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 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人物是父亲,作者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 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父亲那时的心里活动,组织好语言,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最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父亲所说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怎样理解“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特殊的母爱

              文扬

              ①到圣迭戈的第二天,我去了久负盛名的圣迭戈动物园。
                  ②我坐上了双层游览车,前排坐着一个中年妇女,她的旁边站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约1米高,穿着一件长袖红格连衣裙。当小女孩的头转过来时,我惊得几乎呆住了。小女孩瘦小的脸上,皮肤像疤痕一样扭曲牵扯着,眼睛部分只剩一个小小的裂缝,鼻子、嘴巴、耳朵也都扭曲得不成形状,皱成一团。女孩露出长袖里的手,五指痉挛蜷缩在一起。车子开动后,女孩开始在原地慢慢转圈,转了一圈又一圈。中年妇女回过头,微笑着对我说:“安妮现在兴奋极了,她知道我们现在在游览车上。”
                  ③ “安妮?”我一时没弄明白她指的是谁。
                  ④ “我女儿叫安妮。”女人指着转圈的小女孩说,“你看她在转圈,这是她感到高兴的表示。”女人打开双肩包,从里面拿出一个塑料水瓶,打开盖,拉了拉女孩的手。女孩停下来。 女人搂住女孩,把瓶口放在女孩的嘴边,让女孩抿了几口水后,女人掏出纸巾细心擦去女孩嘴边流出的水。女孩喝完水后,继续在原地转起圈来。  ⑤我小心地问道:“安妮,她……会说话吗?” 女人摇头,说:“安妮不会说话,她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那……”我惊异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安妮有触觉,只要我触摸她,她就知道。”“她生下来就是这样子?”女人点头:“是的,她出生时就是这样。医生说,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基因突变病。”
                  ⑥我不再说话,默默地看着外面。   

              ⑦过了一会儿,女人热心地向我介绍起沿途见到的各种动物。她似乎对这个动物园非常熟悉,我问她是不是常来动物园。她说:“我每个周末都来,安妮喜欢来动物园。如果哪个星期她没有来的话,她就会烦躁不安,晚上也不肯睡觉。”

              ⑧ “那……她来动物园看什么呢?”“安妮喜欢坐动物园的游览车,每次来动物园,她还要到鸟园去玩。”“可是,她既看不见,也听不见呀!”“是呀,我也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也许是气味,也许是环境,她只要一进鸟园,就兴奋得转圈圈。”
                  ⑨女人拉住小女孩的手,女孩安静下来,女人爱怜地把女孩搂在怀里,自言自语地说:“该休息一会儿了。”女人对我说:“我一直住在圣迭戈,从来没有想过搬到别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动物园,其他地方的动物园没有这样的条件和设施。”⑩“安妮多大了?”
                  ⑾“她今年26岁。”  

              ⑿我又一次沉默了,想着26年过去的日日夜夜,还有即将到来的许多日子。   

                  ⒀“你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说。她笑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里闪着泪光。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认真研读文章,理清 “我”的情感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

              (       )——惊异——沉默——(      )

              (3) 文中写道:“我不再说话,默默地看着外面”和“我又一次沉默了”,请分别概括出作者这两次沉默时的内心感受。

                                                                                      

              (4) 请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女人搂住女孩,把瓶口放在女孩的嘴边,让女孩抿了几口水后,女人掏出纸巾细心擦去女孩嘴边流出的水。

                                                                                        

              (5) 你认为文章结尾女人闪着泪光意味着什么吗?至少写三点。

            • 3.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2) 【乙】段中乐其岁物之丰成和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段所在文章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 ______________ (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

            • 4.

              阅读《是谁爱着你的背影》完成习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1)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2)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3)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4)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5)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6)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7)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8)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9)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10)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11)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12)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13)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14)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15)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 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龙山雪

               张 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 (卷七)》

              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李岕(jiè)等五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 ③[呆白]苍白。 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 ⑤[欱]hē,通“喝”。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 本文与《湖心亭看雪》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天才徐志摩

              余杰

                 1933年11月19日,现代诗坛的夜莺徐志摩,在失事飞机的烈焰中,结束了他35岁的生命,逍遥地“云游”去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如同他热烈崇拜的拜伦、雪莱、济慈一样,彻底地奉献给了远在云端的理想。我感到惊奇的是,在那被鲁迅形容为“处处是非人间的黑暗”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信仰如此单纯的诗人?我始终觉得他不像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很少像他那样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做梦。中国人大都是世故的,滑头的。而在徐志摩的眼里,生命如同一注清泉,处处有飞沫,处处有闪光;生命也像一段山路,处处有鲜花,处处有芳草。

                 不幸的是,错乱的时代与困苦的现实一天天侵蚀着他明朗的心房,他渴望像孩子那样哭,像孩子那样笑,但生活却强迫他长大。他的歌声越来越低沉,他的目光越来越黯淡,他的笑容越来越稀疏,他的诗作越来越晦涩。一只秃笔去,一只秃笔回,再无当年剑桥的神采飞扬。生活的牵制、政治的压迫、舆论的指责、友人的背离……团团地包围住了这位坚持浪漫理想的诗人。“你们不能更多地责备我,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好的。”是的,徐志摩一辈子没有绝望过,也没有怨恨过谁。在最悲壮的那一幕到来之前,尽管现实的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他那理想的新月所放射的清辉,他还是在痛苦中竭尽全力地挣扎着,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甚至实验农村乌托邦计划……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地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进入30年代以后,徐志摩开始感到,尽管诗歌弱小的翅膀在那里扑腾,还是没有力量带着种种的累赘往天外飞。当每个聪明的成年人都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的时候,那个喊出“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孩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很像安徒生——既深味人世的苦楚,又保持不老的童心。然而,长不大的彼得·潘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徐志摩则是一棵无法与土地告别的树。追求了一辈子的美,突然发现面前傲然开放的是一朵恶之花。我们无法揣度他当年的心态,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

                 人世间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这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只有徐志摩肯亲自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歌唱人生的传奇。

                 “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在诗歌《云游》中,他写道:“脱离了这世界,飘渺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拥着我到极远的地方去/唉,我真不希望再回来/人说解脱,或许那就是罢!”

                 于是,他真的不回来了,真的解脱了,这是一个他早已洞悉的宿命。我不得不相信宿命的存在。否则,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不湿鞋袜的人来走一遭呢?

              (1) 文中第三段画线部分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徐志摩的诗文,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认为,徐志摩在沼泽似的世上走了一遭,但是鞋袜未湿。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 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 文中划线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完本文后,你一定会有个人的感受,请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3) 

              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 

              (4)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写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

            • 9.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C.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D.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 10.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下面句中的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中的加下划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尤清 冽:凉
              B.石底以出           卷:弯曲
              C.潭中鱼 百许头       可:可以     
              D.乃记之而            去:离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