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国有企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要渡过难关、战胜困难,更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 01 6年是国企改革落实年。国企改革整体要求是: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这一年,国企改革将着力做好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处置“僵尸企业”、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等工作,以达到以改革促发展,提质增效的作用。
              请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进入升级发展关键阶段,要在世界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就要做强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实实在在地释放出新一轮的改革红利,在更广范围内激发和调动亿万群众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让创新创业从“小众”走向“大众”,让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民心,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浪潮,打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材料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某纺织新材料企业,投入科研资金一亿多元,面向全球招聘120多位行业专家组成专门设计与开发团队,潜心研究纺织新材料,获得国内外专利50多项。该企业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了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升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运动鞋类品牌(阿迪达斯、NB、耐克)认证的面料供应商。目前,该企业的产品订单已排到2017年之后,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aptic签约订单排到了2020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该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将在全国范围内渐次铺开的高考改革,是当下高考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一考定终身”变为“多元录取”: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即俗称的“两依据、一参考”。 新高考方案总体上以学生为本,为学生、高校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考试素质教育导向、公平性更明显。高考的“套餐”模式变成了“自助餐”,“史、地、生”等传统副科比重增强,各科内容更注重考察与生活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同时高中教学势必发生重大变革。改革后的高考制度能够让学生充分考量自身特长、兴趣、理想,从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发展时期来把握自身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只看眼前的热门专业、分数高低等狭窄视角。这也是考生真正能够在招考制度改革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根基所在。
              请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知识,分析高考改革的必然性。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2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提出“四个有利于”为今后的改革导航:“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这“四个有利于”也是今后确定改革重点的基本遵循。“尊新必成,守旧必亡”。实践证明,改革必昌,不改革必衰。在“四个有利于”引航下,今后的改革,必将更加全面、更加彻底、更加有效。
              请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合理性。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收官”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5年重点领域改革,包括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将大幅度削减政府核准投资范围,大幅度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将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要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调整完善消费税政策,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二类公司试点,有序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单,让改革成为新常态,让2015年成为成色十足的“改革年”。
              材料二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多年,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30多年,是中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30多年。30多年来,我国文艺创作日益繁荣,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1)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要让改革成为新常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的30多年,能够成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30多年。
              (3)请你运用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6. 材料一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放开两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国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相比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等国,这些变化包括生育率超低,以及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突出、年轻人口占比过低等。

              注:如图中两国左半边表示男性,右半边表示女性。底部的数字单位为千万,中间数字表示年龄段。
              材料二
              俗话说“丈章因时而著,欢策因时而易”。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牛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处于动态调登的“进行时”。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材料一和图表判断A、B哪个国家可能是中国?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普通二孩”政策将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动态调整的合理性。
            • 7.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表达。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如“撞人不逃”倾其所有医治对方的“仁义哥”“被撞不赖”反为对方找工作的“厚道翁”“洪水中救人”不顾家的“锤子哥”……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平凡人物的善行小事诠释着核心价值观的真谛,树立了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的榜样。
              (1)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阐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引导广人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依据。
              (3)作为即将毕业的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
            •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地掀起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材料一:
              某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步伐,制定实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融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通过国企改制,形成大型国有控股公司。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给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材料二: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具体实际,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本地工作。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指导意见》的哲学依据。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1992年2011年
              国内生产总指(万亿元)
              恩格尔系数(%)
              2.7
              55.3
              47.2
              38.8(2009年)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
              7.1(2002年)
              <1(90年代初)
              28
              60(2010年)
              市场化程度(%)
              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亿元)
              26.0
              66.5
              76.4(2008年)
              11144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比率(%)≈0.5(1990年)2.7(2008年)
              注:表中的“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
              (1)根据上表,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
              (2)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南方谈话”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运用《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简述,为什么还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大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特此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耗能、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其现实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