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改革开放对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判断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③生产关系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痿的要求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今天大力宣传中国梦、强国梦,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1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 在新形势下,由于经济状况、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给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这表明:(   )
              A.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的
              D.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 4.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表明(    )
              A.普通人总是难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
              B.人们没有掌握评价客观事物的标准
              C.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着主观意识
              D.利益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就不同
            • 5. 2013年是建党92周年,为集中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中央文明委决定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组织评选表彰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五类。这是继2007、2009年评选表彰首届和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后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据不完全统计,本次评选有6500多万人参加基层推荐活动,共提名36000多名候选人。全国活动组委会认真审核了各地及军队系统推荐程序和候选人事迹,报经中央文明委领导审定,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为317名。在 “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党和国家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谈谈自己如何达到模范人物追求的人生观境界。(8分)
            • 6. 《海峡导报》2013年6月2日载文指出,高考前夕,很多学生和家长频出“怪招”。有“求神拜佛”希望考个好成绩的;有为求“最佳风水”给房间重布局的;还有逢考试前必向“笔仙”问个凶吉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上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这主要说明                    (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7. 在农村,过去大家见了面,最爱说的就是“吃了吗?”“干吗去?”“庄稼长得怎么样?”如今听到农民见面说的“问候语”“上网了吗?”“办卡了吗?”“去看书了吗?”“上项目了吗?”,大多是新话题,这些问候语折射着农村的新变化。问候语的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客观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 8. 2010年,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网络热词现象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社会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9. 2013年5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在山东潍坊地区,有人置国家法律与
              人民健康于不顾,明目张胆滥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当地农民自己根本不吃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
                     有人认为,“神农丹姜”生长于“人人相害”的伦理土壤中。国内现代农业种植“市场”中,
              离了“农药”就长不了庄稼,不能解决病虫害,农业面临要么就是继续让农药泛滥,要么就
              是农户“破产”的两难选择。作为农业生产者不得不违心违法生产,这是目前科技水平制约
              农业生产没有办法的选择,情有可原。
                     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哲学道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12分)
            • 10. “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无规律可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