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出,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促进文明交流可以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世界各民族文明不同的原因。
              (3)在文明交流不断增强的今天,请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两条建议。
            • 2.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材料一  大国之大即国土之大、国力之大,更是民心之大、民德之大。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关于“国民素质”的质疑之声,仍然不绝于耳。比如闯红灯、乱丢垃圾、在景区攀墙逃票等行为被屡次曝光,甚至“没素质”的行为被带到了国外……大家开始呼吁要提升国民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  现今国学教育成为人们集成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今年4月份,某省一些小学把《弟子规》融入课间操,号召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此举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弟子规》中有43个“勿”字,不利于孩子天性的发挥以及批判精神的养成;有人认为《弟子规》是中华蒙学的经典,通过韵语童谣的形式讲述了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礼仪和行为规范;也有人认为不能机械背诵、简单接受《弟子规》,要引导孩子在阅读中学会分辨质疑,并与当代文化、价值观进行更好的融合。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有同学认为:“不必小题大做,如果大家的生活水平再提高一些,素质自然就跟上来了”。你如何评价这个观点?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知识阐明你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对是否学习《弟子规》会出现不同的声音。
            • 3.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飞速发展,2015年社会捐赠数额逾千亿元,慈善社会组织数量高涨,互联网慈善等新型慈善方式日渐涌现。与此同时,慈善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郭美美事件、儿慈会小数点事件等给慈善事业发展蒙上阴影,广西事实孤儿杨六斤获捐500万元等引发了网络有关募捐的争议。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法律规范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法草案在发展慈善事业、规范慈善行为、加强慈善监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大会批准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仍处在刚刚起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因此,慈善立法既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反映现阶段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又要具有前瞻性,为推动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留有空间。本次立法对这两者进行了较好的结合。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治国这条道路的确立既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法治理念和模式,是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慈善法》的制定与出台。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
            • 4.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三中全会一览表
              时间届别内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198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关注三农问题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二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统筹兼顾。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试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哲理,分析材料二。
            •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
               时间 
              对市场地位的认识
               作用和意义
               1982年党的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002年党的十六大 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012年党的十八大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是如何体现人类追求真理历程的。
            • 6. 继“太行” 航空发动机问世以来,今年又传来好消息,我国自主研制的ws-15型航空发动机装置在歼-20上试验非常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发展航空力量受制于人的尴尬状况已成为历史。该项技术被美国列为必需突破的一项关键技术。对这样的核心关键技术,国外对我国严加封锁,根本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长期以来,这一技术成了我国制造更高端的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争夺制空权的最大瓶颈。
              材料一   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凭着不畏艰苦、勤奋拼搏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在技术路线上大胆创新,敢于研究被外国人光环笼罩而无人怀疑的问题,稳步推进,终于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一系列试验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两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且拥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材料二   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对我国航空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及提升军事威慑力都是意义重大;但要把技术变成精良的产品还需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探索之路绝非坦途;我们在进步,人家也没有停止,我们只有克难奋进,不断实验,不断探索,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请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材料二中有关专家的观点进行分析。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三位一体”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四位一体”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善。
              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党的理论需要不断发展的正确性。
            • 8. 2010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首批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伟人在南海小渔村画的那个圈,现如今创造出惊世奇迹。30年的改革历程,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城市物质文明建设成就斐然。“深圳速度”享誉世界;深圳30年的改革历程,也是锋利的思想不断突破陈旧禁区的过程,其间引发“建”与“不建”、姓“社”与姓“资”、“存”与“废”、“公”与“私”和“特”与“不特”等多次思想交锋,给改革开放的思想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深圳以筚路蓝缕、杀出一条血路的姿态赢得了邓小平“建立深圳特区是完全正确”的赞许。
              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发展历程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 9.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大地震发生的海啸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伴随地震发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核辐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报产生疑虑,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 10. 随着文明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辨别和分析: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