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3日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习近平在讲话中承诺:“我们将毫不动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推动绿色发展,也是为了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和产能过剩问题。今后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23%、15%、18%。

              材料二 据共同社2016年7月5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日召开了旨在讨论温室气体减排长期措施的专家会议。为了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采取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会议将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领域投资及技术革新的措施。然而在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COP17)上,日本反对《京都议定书》,并不认同新设定的减排义务,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方批评。各国认为必须顺应气候变化规律,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这恰恰需要各国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投入。

              材料三 人类一直专注于经济增长,而气候变化问题在很长时间内都未受刭重视,最初是在科学家关于环境监测的各类实验中被讨论的。直到上个世纪中期,为了解决“没有发展的增长”这种情况,气候变化问题才全面引起了大众关注,人们也开始探讨引发气候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很多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多次勘测、实验、不断反复分析证实后作出了多份报告。从“自然界自身的产物”到“人类活动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人们日益发现各个国家都必须要承担这种“共同但是有区别的责任”,更多的科学家也在试图作出更准确的分析,以解决这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哲理。

              (2)结合材料三,运用 “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气候变化问题为什么会被提出并不断深化。

            • 2.

              材料一:2016年6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和创新驱动转变,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1)请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材料二:2016年9月4日晚,秉承服务于“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G20杭州峰会主题的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子湖畔震撼上演。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入,中外名曲《春江花片夜》与《片光》合奏,

              《高山流水》共《天鹅湖》起舞……在交响乐的伴奏下,灯光、音乐、舞蹈、实景相互交织在一起,亭台楼阁、挢梁、荷塘等鲜明的中国元素,第一次在室外水上表演,结合新的全息投影技术,诠释“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固气派和世界大同”晚会主题。美轮美奂、诗情画意的场景再次令世界震撼,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都拿着手机拍照留念。

              《最忆是杭州》“辐射”出来的正是中国文化的力量。“采茶舞曲”清新灵动,舞动勤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美丽的爱情传说演绎美好情感;“高山流水”礼遇知音,世界大同;“欢乐颂”热情好客,和平共进。在恢弘的场景下,情意并茂的演奏,观感细腻又不失心灵震撼;激发爱国情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世界震撼和共鸣。

                (2)结合材料二,说明“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的成功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材料三:2015年4月,习近平在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其中引用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后,又补了句中国古话“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希望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016年9月,杭州峰会上,中国呼吁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国提出,应该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以伙伴关系为依托,秉持共赢理念,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结合材料三,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世界各国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 3. 材料一:近来,王林这些大师们再次吸引住人们的眼球。看看大师们的神奇!
              严新 宣称用气功支援大兴安岭森林灭火
              闫芳 被称为“最强太极推手”,其掌风能击倒人
              王林 以表演“隔空取物”“空盆取蛇”等见长,自称“气功大师”
              张宝胜 具有“火云掌”“耳朵识字”“药片穿瓶”等众多“特异功能”
              胡万林 号称“神医”“盖世华佗”,据说包治百病,治愈率可达90%
              马悦凌 凭借《不生病的智慧》走红,被称为“养生教母”,教人“生吃泥鳅”
              张悟本 绰号“绿豆小王子”,宣称吃绿豆可治百病
              材料二: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司马南说,不是“大师”们有多高明,而是傻子太多。虽然这些“大师”在我面前,我打眼一看就知道是骗子,但一般老百姓很难辨识。为什么呢?因为“大师”们自己忽悠没有用,所以他们往往善于借力,狐假虎威,和名流权贵们搅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可信度”。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就如何识破大师们的骗局向社会公众提几点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