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1982年 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第一个关于农村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分开。
              2002年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2011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开展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运行情况的执法检查。
              2016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依法推行“三权分置”。
              材料二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三权分置”指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落实“三权分置”,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根本地位,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保障农户的收益;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经过承包农户同意,经营主体可以依法依规改善土壤、提升地力,使土地自由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经营主体可以采用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落实“三权分置”的具体要求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 2.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而且颠覆了传统商业运行模式,也使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悄然变化。
                    材料一:借助叫车软件进行网络预约拼车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的出行方式。这一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喝彩声,又有质疑声。
              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运力资源浪费、经济与环境效益低等问题。网络预约拼车前景光明。但也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行业从业人员进入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偷逃税费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民众的出行安全和隐私权等无法得到保障……网络预约拼车前景不容乐观。
              (1)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二:足不出户就能缴水电费、闲时拿着手机在网上购物、付款只需打开手机扫二维码……这样的生活场景,在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然而,仅仅3年时间,百姓的支付方式就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支付“足迹”也有了价值。使用网络付款的客户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在后台能看到这些人的年龄结构、性别、职业分类等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推送的营销信息就能更精准、更具个性化,帮助商家更简单、更高效地做生意,客户体验也更好。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商家是如何利用每个人的“支付足迹价值”的。
                   材料三:如今,大数据已是互联网应用的大趋势。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其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V,数据量大(Volume)、速度快(Velocity)、类型多(Variety)、价值( Value)、真实性(Veracity).在人大代表履职方面,大数据也大有可为。大数据服务有利于代表从过去主要是通过开会、调研等方式获取履职信息,到享受“大数据服务”保障体系履职,通过网络服务平台获取更多履职信息。
              (3)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同时请你就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支撑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3. 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我国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近几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各地政府充分利用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乡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过去政府采取的措施对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有何作用?
            • 4. 材料一:专家预测,随着经济发展,到2020年中国10%~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部分城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城市 纯电动补贴政策/辆
              北京 中央补贴:6万  地方补贴:最高6万  可获最高补贴:12万
              广州 中央补贴:6万  地方补贴:最高1万  可获最高补贴:7万
              上海 中央补贴:4万  地方补贴:最高6万  可获最高补贴:10万
              【注】①乘用车,包括小汽车、微型客车和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
              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汽车生产企业给予补贴。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专家预测未来新能源汽车销售将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
                  材料二:为了解纯电动出租车在北京市郊区试运营的情况,同学们对运营商、司机、乘客进行了采访。以下是被采访者的观点:
              ●运营商:纯电动出租车不含电池每辆18.2万元,电池6.2万元,电池的寿命是4年左右,尽管有政府补助12万元,但总投资比售价7万元左右的燃油车成本还是高出很多。
              ●司机:这种车充一次电最多能跑160千米,出租车启动停车频繁,实际只能跑90千米左右。而且,出租车只能在城区内近距离活动,跑远途就力不从心了。
              ●乘客:这种车比原来的便宜,起步价5元,超出3千米后的单价是每千米1.5元,比普通燃油出租车价格稍低点。最让人满意的是:没有燃油车的那股呛人的气味,感觉比较干净;这种车也比较安静,起步和行驶都没有多少噪音,感觉挺舒服的。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纯电动出租车的发展提2条建议。
              ①建议1:
              ②建议2:
            • 5.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

              材料一:人民日报连续刊登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系列报道和评论员文章。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如: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应如何适应“新常态”?




              材料二:为了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为《意见》部分内容:

              (2)请根据材料一表中《意见》部分内容回答其相应的经济学依据。







              材料三:提质增效是新常态的本质。新常态的指向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就业稳,价格稳,民生保障更完善。

              (3)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写一篇建议性报告。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 6. 科技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日益受到重视。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科学进步对经济贡献率

              项目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科学进步对经济贡献率(%)
              2010年 408903.0 10.6 50.9
              2011年 484123.5 9.5 51.0
              2012年 534123.0 7.7 51.7
              2013年 588018.8 7.7 52.2
              2014年 636138.7 7.3 53.1
              注:发达国家科学进步对经济贡献率一般高于70%。
              材料二  2010-2014年我国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及科技对外依存度

              注:发达国家科技对外依存度一般低于30%。
              材料三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市场主体良莠不齐,相关法规和监管体制不完备;资金不足、融资不畅;缺乏知名品牌,国际化程度低,国际竞争力弱等。按照《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要求,我国服务业发展应坚持四个基本原则:系统规划、统筹推进,市场牵引、政府推动,模式创新、技术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市场配置资源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科技服务业。
              (3)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说明我国服务业发展应坚持“四个基本原则”所包含的道理。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6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2013年,我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互补性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国愿同伙伴国家携手努力,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主体、全方位、跨领域的互利合作新平台,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强金融创新,拓展人文领域合作,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伟大的国家,中乌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 000多年来,丝绸之路记载了中乌两国人民和睦相处的点点滴滴,成为中乌世代友好的历史见证。建交以来,中乌双方坚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弘扬传统友谊,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中乌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我们要携手构建多层级、宽领域、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新格局,推动中乌友好合作写下新的历史篇章。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推动中乌友好合作写下历史新篇章的合理性。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材料二 居民的消费热情:
              国外的高品质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国内消费却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企业在面对国内和国际客户时采取了双重标准。以备受中国游客追捧的日本“一目惚”大米为例,实为辽宁盘锦出口。然而,“一目惚”大米按照日本标准进行种植和管理,有机栽培,人工灭虫,不会喷洒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农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从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谈谈我国如何把居民的消费热情留在国内。
              材料三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3)根据材料三,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商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
              注:目前我国政府主要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社会公用事业和自垄断行业实行政策指导价,两者约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5%以内。
              材料二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价格改革,进一步放开和下放一批定价权限,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极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坚持能源价格改革市场化向,形成真正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机制。为此,2015年广东省将在实行阶梯电价水价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天然气改革,全面推行阶梯气价。
              材料三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许多人往往把乡镇人大看成是当地镇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是给政府打下手。在有的人大代表看来,到乡镇人大工作就等于退到了“二线”,只需开会时举举手、提提意见。其实,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将大量萌生于基层的社会矛盾就地化解。2015年3月初某市按照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该市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促法治示范建设,让村民参与法治建设,实现了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全新路径。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价格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广东省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依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人大和民主管理的知识,分别说明“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让广大村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