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依法治国方略形成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孕育阶段(1978年到199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现行宪法,初步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宪法基础。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依法行政”,进一步丰富了依法治国的内涵。
              第二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1997年到2012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思想。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阶段: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改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方略做出一步完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性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同上,强调依法治国必须依宪治国。
              (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  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结合材料,运用“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三:从字面来看,依法治国似乎与经济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诚信经济,这都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和提供保障,需要市场参与者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即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此次之所以要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中国经济转型扫清障碍。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红利。
              (3)结合材料,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所起的作用。
            • 2.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健全法制目标,到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再到今日,依法治国理念渗入国家治政肌理。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97年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2年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年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 3.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划时代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方的共同责任。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依据材料分别说明各政治生活主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 4.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2014年9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发送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各地基层环保执法人员、环保志愿者、普通公众结合切身感受,从强化执法、提前预防、事后援助等方面提出看法,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有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法制办为什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材料二  全民普法有如春化雨润物无声。某市通过全民普法的深入推进,使公众逐渐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护法”转变,把普及法律知识与培育法治信仰,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在整个社会中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村立法治信仰,使法治真正融入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在整个社会中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材料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结合山东实际,省委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加快建设法治山东;其关键在于落实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坚持法治山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3)结合材料,指出中共山东省委在推进法治山东建设过程中遵循了哪些辩证法方法论?
            •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作出了全面系统、科学的部首部署。请阅读信息,参与问题研究。
                  信息一 科学立法,推进依法治国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加快了立法的步伐,一批新制定或修改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其中,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新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新预算法的最大亮点是把“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写入立法宗旨,将政府从管理主体变为监督对象,强调让人民监督政府花钱。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对新预算的最大亮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信息二 全民守法,建设法治文化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怎样才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信息三 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为政在人”的积习很深,法治几乎不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加强法治建设,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但是在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如今,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法对实现现代化、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法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由忽视到初步认识,再到提升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发展过程。
              (3)我国法制建设的认知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求索真理的历程”的。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为配合反腐工作,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开展巡视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是发现问题,第二是反映问题,第三是推动解决问题。接受来电、来信,是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的重要渠道。从来电、来信的情况看,大多数都是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的,也有一部分反映涉法涉诉问题的。对于直接反映领导班子成员的问题的来电、来信,中央巡视组都会直接处理。属于其他问题,包括本地区或本单位领导干部问题的,巡视组建议直接向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信访部门及司法机关等相关部门或单位反映。中央巡视组的职责是发现问题和反映问题,一般不直接处理问题。
              (1)从认识社会的角度,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社会各方应如何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 8. 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要求。
              表全球研发投入及占GDP比重(1981~2030年)
              年份研发投入(亿美元)占GDP比重(%)
              198152422.0
              199055451.5
              2000103102.2
              2009116011.8
              2020178422.0
              2030359683.0
              【注】按200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
              (1)描述表2预测的趋势,并分析在经济领域,中国致力于进人全球创新型国家行列应该怎样做。
              预测一  到2030年,预计中国将在技术领域追赶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中国的增长将越来越多地受到自主创新的驱动。
              预测二  从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上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在未来成为新的创新主体。
              (2)结合材料,分析未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可能会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政治影响。
              媒体报道一2012年在全世界前五大知识产权局中,仅有中国知识产权局在所有四种知识产权(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中呈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媒体报道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
              (3)有同学阅读上述报道后,为研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绘制了搜集资料的路线图(图).请你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与他们一同解答图中的问题。
            • 9. 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城镇化”“美丽中国”“中国梦”等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阅读材料,回答伺题。
              材料一    2002~2011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及从业状况表
              年份人口从业人员
              数量(万人)比重(%)数量(万人)比重(%)
              城镇乡村城镇乡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02502126565639.0960.913664015682209585021.428.6
              2011690715307151.2748.7326594225442728234.829.535.7
              注: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而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
              代表委员们认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材料二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代表们认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三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实现“中国梦”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理当成为撑起“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只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才能将中国“复兴之梦”向纵深推进。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中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角度,说明为什么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解。
              (3)联系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为国家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商事制度改革涉及行政审批制度体系、市场准入退出体系、市场监管体系,贯穿政府管理经济的全过程。完善商事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材料一  某省  W市实行商事制度改革。改革中,该市优化办事流程提高了企业登记效率;取消了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制;实施认缴登记制后通过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使社会公众和政府各部门、行业组织均可方便、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信息,以扩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改革实施一年来,全市新登记企业4875户、新增注册资本409.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16%、328.48%;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4924户,新增注册资本13.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2%、18.01%; 一、二、三产业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25.1%、71.7%.如图

              材料二  在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党中央做出了商事制度的改革部署。改革中人大坚持立法先行,全国人大修改了《公司法》,并修订、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力保障了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改革中国务院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改革实施。各级政府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自觉做到不代替、不干预,即应由市场机制调节、社会自我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事务,政府要真正放权于市场、企业和社会。2015年年末,改革在经济和社会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商事制度改革对W市经济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