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法治是“众人之治”,蕴含着民主精神,可以消除国家治理中可能发生的“偏见”和“腐败”,有助于促进和保证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有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法治是法律之治,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期,有益于避免混乱,促进社会秩序的安定。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还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树立法治理念的重要性。(6分)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是如何体现整体和部分统一的?(6分)
            • 2. 当前,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矛盾易发多发。江苏省政府建立健全重大政策制定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风险评估机制,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都要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是否为绝大多数群众接受,是否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等。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以及行政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领导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江苏省政府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的政治学依据。
              (2)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 3. 2010年7月9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要求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政府和人民相信,继续坚持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各民族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1)有同学认为,“只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请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
            • 4.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图:

                  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加拿大在1989年为4%、欧盟在1992年为5%。
                  材料二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分)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分)
              ⑵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请运用社会历史观有关知识,说明“重视公众科学精神”的哲学依据。(6分)
            • 5. 材料一: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强调,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材料二:为贯彻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昆山市将大力弘扬“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新昆山精神,坚持“富民、亲商、高效、廉洁”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改善民生质量,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使昆山成为社会和谐的首善区、中国和谐幸福名城。
              (1)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江苏省委为什么要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2)材料二中昆山市的做法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哪些智慧?
            • 6. 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注: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长。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
              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9分)
            • 7.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幸福”成为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具体做法,如:北京代表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代表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理由。
            • 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过马路时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七分钟
              内从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不予施救。一时之间,国人的道德文化随着这十八个人的漠视在一片斥责和反思中陷入低谷,多数受访者(87.7%)痛感当前社会日趋冷漠。不少人留言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才是杀死小悦悦真正的凶手。
              材料二 有人在评论“小悦悦事件”时说:“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
              ‘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上去了,文化自然会好起来。
              材料三 解决问题需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
              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要求?下面是一组网络调查,数据反映了网友的期待。
               如何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要求?

              (1)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三的调查结果,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要求。
            • 9. 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对开发商提出告诫:房地产商作为社会成员,应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试用有关唯物史观知识分析:(1)为什么总理要求房地产商“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2)房地产商怎么才能做到“流着道德的血液”?(10分)
            • 10. (18分)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
              材料一: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2006年北京的“红心咸鸭蛋”事件和上海的“多宝鱼”事件,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人造“新鲜红枣”事件,2010年的“地沟油”事件和海南“毒豇豆”事件,2011年再度曝光的河南“瘦肉精”事件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人们期望能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10分)
               
               
               
               
              材料二: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009年7月8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已于2009年7月20日起施行;2011年4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立即排查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
              (2)根据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