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这一不朽丰碑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某学校拟组织学生参加“重走长征路、复兴中国梦”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他们计划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穿越大渡河,重温延安精神。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论证组织“重走长征路、复兴中国梦”社会大课堂活 动的必要性。
            • 2. 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以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和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只有人们摒弃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改变主要乃至单一运用功利思维方式把握一切事物的现实状况,才能培养思维方式,为思维的创新奠定厚实的基础。从哲学上看,创新过程艰难的原因是(  )
              ①新事物总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再到质变的循环过程
              ③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阶段,才可能发生质变
              ④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 3. 在2015减贫与发展国际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解决了贫困问题,扶贫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表明(  )
              ①从贫困走向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对扶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要有思想准备
              ③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必须抓住机遇,加快速度
              ④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自2009年批复立项至今,近7年的研制攻关路,长征号火箭记录的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不断跨越的艰辛历程。9月20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小卫星送入太空。这体现出(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科技创新推动着实践水平的提高
              ③持续的量变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6年8月25日,从北京发到瑞士日内瓦的电子邮件(E-mail)是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这一主张的依据。
              (2)有人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传播必将完全替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你赞成这个观点吗?试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3)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历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以“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之路”为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
              材料二    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全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目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
              (2)“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请用矛盾的观点加以评析。
            • 7. 以机器人产业为标志的“智能制造”,极有可能是下一轮科技革命的“起点”。但是当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人们开始担忧它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因此,我们对机器人及其产业发展应持的态度是(  )
              ①把握事物变化发展趋势,既要鼓励发展也要迎接挑战
              ②坚持一分为二,既要重视技术进步也要关注社会稳定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既要引入职场也要控制数量
              ④坚持量变与质变统一,既要推广机器换人也要促进就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有(  )
              ①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
              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全民阅读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两会首提“书香社会”的概念,再到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中畅谈读书体会,并“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这不仅是彰显时代文明,提升民族素质的内在要求,更是使我们每个人成为中国梦参与者和书写者的“梦之队”一员的现实需要。
                 材料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之类的读书故事和“开卷有益”的社会共识。但曾几何时,国人这种爱读书的文化传统似乎已风光不再。一组调查数据或可佐证当下的读书危机:中国每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2.37本,韩国11本,俄罗斯超过20本,日本32本,以色列最多达62本。谈及“阅读危机”的成因和推动全民阅读时社会上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怪罪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没有大把时间去读更多的书;有人说是信息科技惹的祸,它诱发了一目十行、浅尝辄止的浏览式、跳跃性和碎片化的“浅阅读”陋习;有人认为全民阅读氛围难以形成,阅读危机积重难返,阅读的软硬件差,人们爱读书的习惯不可能再培养起来。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他年轻时就非常喜欢读书。当知青的时候,可以走30里地,去向另一个知青借一本《浮士德》,看完之后,再走30里地送回去。俄罗斯作家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都是他喜欢的作品。他还强调,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对“不同声音”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习近平如此喜欢读书的原因。
              (3)请你就推动“全民阅读”设计两项活动并说明理由。
            • 10. 我国从2014年7月1日起为期两年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将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我国有绵延上千年的家庭养老文化,不少老人心中仍深植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对于住了一辈子的房屋,很多人宁可去世之后留给子女继承,也不愿意抵押养老。因此,真正青睐“以房养老”的老人寥寥无几。这表明(  )
              ①由主观向客观的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只有正确动员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发挥人们群众变革社会的决定作用
              ③社会领域的新事物被人们接受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只有改革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