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翘望
              薛培政
                  过了腊八,在外务工的人便倦鸟归巢般踏上返乡之路。
                  每到这个时节,留守在家的人的念想,就像拔了节的麦苗一天一个样地生长,冷清寂寞了大半年的乡间,人气也仿佛旺了起来。
                  不知从哪天起,村子里那群半大孩子,每到下午放学,就像出笼的鸟儿,叽叽喳喳,蹦着跳着朝村东狮子冈上奔去。
                  狮子冈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头,站在山顶上极目远眺,群山环抱中的一切可尽收眼底。
                  到了冈上,见天色尚早,他们便把书包胡乱扔在一旁撒欢开了。
                  一阵疯玩过后,累了的孩子们或坐或站,在那块卧牛石旁停下来,-个个目不转睛地朝着通往山外的路上望着。
                  “姐,咱今天能接到爸妈吗?”
                  最小的那个男孩,擤一把鼻涕甩在脚下的枯草上,脸朝扎着羊角辫的女孩问道。
                  “只要你听话,别再乱跑,就能接到。”女孩那双清澈的眸子中充满了希冀。
                  于是,这群孩子中出现了少有的沉默,生怕谁多言多语,惊动了心中的念想。
                  起风了,呼呼的山风吹过山峦,吹过荒野,吹得周围灌木和野草发出瑟瑟的声响。
                  寒风把孩子们的脸蛋也刮得红红的,他们边将手捧在嘴边哈着热气,边用手搓揉着冰凉的小脸,却看不出一丁点儿退却的迹象。
                  “你说最远的那座山后边是哪里?”也许为打破这少有的寂寥,有个孩子开腔了。
                  “可能是广州吧?”那个理着小平头的孩子接上了话茬。他爸爸在广州做工,去年这个时候,就是从那个方向回来的。
                  “不对──是温州!”扎着羊角辫的女孩立刻反驳道。她父母都在温州打工,每次回来走的就是这条路。
                  “是广州!”
                  “是温州!”
                  “你俩说得都不对,是郑州!”头戴皮帽子的那个男孩呼地站起身,底气十足地争辩道。他爸爸在郑州做快递工作,曾对他说翻过那座山就到郑州了。
                  几个孩子争来争去,谁也不服谁,可谁也说不清山的那边是哪里,他们都没有走出过大山。
                  “鸿雁,你妈回来会给你带啥礼物?”或许是不愿尴尬地争执下去,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岔开了话题,把脸扭向穿红衣服的女孩。
                  “我想有个印着芭比娃娃的新书包,我妈在电话里已经答应给我买了!”那叫鸿雁的女孩满是自豪地答道。
              “书包有啥稀罕的?我让我爸给我带回个遥控飞机,等学会开飞机后,要是咱们再想爸妈了,我就开着飞机拉上你们去找他们!”坐在旁边的那个小胖子做了个手握方向盘的架势,边摇头晃脑边炫耀起来。
                  “瞎吹,就你能吹!连县城都不知道在哪儿,还想开飞机去大城市哩!”遭到身后那个孩子一顿抢白,颇伤自尊的小胖子白了对方一眼后不说话了。
                  “我要我爸给我带辆能充电的自行车,明年去县城上中学就不费劲了!”
                  ……
                   和着刺骨的寒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新年的憧憬和心愿。
                  “曼儿,你想让妈妈给买啥呢?”见身边那个温顺的小不点儿一直未开口,羊角辫儿把她揽到怀里问道。
              “我啥也不要,我连妈妈的样子都记不清了,就想妈妈回来后再也不走了!”
                  小不点儿嘟囔的声音虽小,却让每个孩子听得心里酸溜溜的。
                  最后一抹晚霞不知不觉消失了,整个天地渐渐暗了下来。在朝着模糊不清的路上望了又望后,孩子们心有不甘地背起书包回家去了。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半月,小年说来就来了。
                  零星的鞭炮声,把孩子们内心期盼的火焰撩拨得越发热烈。他们觉得这难挨的等待,比整个冬季还长。
                  这天的黄昏,怏怏而归的孩子们走进村子后,只见那一只只大小不一的柴狗,又摇头摆尾欢跳着蹿上前来。
                  “走开──”不知哪个孩子很不耐烦地吼了声,惊吓得几只狗赶忙闪到一旁,有条狗躲闪不及,屁股上重重地挨了一脚,号叫着跑远了。
                  望着这一幕,那些手扶门框、翘首以盼的老人们,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入夜,山村里一片静寂。天空却逐渐阴沉下来,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悄无声息地划过夜幕,降落在了乡村、田野和群山上。
                  晨起的孩子们,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愈发难以安分。“这鬼天气,早不下雪,晚不下雪,偏偏赶在这个时候下雪了!”对着阴沉的天空,有的孩子表现出一副愤愤的样子。
                  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孩子们仿佛一下子变得懂事了。寒假里,他们一会儿盯着电视上看打通道路的消息,一会儿跑到村口极目张望,没人再提新年礼物的事。一个个却禁不住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大雪啊,可不要挡住爸妈回家的路。
              (选自《小说选刊》2017年第2期)(1)“入夜,山村里一片静寂。天空却逐渐阴沉下来,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悄无声息地划过夜幕,降落在了乡村、田野和群山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词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零星的鞭炮声,把孩子们内心期盼的火焰得越发热烈。
              ②寒风把孩子们的脸蛋也刮得红红的,他们边将手捧在嘴边哈着热气,边用手搓揉着冰凉的小脸,却看不出一丁点儿退却的迹象。
              (3)小说以“翘望”为题,有什么作用?
            • 2.
              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卖米》(节选)
                  散场了,我和母亲晒了一天,一颗米也没卖出去。
                  “妈,走吧,回去吧,别愣在那儿了。”
                  我收拾好毛巾、水壶、饭盒,催促道。
                  母亲迟疑着,终于起了身。
                  “妈,我来挑重的。”
                  “你学生妹子,肩膀嫩……”
                  不等母亲说完,我已经把那担重的挑起来了。母亲也没有再说什么,挑起那担轻的跟在我后面,踏上了回家的路。
                  肩上的担子好沉,我只觉得压着一座山似的。
                  突然脚下一滑,我差点摔倒。我赶紧把剩下的力气都用到腿上,好容易站稳了,但肩上的担子还是倾斜了一下,洒了好多米出来。
                  “啊,怎么搞的?”母亲也放下担子走过来,嘴里说:“我叫你不要挑这么重的,你偏不听,这不是洒了?多可惜!真是败家精!”
                  败家精是母亲的口头禅,我和弟弟干了什么坏事她总是这么数落我们。但今天我觉得格外委屈,也不知道为什么。
                  “你在这等会,我回家去拿个簸箕来把地上的米扫进去。浪费了多可惜!拿回去可以喂鸡呢!”母亲也不问我扭伤没有,只顾心疼洒了的米。
                  我知道母亲的脾气,她向来是“刀子嘴,豆腐心”的,虽然也心疼我,嘴里却非要骂我几句。想到这些,我也不委屈了。
                  “妈,你回去还要来回走个六七里路呢,时候也不早了。”我说。
                  “那这些地上的米怎么办?”
                  我灵机一动,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装在这里面好了。”
                  母亲笑了:“还是你脑子活,学生妹子,机灵。”
                  说着,我们便蹲下身子,用手把散落在地上的米捧起来,放在草帽里,然后把草帽顶朝下放在谷箩里,便挑着米继续往家赶。
                  回到家里,母亲便忙着做晚饭,我跟父亲报告卖米的经过。父亲听了,也没抱怨母亲,只说:“那起米贩子也太黑了,城里都卖一块五呢,把价压这么低!这么挣庄稼人的血汗钱,太没良心了!”
                  我说:“爹,也没给你买药,怎么办?”
                  父亲说:“我本来就说不必买药的嘛,过两天就好了,花那个冤枉钱做什么!”
                  晚上,父亲咳嗽得更厉害了。母亲对我说:“琼宝,明天是转步的场,咱们辛苦一点,把米挑到那边场上去卖了,好给你爹买药。”
                  “转步?那多远,十几里路呢!”我想到那漫长的山路,不由有些发怵。
                  “明天你们少担点米去。每人担50斤就够了。”父亲说。
                  “那明天可不要再卖不掉担回来哦!”我说,“十几里山路走个来回,还挑着担子,可不是说着玩的!”
                  “不会了不会了。”母亲说,“明天一块零八也好,一块零五也好,总之都卖了!”
                  母亲的话里有许多辛酸和无奈的意思,我听得出来,但不知道怎么安慰她。
                  我自己心里也很难过,有点想哭。我想,别让母亲看见了,要哭就躲到被子里哭去吧。
                  可我实在太累啦,头刚刚挨到枕头就睡着了,睡得又香又甜。
              (节选自《读者》2005年第2期,原载《当代》2004年第6期)
              【相关链接】①《卖米》的故事其实再简单不过:父亲卧病,母亲赶集去卖米,本来以为米好可以多卖点钱,谁想到卖米的乡人极多,米贩子们趁机集体压价,不甘心被敲诈的母亲一点米也没有卖掉,更没有钱给父亲买药,最后只好赶更远的集市去低价贱卖。选文选自小说的结尾部分。②文中的“场”,为方言,指集市,“赶场”就是赶集的意思。
              (1)用一句话简析文中“我”这一形象。
              (2)选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展开情节的?
              (3)“母亲的话里有许多辛酸和无奈的意思”中“母亲的话”指哪句话?“辛酸和无奈”在何处?
              (4)任选一角度对最后两段略作赏析。
              (5)亲爱的同学,也许你的家庭很富有,也许你的家庭像“琼宝”一样困难,请结合自己的情况简要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体会。
            • 3.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1)选文从哪几方面把现实中的闰土的外貌和记忆中的闰土的外貌作了对照?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概括中年闰土的性格特征。
              (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为什么“打寒噤”?“厚障壁”指什么?这样的比喻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 4.
              阅读《最后一课》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节选自《最后一课》)
              (1)“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______   
              A.表转折 B.表解释说明 C.表递进 D.表声音延
              (2)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3)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
              (4)“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5)“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 5.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和缓,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 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生生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⑨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⑩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⑪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1)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
              (2)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
              (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
              (4)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⑪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50字以内)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6.
              阅读下文 ,完成各题。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1)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2)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3)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4)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5)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6)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7)“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8)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           、。
                  (9)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10)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13)“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14)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16)“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17)“发生了什么事?”
                  (18)“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19)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20)是啊,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的弦律,荡起的涟漪久久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精华本,2014年9月第一版,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请在第(8)段内天空缺处填入三个恰当的短语。
              (2)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
              (3)小说第(6)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出理由。
              (4)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深刻内涵的理解。
            • 7.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
                  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姑父说:“我供他!”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侯,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扭头一看是爹。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死掉算啦!”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么?
              (1)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 ______
              (2)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
              (3)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
              (4)读完本文我们被“文”的精神所感动,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 8.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          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 辛苦          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          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结尾段中再次描写海边神异的图画有什么作用?
              (2)“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含义是: ______ 。
            • 9.
              一朵单眼皮儿的花   朱成玉    ①花儿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爸爸。每次向妈妈问起爸爸的时候,妈妈情绪总是很激动。后来从邻居处得知,爸爸和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妖精”好了,就不要她和妈妈了。 听到这些,她那小小的心结了霜,就像秋寒中的一朵小花儿,弥漫着一圈忧伤的雾霭。从那以后,花儿不再向妈妈问起爸爸,如果不小心将话题绕到这上面,她也赶紧岔开。
                  ②花儿心疼妈妈的辛苦,尽量多干一些家务,除此之外,她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因为每次只有拿出成绩单给妈妈看的时候,才能看到妈妈脸上绽放出的笑脸。
                  ③“妈妈多好看啊,大酒窝,还有双眼皮儿。”每每这个时候,她总在心底不自觉地想。
                  ④“妈妈,怎么你是双眼皮儿,我却是单眼皮儿呢。单眼皮儿不好看,我想要双眼皮儿。”
                  ⑤“宝贝,还没到时候呢,你现在啊,就像是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花朵,等你大了,自然就有双眼皮了。不管是随我,还是随你爸爸,你都应该是双眼皮的。”妈妈还是不自觉地提到了爸爸,那一刻,她们彼此望了一眼,愣了一下,继而心照不宣地绕过去。尽管如此,花儿的心还是被一股小冷风猛地抽打了一下。
                  ⑥在大街上,饭店的橱窗里,总能看到一些爸爸妈妈领着孩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景,这时候她就会呆呆地望着,心底又流了泪。如果有爸爸在,她该多么幸福啊。现在,她孤单地站在那里,薄薄的,像一片叶子,就算是大热天,也打着冷战。
                  ⑦转眼就上初中了,花儿仍旧还是单眼皮儿。
                  ⑧一次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父亲”,她难住了。她终没有落下一个字,空空的白纸像一片雪地,没有一个脚印,只有一个大大的泪痕。老师是个细心的人,她望着花儿的稿纸,抚摸着那滴泪痕,她想,花儿一定是个伤心的孩子。
                  ⑨“我不敢相信,这个作文能难住你。”在办公室,老师问花儿。花儿眼圈红红地说,从小就没见过爸爸,不知道爸爸的样子。是啊,其他的或许可以杜撰,可是这个爸爸却无法虚构。老师把哭泣着的花儿紧紧抱在怀里,不停地摩挲着她的头,老师是打心眼里疼爱着乖巧的花儿。
                  ⑩一次开班会,主题是“孝敬父母”。那天,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们纷纷谈论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讲自己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相处的情形,只有花儿,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她害怕同学们问她关于爸爸的话题。父母是孩子的两个翅膀,而她只有一个,所以飞得很,很难看。可是终究还是没有躲过,老师点了她的名字。她嗫嚅着,不说话。“别怕,孩子,说吧。”老师不停地鼓励着她。她想不明白,老师为什么非要和她过不去,非要在同学面前揭她的短呢!
                  ⑪“我没有爸爸,只有妈妈。”她鼓足了勇气说道,“所以我会更好地孝敬妈妈。”
                  ⑫教室里先是静了一下,然后就喧哗起来,她看到同学们脸上既有同情又有鄙夷的神色。
                  ⑬“同学们,”老师说道,“花儿同学虽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但是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她一样可以成为一朵饱满的花儿,尽管暂时还是单眼皮儿。”同学们都被逗笑了。她也笑了,从小到大第一次如此纵情彻底地笑。
                  ⑭那天晚上,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单眼皮儿的花,也可以成为天底下最美丽的花儿,只要你肯走出阴霾。妈妈、老师、同学……多么密集的阳光啊,呼啦啦的一下子围上来,张着柔软的触手,一寸一寸暖我……
              (1)仔细阅读文章,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内容。
                       事件       心理    表现(行动)
              得知爸爸不要妈妈和我   忧伤弥漫   刻苦学习
              作文竟是“我的爸爸”   坦言苦衷
                害怕发言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含
              ①因为每次只有拿出成绩单给妈妈看的时候,才能看到妈妈脸上绽放出的笑脸。
              ②父母是孩子的两个翅膀,而她只有一个,所以飞得很,很难看。
              (3)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听到这些,她那小小的心结了霜,就像秋寒中的一朵小花儿,弥漫着一圈忧伤的雾霭。
              (4)结尾写道“单眼皮儿的花,也可以成为天底下最美丽的花儿,只要你肯走出阴霾。”请谈谈你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遇到“阴霾”时是怎么走出来的。
            • 10.
              课内现代文阅读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选文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3)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