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认为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生理上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统一的机能活动。在认识和分析痰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从整体出发,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俸病理反应统一起来。在中医学看来,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其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把握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传统中医学也存在对病因的描述模糊,缺乏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中药生产管理缺乏规范,不够科学精准,中药的提纯工艺困难,剂型落后,供临床随机配伍的中药难以保管,中药煎煮过程繁琐等诸多问题。长期以来,中医药学难以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随着中医学临床实用性不断得到验证,中医的治疗理念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中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年,《中医药法(草案)》提交审议,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中医药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迎来新的曙光。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中医治病理念的合理性。
              (2)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如何使中医学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 2. 2016年6月长三角地区又迎来新一轮的国家战略机遇:《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发布,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由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26个城市组成的新长三角城市群阵列,未来将打造改革新高地,推进金融、土地、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合作。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到2030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盐城既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城市群对接发展的重要连接点,也是长三角北拓门户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先导基地,处于江苏沿海产业带的核心区位,是江苏沿海开发承南启北的战略支点,拥有对内对外的开放优势、接轨上海的区位优势、中韩合作的平台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绿色生态的宜居优势,成为苏北唯一入选的城市。
                      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机遇属于盐城,但它决不会仅仅青睐盐城。对盐城来说,是机遇展露面前,挑战潜藏背后,考验也接踵而至。唯有行动和创举,才能乘势而上、借势双赢,推动盐城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崛起腾飞。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说明国家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正确性。
              (2)盐城文化资源丰富,如:淮剧、杂技、海盐文化、红色文化、湿地文化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盐城如何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乘势而上、借势双赢打造文化品牌?
              (3)盐城某中学高二同学就“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盐城房价是否会出现传导式增涨”展开讨论,假如你作为讨论成员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符合逻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科术语使用规范,不超过200字。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3月9日注定要写入围棋界的历史、IT界的历史、科学界的历史,甚至人类历史。在这天的3个多小时里,拥有1200多个处理器的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在深邃的围棋棋盘上把世界围棋冠军、韩国棋手李世石逼到绝路,曾经独孤求败的九段高手不得不投子认输。
              人类无法想象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就像几百年前的人类无法想象汽车、飞机、导弹这些远远超越人类自身极限的工具一样。相比人脑有限的利用率,人工智能的“智商”全面胜出人脑也只是时间问题。霍金、比尔•盖茨等人都曾悲观地提醒过,无度发展可能导致人工智能最终反制人类,造成不可控的毁灭,一些科学家也曾警告某些国家,不要轻易把人工智能运用到战斗武器中。
              在全国两会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出现了“人工智能”一词,在“科技创新2030项目”中,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成为重大工程之一;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等,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意义。
              (2)有人根据霍金、比尔•盖茨等人的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最终会战胜人类”,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就人类发展人工智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4.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先进的生态伦理、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良好的生态人居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等丰富的内容,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运动过程。对于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没有现成的历史经验,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只能采取积极稳健的态度,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提升,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战略框架。
              结合材料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坚持怎样的哲学思维。
            • 5. 材料一  目前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不尽合理,存在不少职责交叉、资源分散的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必要性。
              材料二  2012年10月23日,国务院在研究部署新疆工作时强调,当前,要始终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推进新疆工作,要统筹好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为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住房保障、教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工程,把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
              (2)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方法论道理?
              材料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围绕“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展开讨论,讨论结果如下: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3)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材料三中的两种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已达到预期目标,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
              材料二:2013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三: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这预示我国城镇化到达关键时期,如何打破原有城镇化格局,提升城镇化质量备受关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要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出建议。
              (3)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是什么?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我国推进城镇化体现的发展观道理。
            • 7.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通过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互动,让地方、让社会及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
              分析我国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
            • 8.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相继提出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长期处于世界前列,这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表现之一。然而到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封建统治阶级采取焚书坑儒等暴政对文化进行摧残,破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二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长期受儒学教育影响,只重对先贤理论的继承,忽视向生产劳动者学习;三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限制了科学技术的深入探索研究,传统农业局限于经验,少有创新。
              (1)结合材料,请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说明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材料二  近年来,国外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改造的成功范例已有不少。如《超级女声》《舞出我人生》《中国好声音》等。其中尤以《爸爸去哪儿》更是蹿红。从偷偷抄袭模仿到悄悄低调引进再到轰轰烈烈购买版权,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给我国电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值得深思。
              有人甲认为,在原创节目乏力和本土制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引进国外的节目,学习别人的创意无可厚非。 而另有不同声音乙却以为,并不是引进节目都能取得成功的,盲目跟风引进,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2)结合上述争论,请你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述你是赞同甲或是赞同乙的理由。
              材料三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即“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具体内容目标和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指导我们实现“中国梦”。
            • 9.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打工的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站到60%,大约1亿人。他们希望融入城市和社会,渴望认同,追求梦想。
              【春天里的城市梦】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接到城里读书”,农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促使农村生源涌上城市,加剧了城市教育资源的紧张,也使教育发展更加不均衡。
              (1)请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政府应该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应对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激发创造活力】
              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介入带着浓厚的乡土文化特点,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2)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农民工为什么能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 10.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