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口活的老井(尤今)

              (1)是为了看那口神奇的井而到英国的格拉斯顿伯里去的,那是个风光明媚的小城。

              (2)夏天,流连户外的太阳乐而忘返,虽然已是傍晚八时许了,可是,整个天空依然清清朗朗的,鲜亮得令人难以置信。

              (3)驾着租来的车子,悠悠闲闲地寻找下榻的客舍。看到一所屋子,怒放的花卉争先恐后地从高高的围墙探出头来,嫣红姹紫,有掩抑不住的喜

              (4)对这屋子一见钟情,看到栅门上挂着“有房出租”的牌子,自然大喜过望。

              (5)屋主是年过八旬的妇人朱莉亚,额头、眼尾、嘴角,深深浅浅一道一道全都是岁月的刀痕。奇怪的是,不显憔悴、不见衰老,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奕奕,好像是从沙漠深处挖出来的一块石头,硬瘦剔透,有着一种洞悉世情的大智慧。

              (6)朱莉亚把钥匙交给我们时,说:“半夜里,如果你们听到怪声,千万不要惊慌。”见我们表情惊疑不定,她淡定地解释:“我丈夫就住在你们隔壁的房间,他九十一岁了,每回半夜睡不着,便在房里来回踱步,他胖,走起路来,脚步沉重而凌乱,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干扰,请您们不要介意。”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7)次日,在鸟儿悦耳的啾啾声里醒来,满屋都是芳馥的花香。迈入饭厅,典型的英式早餐已摆满一桌,丰盛得连看一眼都会叫人虚虚地发胖。煎蛋、火腿、肉肠、茄汁豆、香菇、番茄,在大大的圆盘里化成了让人食欲大振的五彩缤纷,各种麦片使人目不暇接,多种果酱为面包增添异彩。这早餐,是八旬妇人一手调弄的。

              (8)享用早餐时,我注意到客厅里挂着一张巨型黑白照片:一位女子头戴圆形阔边帽,脚着长靴,英姿爽飒骑在驴子上;旁边站着一名魁梧男子,深情款款地注视着她。

              (9)我问道:“那是您吗?”朱莉亚抬头一看,罩在脸上那一张岁月的网,立刻活了起来,眼尾和嘴角蓦然钻出了许多会笑的“小蜘蛛”。

              (10)“那是我恋爱时拍摄的照片呢!我生于农佃之家,一向好动,能把驴子骑得像骏马一样快。彼德呢,是屠户之子,暗中注意我好久了,就是不敢开口约我。他的阿姨知道他的心意,有一天,特地拿了一块很大的烙饼给他,说:去,拿去送给你的意中人吧!他把烙饼送来给我时,正好碰上我骑着驴子回家去。他结结巴巴地对我说道,呃,这饼,这烙饼,给,给你的驴子吃。瞧,烙饼原本是给我的,他却因为紧张而说成是给我驴子的,多好玩!”

                 (11)“你接受了吗?”我饶具兴味地问。

              (12)“我骄傲地告诉他,我的驴子是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的。他居然傻兮兮地问:那么,我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它的朋友呢?我答:握手,你必须和驴子握手。”

              (13)“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14)“嘿,他也不是省油的灯哪!”她格格地笑着说:“当时,他一听这话,立刻便趴在地上,两只手紧紧地握住驴子细细的腿,反应之快,吓了我一跳。”

              (15)驴子,成了她和彼德缘结终生的“红娘”。

              (16)“动物,是有感觉和感情的。”她说:“我成长于农家,牛,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每天挤牛奶时,都和牛说悄悄话。可是,后来,嫁入屠户之家后,我却得硬着心肠去宰杀牛只!第一次看到杀牛时那种血流满地的残酷时,我哭得连声音都沙哑了,连续一段长时间被梦魇折磨得夜不成眠哪!可是,生活总得过下去呀,我咬紧牙关,尽力克服了心理的障碍,原本让我战栗不已的这桩事,也就成了生活里的寻常风景。”

              (17)把心里的阴影驱赶出去后,朱莉亚和彼德相濡以沫地度过了大半生。她性子好动,虽然年迈,却不时和丈夫外出作短程旅行。

              (18)五年前,八十岁诞辰过后,朱莉亚发现自己不幸罹患了第二期乳癌。许多人劝她莫动手术,能拖一年是一年,可是,坚强的她,当机立断地说道:“我不要活在癌症的魔爪下,动手术,成功了,便有几年好日子过;失败了,便到极乐世界去,一了百了。”

              (19)孤注一掷,她成了赢家。痊愈后,医生劝她居家休养,她不愿静坐枯候大限到来,于是,决定将空置的房间出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她苍白的生活增添异彩。

              (20)她说:“人生不同的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许多人不快乐,是因为不肯委屈自己去适应新的生活。我时时告诫自己,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不能让情绪控制自己,所以,当生活沾上了霉点,我便用布去拭!”啊,这老妪,深谙生活的哲学,活到老,乐到老!

                 (21)早餐过后,去看那口神奇的圣杯井。这口井,有着长达九百年的历史,即使在最酷热的夏季,也从来不曾干涸。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井水含有极为丰富的铁质,有人因此称之为“红井”。井水来自山泉,而山泉流经的石块,全都变成了绚丽的红色。

                 (22)看着看着,突然觉得那个朱莉亚其实就是这口井的化身。

              (选自尤今《一路惊喜》,有删改)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朱莉亚的人生经历及其性格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事件

              性格特点

              年轻时的朱莉亚要彼德跟她的驴子握手。

              果敢


              (2) 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第(7)段中,作者为什么对朱莉亚准备的早餐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描述?

                                                                                                        

              (4) 题目“一口活的老井”有何含意?

                                                                                                      

                                                                                                       

              (5) 朱莉亚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给人以很大的启发与感悟,我们身边的老人又该如何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呢?请 你给他们提四条建议
            • 2.
              ①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②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母亲”为什么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


              (2) “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一句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 说说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
            • 3.

              小巷里燃起一盏灯  李晓

              ①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②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③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④前面一扇窗户里,突然亮起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 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子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⑥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子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⑦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子。

              ⑧一连两天晚上,小巷子里的灯没有再亮起。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

              ⑨几天后,小巷里的灯又亮了起来。看到那团黄色的灯晕,我总觉得,那一盏灯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子里 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

              ⑩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向几户人家打听,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

              ⑪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那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⑫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

              ⑬然而那条小巷子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闪烁,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

              ⑭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子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__________作用。

              (3) 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请把第④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里活动补充完整。

            • 4.

              父与女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

              ②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

              ③他着了件灰绸的皮袍。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便知是家乡的出品。

              ④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

              ⑤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

              ⑥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

              ⑦“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面前,又摆到我的手上。呵,那被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⑧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

              ⑨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

              ⑩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忽地一把拉住了我:“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地,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爸,车要开了。”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11)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但是,父亲却在那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英雄了。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地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解去围巾的颈际。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我那围巾上,自父亲颈际带来的雪花,开始消融。我那双手,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12)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花……  

              (选自张秀亚《种花记》,有删改)


              (1) 

              文章写了哪两件关于父爱的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多次出现对“下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A.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

              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开头说“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为什么这个故事让作者终生难忘?文章结尾作者珍藏这条“黑毛绳的围巾”的举动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我们青春成长的故事里,有无知也有叛逆,我们懵懂着,不曾体会父母的心,却常常在错失了以后才追悔莫及。在你的成长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件事,至今令你懊恼着?请你用优美的、饱含深情的文字加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土路蜿蜒泥泞……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 一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唱歌。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热爱和执着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⑨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热爱和执着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有改动)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回忆了“我”探访亲戚偶遇“一道花的篱笆”、“一双关切的手”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

              B.第②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细致描绘出亲戚邻居家绚烂明媚的花篱笆,表达了“我”的惊喜、赞叹之情。

              C.第⑤段划线的句子,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亲戚邻居对自己花儿的欣赏,表现了他对花儿由衷的喜爱之情。

              D.第⑥自然段中“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说明“我”是一个不喜欢花的人。

              E.在第⑧自然段中,“我”被拾荒者深深感染,充满敬畏,是因为拾荒者生存条件及其恶劣,但是他依然坚强地活下来了。
            • 6.

              心远地自偏

                  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②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如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⑨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憨笑这说:“送给你!”

                  ⑩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1) 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⑤⑥⑦段,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段落

              情节内容

              情感态度

              “我”看见菜农正走向广场

              讽刺、疑惑

              (1)

              好奇、吃惊

              “我”回家找出珍藏的拓本

              (2)

              (2) 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除了运用动作描写,还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

              (3) 读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回答下面问题。

              文章的主人公是菜农,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其他人的活动?

              (4) 读完选文后,请说说菜农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5) 文章用陶渊明的诗“心远地自偏”做标题有哪些作用?

            • 7.

              永远的槐花蜜

              赵学儒

              初夏,老乡进城,带来蜂蜜,是槐花蜜,即槐花盛开时蜜蜂采粉酿成的蜜。老乡说,这是头茬槐花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是咱太行山区最地道的蜜。老乡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太行山老家。

              我老家是个被大山围起来的村子,因为少雨,山上栽满耐旱的槐树,每年春天柳绿之后,山上的槐树便开了花。近看朵朵串串,远望成片,从空中俯视,沟沟梁梁都是雪色。轻风摇曳,花海泛起股股波浪,吹来缕缕花香。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

              那时老家穷,乡亲们都要采槐花,或自己吃,或喂猪。一次,我跟母亲上山去采花,她用长钩勾下树枝,我把槐花摘下,放到袋子里。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我家八口人,爷爷奶奶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我爸在外地教书,很长时间回家一次,我们兄妹四个都在上学,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

              记得那日母亲穿了一件绿褂子,在白色花海中格外显眼。橘红的阳光也从树缝探下头来,与她的微笑糅在一起,越发灿烂。我摘了一朵小花放到嘴里,咂咂滋味,开始有点苦涩,却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我们满载而归,身上还带着香甜的味道。

              母亲把槐花带回家,摊在干净的地上晾晒,便于存放。接着,她开始鼓捣猪食。她把槐花放进大锅,点燃灶膛的火,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槐花瘪下去了,又把一些谷糠放进去搅拌,再兑些凉水,开始喂猪。圈里是黑白两只猪,一顿吞咽。年终,母亲把一只猪卖掉,还“缺粮款”,另一只杀了,肥肉炼成坨,作为全家一年的油水。

              我成家之后,在附近的水电站上班,家里的事基本落在妻子肩上。我上班是三班倒,一次早上下班回家,知道妻子去采槐花了,便去接她。山上,阳光灿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槐花漫山遍野地舞蹈。一群群蜜蜂来了走,走了来,嗡嗡声此起彼伏。在这片雪白的花海中,妻子头上的红纱巾分外妖娆。采完花,妻子开始下山。她的肩上背着装满槐花的筐子,筐子上还摞着鼓鼓囊囊的麻口袋。下坡时几乎是一路出溜,妻子的腰杆却总是挺得笔直,抵住筐子和口袋。回到家,她解下被汗水浸透的纱巾,让我替她拔头皮里的槐刺。猛地拔出来,殷红的血也跟着渗出来。

              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妻子特地养了三只猪,或卖了钱支付材料费,或用来招待帮工。为了让猪吃饱喝足快些长大,妻子采回了很多槐花,晾晒在房前屋后、坡坡台台,吸引了很多蜜蜂前来。老乡说,我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蜂蜜是自己家的,可甜了。我也没客气,认真地对老乡说,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6月02日15版)

              (1) 本文主要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语境,文中画线句的用意是什么?下文有句话跟它照应,你能找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说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细读全文,你怎么理解标题中“永远”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湮没在岁月中的读书时光

              何晓蕊

              ①踏上海岛,世界更安静了。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往前走,看到爬墙虎掩映着的绿房子,房前有一大片花圃,这就是我成长的故园。那一年我13岁,坐在花间的小石凳上,捧着一本《红楼梦》,从午后读到黄昏。

              ②记不清是从何时起,到了周末,我坐在园子里,享受静静流淌的阅读时光。

              ③园中读的自然是闲书,好在母亲从不认为闲书是“无用的书”,母亲年轻时家里穷,没上过几年学,这成了她的一桩憾事,也因此认为读书是第一等好事。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

              ④那个年代,课外书不多,偶尔要回一本,我便视作珍宝。这本《红楼梦》是我一个好朋友的父亲从外地买回来的,看到它我眼前猛地一亮,跟好朋友商量了许久,她才勉强答应借给我看一周。

              ⑤我正看得起劲,听见母亲隔窗喊道:“该吃饭了。”我站起身舒展舒展腰,远远地看到我的好朋友朝我家过来,赶紧把拿着书的手背到身后。

              ⑥“说好的,我来取书了。”她走到我跟前,硬声说道,果然是来催我还书的。

              ⑦我刚想开口说话,喉咙里像伸出一只手把到嘴边的话摁了回去。沉默片刻后,我突然结结巴巴地说:“书……不小心丢了。”她呆住了,脸上露出比哭还要难看的神情。

              ⑧“当心蜜蜂。”慌乱中我随手一指,她扭身看去,我趁机把书藏在花叶间,随即跑上前去,把她拖进屋,我拿出一堆零食,说:“送给你,算我向你道歉。”

              ⑨哄走了她,我正暗自得意,身后传来一声低吼:“把书拿出来。”母亲的目光紧紧盯着我。

              ⑩“窃书不为偷。”我为自己辩驳。

                  ⑪母亲瞪大眼睛喝道: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做人,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呢?第一次见母亲生这么大的气,我很羞愧,将头低了下去。

              ⑫我把书还给了好朋友,后来搬家的时候,她又送给我留作纪念,我一直珍藏至今,这本《红楼梦》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

              ⑬上高中的时候,离家很远,我只好住校。繁重的学习,让我喘不过气来。但我还是抽空阅读,尤其爱读诗歌。每一首小诗,都如清晨的露珠般清澈美好,滴落在我的心间,让烦躁的心变得很宁静。

              ⑭上班以后,变得很忙碌,但在空闲时,我尤爱读散文,那忙碌的生活似乎也放慢了脚步。除了读书,我还尝试写作。最初的几年间,稿件采用的少,被退回的居多。多丽丝·莱辛的话提醒了我:作家不会出自没有书的房子里。

              ⑮我淘来很多新书,塞满两个书柜。随后的很多年间,一杯茶一卷书,伴我度过宁静的孤独时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倘若哪天没读书,我便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似白活了一天。

              ⑯夜深人静,再次提起笔,心里多了份坦然。那些顺着笔尖淌出的文字,洒落在纸页间,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将稿子一篇篇寄出。意外的是投出的稿件相继发表了。

              ⑰又是一个晚上,月光透过窗棂,洒入书房,我坐在桌前捧起一本书,开启心灵的旅行。从青涩到成熟,读书让我经历一次次的蜕变。那些细碎的读书时光,弥漫在心灵深处,寂静生香。


              (1) 阅读全文完成表格内容。

              读书

              读书的意义

              13岁时读《红楼梦》

              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

              高中时读诗歌

              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

              上班后读散文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伴我度过宁静的孤独时光

              (2)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多次出现的自然环境有何相同特点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两处写到母亲的“目光”,试揣摩母亲当时的心理有何不同。

              A.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

              B.母亲的目光紧紧盯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本文中的“我”则在书香的熏染下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请你写出关于“读书”的一句名言,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读书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温暖的酸汤面》

              王世虎

              那天,像往常一样,因为看书太投入,走出校门口的时候,已经夜里十点多了。我只感到肚子疼痛得厉害,这才想起来,自己连晚饭都没吃。这段时间总是这样,因为落下的功课太多,我只能强迫自己每天死啃书本几个小时。

              离宿舍还有一段程路,街上已是一片漆黑和沉寂。看来只能回去泡方便面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步往前挪动。

              忽然,前面一盏昏黄的灯光吸引了我。我惊喜——还有一个小吃摊没打烊,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那里悠闲地聊天。

              我就像一个饿狼似的扑了过去:“老板,还有吃的吗?”

              “有呢,正宗的酸汤面。”女人笑着说。

              “快给我上一大碗。”我已是迫不及待。

              真是人间美味啊!面做得真好吃,完全手工的,汤料也不错,醇香,酸而不腻。我吃得是满头大汗,女人不停地劝我:“不要急,慢点吃。”

              末了,我问:“你们明晚还出来吗?”

              夫妇俩显然吃了一惊,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女人爽朗地笑:“好啊!”

              第二天晚上,我果真又遇见了他们。夫妇俩像事先准备好了一样招待我,让我受宠若惊。此后每天晚上,我都能吃到热乎乎香喷喷的酸汤面。因为那个时段的顾客不是很多,有时我也和他们闲聊一会儿。

              渐渐地,我知道了,夫妇俩是从湖南的乡下来的,女儿在这所大学念大四,因为要考研,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复习。他们心疼女儿,便不辞辛苦南下照顾女儿。白天,他们做一些小生意,晚上便出来卖小吃,一边赚些生活费用,一边等女儿出来后给她做一碗热乎乎的面。我在心里庆幸:自己的运气可真好,遇见了这等好事情!

              转眼间,便到年底了。这天晚上,我照例从自习室出来,忽然,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拦住了我,问道:“你就是那个每天去吃酸汤面的男生吗?”

              我点点头。看来,她就是中年夫妇的女儿了。

              “同学,我求求你了,不要再这么晚去了,可以吗?”她激动地说,“我妈有风湿病,受不了寒的。”

              我一脸疑惑:“我……”

              “你知道吗?我爸妈是为了我才出来摆摊受苦的。上个星期,我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了,可他们因为你还继续那么晚出来做生意……算我求你了,饶了我妈,可以吗?”女生几近乞求地说。

              我这才豁然醒悟——原来,女孩上个星期就考完试了,可她父母却为了我,而白白多受冻了一个星期。

              我夺门而出,大步流星地跑了出去。

              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盏昏黄的灯光。中年夫妇正守候在那里,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是那么冰冷。

              “哟,今天怎么这么早放学啊!”看见我来,男人忙揭开锅开始下面。

              “叔叔,您别做了。”我拦住他,激动地说,“叔叔阿姨,我都知道了……感谢您们这些日子对我的照顾和关心,让我有了家的温暖,您们的酸汤面很好吃,比我妈做得都好……谢谢你们!可是我不能再让你们为了我受苦了。”

              女人刚想解释什么,忽然看见了后面的女儿。她沉默了半晌,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都是离家在外的孩子,做爸妈的哪能不心疼呢?”

              一句话,只有这一句话,凛冽的寒风中,我良久无语,已是泪流满面。

              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西安一所重点大学。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见了多么大的挫折和困难,我都没有轻言放弃过,因为那碗温暖的酸汤面,让我理解了什么是爱、坚强和勇敢!


              (1)请用文中词语,将“我”的情感变化补充完整。

              惊喜→_________→_________→醒悟→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部分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语言。

              (1)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是那么冰冷。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盏昏黄的灯光。(从描写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句话,只有这一句话,凛冽的寒风中,我良久无语,已是泪流满面。(从加横线词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永远的槐花蜜

              赵学儒

              初夏,老乡进城,带来蜂蜜,是槐花蜜,即槐花盛开时蜜蜂采粉酿成的蜜。老乡说,这是头茬槐花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是咱太行山区最地道的蜜。老乡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太行山老家。

              我老家是个被大山围起来的村子,因为少雨,山上栽满耐旱的槐树,每年春天柳绿之后,山上的槐树便开了花。近看朵朵串串,远望成片,从空中俯视,沟沟梁梁都是雪色。轻风摇曳,花海泛起股股波浪,吹来缕缕花香。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

              那时老家穷,乡亲们都要采槐花,或自己吃,或喂猪。一次,我跟母亲上山去采花,她用长钩勾下树枝,我把槐花摘下,放到袋子里。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我家八口人,爷爷奶奶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我爸在外地教书,很长时间回家一次,我们兄妹四个都在上学,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

              记得那日母亲穿了一件绿褂子,在白色花海中格外显眼。橘红的阳光也从树缝探下头来,与她的微笑糅在一起,越发灿烂。我摘了一朵小花放到嘴里,咂咂滋味,开始有点苦涩,却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我们满载而归,身上还带着香甜的味道。

              母亲把槐花带回家,摊在干净的地上晾晒,便于存放。接着,她开始鼓捣猪食。她把槐花放进大锅,点燃灶膛的火,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槐花瘪下去了,又把一些谷糠放进去搅拌,再兑些凉水,开始喂猪。圈里是黑白两只猪,一顿吞咽。年终,母亲把一只猪卖掉,还“缺粮款”,另一只杀了,肥肉炼成坨,作为全家一年的油水。

              我成家之后,在附近的水电站上班,家里的事基本落在妻子肩上。我上班是三班倒,一次早上下班回家,知道妻子去采槐花了,便去接她。山上,阳光灿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槐花漫山遍野地舞蹈。一群群蜜蜂来了走,走了来,嗡嗡声此起彼伏。在这片雪白的花海中,妻子头上的红纱巾分外妖娆。采完花,妻子开始下山。她的肩上背着装满槐花的筐子,筐子上还摞着鼓鼓囊囊的麻口袋。下坡时几乎是一路出溜,妻子的腰杆却总是挺得笔直,抵住筐子和口袋。回到家,她解下被汗水浸透的纱巾,让我替她拔头皮里的槐刺。猛地拔出来,殷红的血也跟着渗出来。

              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妻子特地养了三只猪,或卖了钱支付材料费,或用来招待帮工。为了让猪吃饱喝足快些长大,妻子采回了很多槐花,晾晒在房前屋后、坡坡台台,吸引了很多蜜蜂前来。老乡说,我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蜂蜜是自己家的,可甜了。我也没客气,认真地对老乡说,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6月02日15版)

              (1) 本文主要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语境,文中画线句的用意是什么?下文有句话跟它照应,你能找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说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细读全文,你怎么理解标题中“永远”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