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材料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开放融合是地区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在2016年11月20日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化亚太伙伴关系,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不断开拓进取,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倡议“深化亚太伙伴关系,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的依据。

            • 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忙碌的联合国。联合国呼吁发展中国家投资女孩教育,向摩苏尔运送救援物资,召开第22届气候变化大会,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而在这些活动当中,中国的身影随处可见。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支持多边主义,促进伊核、也门冲突等问题的和解,率先向联合国递交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批准文书,主动参与国际社会组织的多边援助……中国在全球事务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建设性的作用。

              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阐释中国是如何在联合国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

            • 3.

              [国家与国际组织]

              2016年10月13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以鼓掌方式通过决议,正式任命葡萄牙前总理、联合国前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任期从2017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祝贺古特雷斯出任下届联合国秘书长,强调中国将坚定支持古特雷斯履行好秘书长工作职责,将继续参与和支持联合国各领域合作,做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多边主义的坚定践行者,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秘书长在联合国的地位如何?其产生程序是怎样的?



              (2)谈谈你对中国“做联合国事业坚定支持者”的理解。

            • 4.

              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话题一:发展理念显价值 

              2015年11月18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说到,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亚太在这方面要走在世界前面,努力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要提高亚太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

              (1) 26、结合材料和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的合理性。(12分)

              话题二:简政放权激活力

               加大简政放权、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大道至简”,并非“无为而治”。《论语·雍也》讲,“居敬而行简”,就是要在内心敬畏人民,不要用太繁多的东西来扰民;又讲,“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就是说,太“简”了也不行。政府既要简政放权,又要“放”“管”结合。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几年来,国务院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取消下放审批事项538项,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并要求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见图)。

              (2) 27、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实施“三张清单”的意义。(12分)

              话题三:供给改革促平衡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一方面,过剩产能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2016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部署供给侧改革,强调“十三五”时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3) 28、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8分)
            • 5.

              33.   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尹卓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化时代的高度开放性,不仅在地域和国别上开放,也在合作领域与项目上开放,其本质是倡导建立一个共同合作平台,体现的是和平意图,把它同马歇尔计划相比,完全是历史上的无知;中国本着与邻为善、富邻、睦邻的原则,希望建设一个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平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不干涉地区国家内政,与其他既有地区机制和倡议并行不悖。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增信释疑?(12分)

                               

            • 6. 2015年6月29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举行,50个国家首批签字。习进平主席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中国也愿意为国际发展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将亚投行打造成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共同为促进亚洲的世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美国报纸评论称,说服许多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本身就是中国的成功,是北京为试图成为“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是“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的看法。(8分)

            • 7. 材料:2016 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届时,这个占世界人口2/3、贡献全球GDP总量85%、世界贸易总额3/4的国家集团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齐聚杭州,共同为困境中的世界经济把脉、开方。杭州峰会将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发挥G20引领作用,体现雄心水平,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三是创新机制建设,打造合作平台,为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提供坚实保障。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杭州峰会取得惠全球、利长远的积极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G20杭州峰会召开的意义。(12分)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模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他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国际合作。巴黎协议应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实现互惠共赢,要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和举措。(10分)

            • 9.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15年12月31日,东盟共同体正式成立。东盟共同体,即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在共同利益和地区认同的基础上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国际交流中。

                  东盟与中国交往源远流长,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25年来,中国和东盟关系经受了各种考验,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中国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中国与东盟建立了面向和平与

              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了“10+1”和“10+3”领导人对话机制;双方经贸合作成效显著,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1)东南亚国家联盟属于何种类型的国际组织?

              (2)你对中国重视发展与东盟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 10. 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迎来了新的契机,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外交场合亲自推销中国高铁,中国高铁“走出去”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近年来,中国开启了“高铁外交”的进程,作为外交政策.中国把东南亚,中亚国家等邻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作为高铁推销的对象,构建以中国为起点的高速铁路网,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目前,中国已经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合同总额为260亿美元,受中国高铁不断取得成功的带动,目前全球都涌动着一股高铁热.世界各国纷纷拟订了高铁发展规划,全世界正在进入“高铁时 代”。

               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政府积极开展“高铁外交”战略的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