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引力波的探测对仪器的灵敏度要求非常高,直到上世纪90年代,如此高灵敏度所需的技术条件才逐渐趋于成熟。美国科研人员于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由两条互相垂直的长臂组成的激光干涉仪首次捕捉到了引力波信号。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③实践不断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④实践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 2015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在中国西南发现世界最早的桃核化石,通过深入的形态学研究发现,化石和现代桃核极为相似,使人类对桃子演化史的认识向前推进到距今260万年。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识的每一次发展都会使原有认识变为谬误
              ③桃子的演化史随主体的认识而变化
              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3. 有人认为,大数据己成为微时代的伟大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大数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甚至有人提出要警惕“数据暴政”。人们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因为(    )
              A.认识受到主体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
              B.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的,人们无法把握其本质
              C.大数据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往往与谬误相伴而行
            • 4.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 某研究所发现,水果成熟时会释放挥发性的化合物,而且随着成熟程度的增加,其浓度也会有所变化。研究人员根据水果这一特性,制成了一种能“感知”水果是否成熟的标签纸。当水果成熟时,标签纸通过感知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而变换颜色。据此,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①变色标签纸感知水果成熟度是因为其具有的反应特性
              ②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水果成熟与标签纸相应变色的依据
              ③检验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
              ④事物的多样性联系由人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据中国海军官方微博“中国海军发布”消息,中俄海军在俄罗斯新罗西斯克举行仪式,双方总导演宣布“海上联合2015”(I)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开始。此后,中俄海军确认计划文件,下达演习任务,开展图上推演,并组织了舰艇赴地中海海域展开海上课目演练。这里的“图上推演”的目的在于(   )
              ①借推演活动增加指挥员对演习程序和课目的熟悉程度
              ②推演演习预案可以检验演习任务及课目设置的真理性
              ③在演习前创设条件,提高中俄双方指挥员的协同默契
              ④在演习前创设条件,完善中俄双方指挥员的系统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为研究抗疟新药,屠呦呦查古医籍、防老中医,从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抗疟单验方集》。在190次实验失败后,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这启示我们(    )
              ①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既要学习前人经验,又要注重实践创新
              ③善于在矛盾普遍性中把握矛盾特殊性
              ④要坚持科学精神,秉承执着追求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来自一次大爆炸事件,此后宇宙开始加速膨胀,并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但是最近美国科学家Laura Mersini-Houhton用数学证明宇宙大爆炸理论是错误的。这启示我们(   )
              ①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着认识的反复性
              ③对同一事物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有差异  
              ④真理适用任何已知和确定的条件与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9. 2015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相比2014年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计划生育不能动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表述。这种变化(    )
              ①这种变化是对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的认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也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

              2014年1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已有5177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经过多次临床试验,目前仍然没有发现有效对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由此可见(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埃博拉病毒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④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