗颜。一位中国游客在韩国庆州一个地处偏远的私人陶窑博物馆看到,许多年轻的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从远处赶来,耐心认真地给孩子讲解馆里的韩国文物。那种谆谆之情,令人充分感受到韩国普通民众对于民族历史的自觉关切,以及对于下一代进行文化启蒙的主动意识,令这位中国游客大为感慨。其实这样的情形,在韩国随处可见。然而,这样的情形在中国能够见到吗?

                ⑤韩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的确值得我国政府和民众深思: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怎样保护好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呢?

                ⑥“申遗”是让国际社会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手段,但是最最根本的是要在国内继续发扬好我们的文化,毕竟这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别国“申遗”是抢夺中国的文化遗产,关键是国人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韩国人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想自信地生存,必须有自己的深厚底气,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尊重自己的祖先。一个丢失了自己文化的民族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无法感受、挖掘、发扬自己优秀文化的民族,永远无法是站立的状态。

                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仅仅是在高科技方面,我们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产权,不要再等到别人抢的时候才着急。当然,“申遗”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与延续,千万不要仅仅把它当成一种应景之举。如果中国不主动地加入到国际文化产业竞争领域中去,就可能失去文化产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⑧此外缺乏新意是传统节日不受年轻人青睐的原因之一。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中国人,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以往的魅力。在传统节日保护方面,我们应该有与时俱进的观念。我们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不形成独特的纪念风格,不赋予新时期新内涵,一些好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就会慢慢消失,直至消亡。

                ⑨ 一个民族的文明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底色”。

              ⑩ 让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多                                 一点传统文化吧,否则就不仅仅是中国“火炕”变韩国“暖炕”、中国“端午节”变韩国“端午祭”、“中医”变“韩医”了。不要再让我们的后辈们重复的喟叹:我们自己的文化呢?它们去哪儿了?

            • 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争吵的雅俗

                       陈鲁民

              ①人是群体动物,有事没事老爱往一起凑,臧否人事也喜欢见仁见智,议论纷纷,一旦意见不合,免不了争争吵吵。争吵有雅俗之分,可见水准风骨,有文野之别,可见时势风气。

              ②在俄罗斯某咖啡馆里,两个老友发生激烈争吵。一个教师,是诗歌的忠实拥趸;一个商人,坚决捍卫散文的重要地位。两个人为诗歌还是散文重要吵得不亦乐乎,后来大打出手。无独有偶,去年9月,两个俄罗斯工人在一起讨论哲学,当谈到他们共同的偶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时,因意见不同而翻脸。

              ③这年头常见的是,球迷为球队输赢而争论甚至打斗。粉丝为哪个明星更漂亮而争执动武,酒徒为谁喝得多喝得少而吵闹,恋人为争风吃醋而大动干戈。可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为那些虚头巴脑的诗歌、散文而玩命,为哲学、康德而较真,听起来真如同天方夜谭。但不可否认,恰恰是这样的争吵能使人感到一些欣慰。毕竟,在物欲横流、发财高于一切的当下,还有人在仰望天空,捍卫精神财富,关注那些不挣钱的东西。

              ④其实,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时期,或者说有过这样的小气候。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师生们学习钻研的劲头一点也不差,学术氛围也十分浓郁。据作家汪曾祺回忆,在昆明的小茶馆里,饿着肚子的大学生在争论李白、杜甫谁更伟大,豪放派与婉约派谁的艺术价值谁更高,四大名著的优劣得失,每每争得热火朝天,脸红脖子粗。 老板娘很困惑:这帮面有菜色的学生娃咋就争得那么大劲,是管吃还是管喝?

              ⑤不光是学生争,老师也不消停。废名与熊十力皆为北大知名教授,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学问,争吵也是常事。一日废名到熊十力处与其探讨佛学,生发异见,争论不休,忽而静止,原来二人已扭打在一处。不一会儿,废名气哄哄地走出,但至次日,乃见废名又来,与熊十力在讨论别的问题。

              ⑥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人们似乎早已放弃那些“荒唐无聊”的争论,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国家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过,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也慢慢显现出来,金钱至上的影响日渐蔓延。过于“务实”的风气,使我们被世人视为“物质主义”至上的国度。2013年末,法国市场调查公司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20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

              ⑦当年,丘吉尔曾说过:“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60多年后,撒切尔在谈到中国时则很自负地说过:“一个只会输出电视机的国度算不上伟大,一个能输出文化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国。”如果把这当成对我们的提醒,认真盘查一下文化短板,在重视物质建设的同时,对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关心,将会是十分有益的。

              ⑧倘若有一天,我们在高铁上听到有人在争论诗歌与散文的重要性,在酒吧里听到有人在探讨哲学与康德的意义,那就是文化复兴的令人鼓舞的信号。

              (选自《杂文月刊》2014年4期,略有改 动)

            • 4.

              千里马不需要伯乐

              ①与其扭曲本性,被包装、打造成公认的成功模样,那不如学会拒绝,走自己的路。

              ②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能一展所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但显然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有人觉得自己虽然拥有很好的资质,却怀才不遇,无法像千里马遇到能赏识他、栽培他的伯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如此,那庄子很可能会说:“我是马,我不要伯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③伯乐是春秋时代著名的相马师,每一匹马都以能遇到伯乐为幸,庄子为什么会那样说?因为他对千里马和伯乐有不同于流俗的看法:

              ④马,蹄可以践踏霜雪,毛可以抵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跳跃,这是马的天性。……等到伯乐出现,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铁烧它,剪它的毛,削它的蹄,烙上印记……然后让它驱驰、奔跑、步伐整齐、行动划一,前有口衔缨络的限制,后有皮鞭竹条的威逼,这样马就死过半数了。

              ⑤伯乐在找出资质好的马后,并非什么都不做,它就自然变成千里马的,中间显然要经过管理与调教的过程,但这种管理与调教经常是为了符合某些准则所做的削足适履,也就是对天性的摧残与扭曲。庄子反对任何伤害天性的人为造作,所以当世人把伯乐视为马的“贵人”时,他认为伯乐是马的“刽子手”。

              ⑥庄子的观点看似偏激,其实不无道理。譬如歌手王菲,在刚出道时,被她的伯乐(唱片公司)精美包装,穿上丽衣,浓妆艳抹,以王靖雯的艺名唱为她准备的流行歌曲。开始的几张唱片虽然都上了排行榜,但她却觉得“被别人摆布,变得像个机器,像个衣架子,没有个性,没有方向感”,毅然恢复她的本名王菲,自己写歌,并以越来越强烈的个性化风格演唱:抛弃传统的表演服装,不再手舞足蹈,不多说话、甚至不太理睬观众。她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她也因此奠定了在歌坛的独特地位。

              ⑦如果王菲一路走来都遵照伯乐们对她的包装、安排,那显然就不会有今天的王菲了。其实,要出人头地,更非一定要遇到伯乐不可,赢得1997年国际羽球大赛冠军的熊国宝,到台湾访问时,有记者问他:“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他坦诚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的栽培。就是因为没有人看好我,我才有今天。”当初教练选上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陪明星选手练球。他却凭着自己的苦练,自行摸索出独特的反手球,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异军突起,夺得世界冠军。

              也许我们不必刻意拒伯乐于千里之外。但如果能先有上面几点认识,那么遇不遇到伯乐,就不算什么大事。这个时代,伯乐很多,但遇到这样的伯乐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很难说。重要的是,不要为了想出人头地或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伤害到本性,迷失了自我。与其扭曲本性,被包装、打造成公认的成功模样,那不如学会拒绝,走自己的路。即使不成功,也还保有自己的本色。                     (选自《新智慧》)

            • 5.

                 狭路相逢红者胜    姬十三

                在《风云》里,步惊云和聂风相继以两种搞怪的方式得到火麒麟的力量:前者从于岳那里继承的麒麟臂令他功力加倍;而后者体内代代相传的麒麟血据说有提升武力的良好效果。由此可见,麒麟不愧为四大猛兽之一,凭借断肢再植和转基因的玄幻古科技,便可以传递一种神秘的超能力。而另一宗麒麟影响人间的公案来自东汉后期,据说关羽的母亲生他的前夜,梦到火麒麟入腹,这段秦皇汉武式剧情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一生出来就是个大红脸,史书上说,“面如重枣”。
                   虽然现代医学将这种天生红脸现象解释为“面部毛细血管过于丰富”,但麒麟无疑通过这种转弯抹角、隐晦曲折的方式将某种天赋赐予了关羽——在江湖排名相当接近的情况下,他轻松干掉颜良、文丑的事迹证明,在个人能力相近的较量中,红脸是打破平衡的重量级法宝。
                   有位英国的好事之徒最近证明了这一点:在最近一期的《新科学家》上,杜伦大学进化人类学研究组的Russell Hill说,在个人能力相近的体育比赛中,穿戴红色服装或装备的选手赢得比赛的几率较大。
                   他对去年雅典奥运会4个项目(拳击、跆拳道、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在随机分配红蓝两色的比赛中,穿戴红色服装或装备的选手胜率为55%。而更有意义的一项统计是,在最终比分接近的比赛中,有60%多的获胜者为红方。
                   这项结果对于团队来说也是有效的。作者统计了2004年葡萄牙欧洲杯上5支球队的表现,发现这些队身着红色队服时的战绩及进球数都好于他们身披蓝色或白色战袍时。
                   这股神秘的源于红色的力量据说师承自然。红色是怒火是力量是侵略,是面红耳赤,勇者无惧,是义愤时皮肤下汹涌的血流,是仇人相见的分外眼红。面对红色的人是不幸的,那是一种危险来临的怯懦,是被侵犯被蹂躏,一旦血流不畅,面呈青紫,便注定要出局。
                   更深刻的主题来自动物界。对于一些灵长类动物,体色红润常常是睾酮水平高涨的表现,而这种雄性物质的郁郁勃发直接导致性欲旺盛,体能充沛,儿童成年。于是,红色被默认为雄性,化身为表征强悍的面具。而人为地增加红色元素有增强雄性个体支配地位的神奇功效。
                   动物的这一膜拜曾令Hill头疼不已。在一些鸟类实验中,为了在长时间区分动物,他们常常在鸟的爪子上系红色带子——这些不知幸运还是可怜的家伙在一堆崇尚红色的雌性中疲于交配。
                   虽然Hill无法像鸟类一样依靠着装而轻易赢得异性的青睐,但另一来自足球的消息还是让他十分开心——作为利物浦队的铁杆球迷获悉,5月25日在伊斯坦布尔的冠军杯赛,因为AC米兰放弃了主队队服,而使利物浦重新获得了穿着红色传统队服上场的机会。

                 (选自《读者》2005年第17期)

                 

            • 6.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18分)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 晖

              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成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着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了不同的阅读技能。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品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选自2015年《百科知识》,有删改)

              链接一:

              人们可以分成两个类别:数字原住民(出生于数字时代)和数字移民(出生在数字时代前,但现在开始应用数字工具的人)。前者更依赖于用手指输入,而后者阅读他人表情的能力则更胜一筹。上网时,前者和后者的大脑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尤其在社交和学习能力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科学家发现,互联网虽然影响着所有年龄层的人群,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数字原住民。

              (节选自加里·斯莫尔《网络化大脑:适应现代大脑的技术变革》)

              链接二:

              “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节选自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网络也有黑暗一面》)

              链接三: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说:“我们并非只被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影响。”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几百年前的印刷术,让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成为寻常之事,也让人们能坐下来静心阅读,而在线阅读时,我们只不过就是个“信息解码器”而已。我们对文句的诠释,深度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弃我们而去。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四:

              与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

              (摘自网络,有删改)


            • 7.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①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 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

              (1) 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

                                                                                          

              (2) 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第4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

                                                                                          

              (4) 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 8.

              安静的姿态    马德

              ⑴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

              ⑵我见过一匹马在槽枥之间的静立,也见过一头雄狮在草原上的静卧,甚至是一只鸟,从一根斜枝扑棱棱飞到另一根斜枝上,呈现出的都是博大的安静。

              ⑶一切外在的物质形式,如槽枥之间的草料,草原之上的猎物,斜枝之外的飞虫,在安静生命的眼中,像风中的浮云。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它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淡泊,所以安静。它们无意去抵制尘世的枯燥与贫乏,只是想静享内心中的蓬勃与丰富。

              ⑷夏日的晚上,我曾经长久地观察过壁虎。这些小小的家伙,在捕食之前最好的隐匿,就是藏身于寂静里。墙壁是静的,昏暗的灯光是静的,扑向灯光的蛾子的飞翔是静的,壁虎蛰伏的身子也是静的,那是一幅优美素淡的夏夜图。只是壁虎四足上潜着的一点杀机,为整幅画添了一丝残忍,也添了一些心疼。也正因为这样,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

              ⑸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树,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宕动、迷乱,不论这棵树是置身在庭院,还是独立于荒野。所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丰富

              ⑹有一天,我去拜会一位遭受了命运挫折的老人。他正端坐在沙发深处,没有看书,没有写书法,只是端坐在那里,甚至都看不到他作任何的思考。我 和先生攀谈着,一些陈年往事逐渐勾起了老人的回忆。当谈到差一点被造反派殴打致死这一段时,老人语速平缓从容,脸上平静得没有一丝的波澜。这种平静,不是来自于岁月的老练和世故,而是来自于命运磨难后的超然与豁达。下午的阳光斜照进来,地板上,四壁上,横竖都是窗框投射下的沉重的影子。空气中,一个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尘中发出金属的脆响。

              ⑺这不由使我想起小时候,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父亲坐在山梁上吹笛子。一川的溪水,在月光下荡着清幽的光,远山黑黢黢的,村庄黑黢黢的,父亲的笛声婉转,旷远,悠扬。那一晚,山是安静的,水是安静的,村庄是安静的。那是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

              ⑻心灵只有经过陶冶与洗涤,回归纯真与自然,生命才能呈现出安静的姿态。

            • 9.

              双十一后的悲剧

              昨日,一篇《双11后的悲剧:韩都衣舍退货率69.8%,杰克琼斯45%》的文章引发了关注。该文章列出了小米、华为、海尔、林氏木业家具、优衣库、韩都衣舍、JackJones、罗莱家纺、魅族以及全友家居等十家电商的各项评分。其中退货率高居不下是一大共同特征(截至12月10日),退货率最高的为韩都衣舍,高达69.83%。该文章还配备了大量天猫数据截图为证。

              行内:退货率高或因“刷单”。对于部分商家为何退货率奇高?记者也采访了部分行内人士,他们认为可能跟商家虚假交易的“刷单”行为有关。行内透露称,每年“双11”,前几个小时都是交易最疯狂的时候,在交易的第2小时表现好的商家才能进入接下来的“主会场”。一些商家为了抢主会场,就把刷单当做主要手段。对参与商家来说,绝大多数平台上的优惠活动,都要求网店有一定销量和一定的好评才可以报名。而且买家有从众心理,零销量的宝贝,顾客很难下决心购买,而通过刷单可以提升店铺整体信誉,留住用户,刷单还可以提升宝贝销量以及提升店铺的排名。

              不过,韩都衣舍对记者否认了刷单的说法。该公司人士说,天猫在“双11”之前狠抓刷单行为,若抓住,店铺会被惩罚,公司不会冒这个风险。早在“双11”之前,在内部下发过通知,严禁公司内部IP下单购买韩都衣舍的衣服。他表示,公司会起诉违规者。

              消费者:冲动购物7天可无理由退货。记者在该数据截图中看到,退货率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买家无理由退款”上。这反映出在“双11”期间冲动之下产生的购买,后悔者不在少数。

              同时,一项调查显示,有30.69%的受访者表示,其在“双11”促销中抢到的网购商品有质量问题,或产品在物流中被损坏。“与网售照片不符”成为另一退货原因。

              此外,因“双11”大促引发的物流塞车也是导致部分消费者退款的原因所在。

              商家回应:计算方式使得数据异常。记者昨日采访了“位居榜首”的韩都衣舍公司,该公司CEO赵迎光称,这个数据是在天猫旗舰店的DSR评分中的一项指标,叫做“最近30天退款率”,假设一家天猫店,“双11”销售一亿元,相应的退款率是10%,即一千万元。而“双11”期间物流发货慢,买家收货后退款的话又要把货快递回来,才能走完退款流程,所以这一千万元的退款基本会在12月11日后完成,但是此后的销售额远远不能跟“双11”相比,“双12”本来销售额就不高,所以这时的退款率就是:“双11”的退款与不含“双11”的销售额的11月12日后的销售额的比值。他认为,在“双11”后的30天后,即从12月11后开始,“双11”后销售落差越大的旗舰店,显示的退款率就越高。所以这是因为计算方式导致的异常数据,实际的退款率远没有那么高。不过,他并没有透露实际的退货率。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作者:薛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