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提供的信息测算: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材料二: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9分)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2011年12月20日,环境保护部与各省(区、市)和部分央企签署“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要求各省级政府确保总量削减目标和重点减排项目按期完成。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2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末,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曾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最后一次对接飞行,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这次飞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其目的是证实宇宙是否存在“反物质”。如今,科学家已用实验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例如发现反粒子具有与正常粒子相同的质量,但带有想反的电荷。

              (1)材料中的“反物质”等于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吗?(2分)

              (2)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原理?(12分)

               

            • 4.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的亮点之一是提出“五位一体”的理念,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说,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理念为中国前进指明了发展方向。

              材料二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界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黄"化:荒漠化-----生产资源枯竭——贫困化是一种循环,"绿"化:环境美化——生态资源富足----——小康化也是一种循环。

              阅读材料,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所蕴涵的唯物论哲学道理。(6分)

              (2)用联系观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两种不同循环。(6分)

              (3)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对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哲学启示?(6分)

               

            • 5.

               材料一  201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阅读材料一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你有何感悟?(6分)

              材料二   回顾九十二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争取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在92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6分)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多个一号文件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成为农村改革前进的灯塔,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结合材料,谈谈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6分)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2分)

               

            • 8.

              (2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主席于2013 年10 月7 日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1)某班结合上述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如果我国实现生态拐点,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请运用科学发展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知识谈谈你对此看法。(13 分)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回答,材料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危害性?(7 分)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中提出关于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论述的重要意义。(9 分)

               

            • 9.

              (28分)2014年1月6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在合肥召开,会上指出,全省美好乡村中心村布点规划已编制完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驱动美好乡村

                  科技创新是驱动美好乡村建设的支撑。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以生态宜居、兴业富民为目标,作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土地流转,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在科技驱动下,美好乡村建设将成为城乡联动的载体、生态文明的窗口。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现实经济意义。(8分)

              保护传统村落

                  安徽城乡建设一体化、城镇化加快了安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安徽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安徽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正慢慢被人遗忘,江南玉米之乡的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凝聚着安徽人勤劳勇敢、敢为人先的安徽精神,是安徽人精神坐标,也是维系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纽带。安徽各地在中心村建设上规划上注重传统村落保护,彰显多样的乡村自然文化特色。

              (2)结合材料说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享受美好乡村

                  美好安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安徽美,还要不断提升安徽人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安徽人是如何享受美好乡村提升审美素养的?(8分)

               

            • 10.

              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对此某校高三(7)班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就“人类的火星探测”展开了探究性学习。

               

              探究一:目的:了解火星与地球之间的异同,寻找生命存在的证据 ,移民火星

              过程:30多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进行详细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测器 ,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没能成功完成使命。美国:11月25日,美国第三代火星探测器即将升空。         

              收获:2002年,“奥德赛”发现火星表面和近地表层中可能有丰富的冰冻水,但当时存在争议。 2004年1月23日,“火星快车”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

              (1)请运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人类火星探测活动的认识。

               

              探究二:中国近年来极为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力图在科技领域里真正成为具有领先地位的大国。不断开发和应用航天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发挥着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效益和作用 。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科学技术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探究三: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3)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给我国工业发展的哲学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