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过马路时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七分钟
              内从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不予施救。一时之间,国人的道德文化随着这十八个人的漠视在一片斥责和反思中陷入低谷,多数受访者(87.7%)痛感当前社会日趋冷漠。不少人留言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才是杀死小悦悦真正的凶手。
              材料二 有人在评论“小悦悦事件”时说:“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
              ‘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上去了,文化自然会好起来。
              材料三 解决问题需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
              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要求?下面是一组网络调查,数据反映了网友的期待。
               如何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要求?

              (1)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三的调查结果,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要求。
            • 2. 物价上涨,催生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腐不起”等网络热词,一个接一个的热词,传递着一种民生焦虑。这表明
              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3. 欧盟从“对中国皮鞋征收进口关税”到“取消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高额反倾销税”折射出欧盟真正开放心态。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③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④实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15.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后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又一横行互联网的王道词汇。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甚至生活中都常常用“杯具”来代替“悲剧”,形容人、事、物。这些词语的流行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 5. 为进一步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于2010年12月13日起开始征求民意。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网上共收到意见建议2929件,信函和传真425件,其中94.2%提出建设性意见。结合民意的合理要求和提出的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后,北京的交通治堵措施于23日正式发布。
              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北京治堵尊重民意的行为。(14分)
               
               
            • 6. 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7. 当前,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等。从唯物史观看,“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了
                   A.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人们社会慈善意识不断
              增强,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日益提高,慈善事业也快速发展,在救助贫困群众、调节贫富差
              距、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反映了    (     )
                  A.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B.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变化所决定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汪关系
                  D.人民群众是社会慈善事业的主体
            • 9. 2009年网络热词“躲猫猫”“钓鱼执法”“被增长”“被就业”等大部分来自于社会热点事件,彰显着中国公民意识的增强。这说明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互联网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 10. .2010年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市隆重举行。胡锦涛主
              席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胡锦涛肯定了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敢
              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表示
              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
              从“社会发展的规律”角度分析说明30年前党和国家做出设立深圳经济特区这一重大决策的正确性?(11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