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实现从外需向内需的转型。关于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的原因, 某网站论坛有如下帖子:
              帖子1: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城乡、地 区、行业收入差距过大。虽然中国经济年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十,但全国还有数以亿计穷人每天仅能消费一至两美元。
              帖子2:尽管我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仍居世界100位以后,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这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帖子3:一方面城乡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支出预期上升。居民对未来收入与支出的预期抑制了居民消费欲望转化为即期消费。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原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从外需向内需转型的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只,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家庭购买和使用节能灯的主要因素。如果企业要生产节能灯,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提到:要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努力拓宽国际经济合作途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请运用“倡导适度消费”相关知识简要回答: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要考虑哪些因素?增强消费拉动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体现了我们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实施什么样的开放战略?请列举“走出去”的一种形式及一个具体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据新华社2010年7月27日公布的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7月26日,猪肉价格继续回升;蔬菜、禽蛋、水果、奶类价格以涨为主;牛羊肉、水产品、食用油、成品粮价格微幅波动。绿豆、大蒜、生姜的疯狂涨价被人戏称为“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关系居民生活的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1年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CPI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7%,居住价格上涨6.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5%,衣着类价格上涨1.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
              (1)如何看待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就预防和抑制这种经济现象的发生给政府部门至少提三个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物价变动和它给民生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材料一: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民意。征求意见稿用“搬迁”取代了“拆迁”,并规定只有因七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有90%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
              材料二: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在拆迁问题上如何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房奴”现象,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消费者提出合理建议,帮助他们成为理性的购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材料一: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变化情况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生活发展的一件大事,不会允许物价上涨的不可遏制。温家宝总理提出,控制物价上涨关键是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第一,控制货币流动性,也就是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第二,要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第三,要搞好流通,特别是要减少流通环节;第四,要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
              请回答: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阐述政府降低物价所采取举措的经济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养老困境
              同学们了解到,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数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的不到妥善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养老事业,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企业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养老服务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破解养老难题
              在一个养老示范社区,同学们发现,以身躯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既能满足老人在家颐养天年的要求,又能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社区服务状况:政府兴建的社区医院近在咫尺,统一培训的养老服务人员技能熟练,服务周到:“老年活动之家”里图书室、微机房等文化设施齐全;进驻社区服务中心的企业提供优质价廉的家政、理发等多种服务项目……


              (2)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大力推广该示范社区养老模式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弘扬敬老美德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江苏省正在实行“快乐万年精神关爱行动。”同学们认为,我们不仅自己要做敬老爱老的文明使者,还应号召更多的人践行敬老美德,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助老的氛围。


              (3)试为电视台设计一条激励人们走进社区、践行敬老爱老美德的公益广告语,并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广告语的设计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