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① 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2.

              “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频繁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手雷”,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

              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        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        ④创新科技,弥补人性的弱点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调整是因为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28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建党93年、执政65年来,多次修改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的表述,及时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在党章内。

              1945年,七大

              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阐述群众路线问题

              添加了“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群众关系,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

              1956年,八大

              第一次出现了“群众路线”的提法

              在原“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增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982年,十二大

               

              首次在党章中加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992年,十四大

              第一次系统完整的反映在党章中

              提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材料二:2013年下半年,某省政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委托近8000名驻村干部向重点帮扶2571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民群众问计求策,虚心向群众问计、诚心听群众评议、真心为群众解难。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阐释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怎样发展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谈谈该省坚持群众路线开展工作的依据。(12分)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简要说明党多次修改群众路线的原因(4分)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主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节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一轮查字典、手写热、练书法的浪潮。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我国有关部门推出了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与开发的相关项目,如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建设“中华字库工程”,该工程将收集现有文献资料中的汉字形体和少数民族文字形体,建立字际联系。为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与此同时,国家号召在全社会要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1)运用所学民族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挽救汉字手写危机的原因。(12分)

              (2)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的原因。(6分)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我们如何通过把保护民族语言和推广普通话有机结合来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8分)

               

            • 6.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历经13年“申遗”成功。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海拔2000多千米的山坡地上自然耕种的一种梯田文化,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自然景观和人文相结合,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是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帽天山之后的云南省第五项“世界遗产”。 经过千百年的生产实践,这里形成了以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河流、山腰的村寨和山下的梯田四素同构的独特景观。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具有令世人震撼的历史、科学、美学和实用价值。红河哈尼梯田,是申报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得到世界的珍惜和保护。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激增,年游客量达百万人次。 栉风沐雨千余载的“大地雕刻”,这一珍藏于群山深处的古老山地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这片秘境仙境,可否经受滚滚人流和巨大利益考验,能躲过动机复杂的破坏性建设和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压力吗?以前菲律宾就有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然而因为没有重视保护而引起梯田垮塌,最后被联合国下发警告通知。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人认为:要积极开发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开发是最好的保护。有人则认为: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要保护梯田文化,保持原生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10分)

              (2)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对文化遗产的开发?请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菲律宾的教训,对我们在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有何启示?(4分)

               

            • 7.

              十八大确定的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关于全面小康表述的差异,说明了(  )

              ①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正当余额宝受到热捧的同时,也有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认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甚至呼吁金融监管部门取缔余额宝。3月4日,央行高层集体为余额宝正名,称余额宝作为互联金融产品中的一个新事物,国家不会取缔,只会更加完善对余额宝等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的差异带来世界观的差异   ②事物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③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9.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反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9分)

               材料二  到东盟国家投资设厂已成为目前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企业的有利选择。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关系是友好的,彼此都主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在经贸、农业和环保科技方面有许多双边交流合作,互利互惠。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简述我国应怎样处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12分)

              材料三 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为4.5册,日本为40册,以色列为64册,目前很多国家都已对阅读进行立法,如美国《卓越阅读法》,韩国《读书振兴法》等。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战略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据报道,我国全民阅读立法也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阅读立法”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阅读水平。反对者则称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分别阐明赞成和反对的理由。(12分)

              材料四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目前,我国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海外学汉语人数已超过一亿。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为世界认识当代中国提供了重要途径。

              (4)运用“文化的作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的重要意义。(9分)

               

            • 10.

              下图是齐白石先生的一幅题为《他日相呼》的漫画,但画中却是“今日相争”。先生之画虽“画不对题”,但蕴含丰富的哲理,让人有思有悟。你从该漫画中所体悟的哲理是

              ①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③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④美妙的创意源于大师丰富的联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