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实现从外需向内需的转型。关于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的原因, 某网站论坛有如下帖子:
              帖子1: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城乡、地 区、行业收入差距过大。虽然中国经济年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十,但全国还有数以亿计穷人每天仅能消费一至两美元。
              帖子2:尽管我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仍居世界100位以后,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这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帖子3:一方面城乡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支出预期上升。居民对未来收入与支出的预期抑制了居民消费欲望转化为即期消费。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原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从外需向内需转型的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北京福州动车组(新型快速列车)仅运行了两个多月之后,因为上座率低而停运。这说明    
              [     ]


              ①价格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②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消费者总是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     
              ④新型快速列车的发展不适合市场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3. 2011年1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99.9。之前的调查显示,2010年四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0,比去年三季度回落4点。导致消费者信心价格指数降低的可能因素有
              [     ]

              ①持续的物价上涨
              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
              ③人们对收入预期的不乐观
              ④银行存款利率提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4.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只,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家庭购买和使用节能灯的主要因素。如果企业要生产节能灯,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提到:要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努力拓宽国际经济合作途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请运用“倡导适度消费”相关知识简要回答: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要考虑哪些因素?增强消费拉动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体现了我们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实施什么样的开放战略?请列举“走出去”的一种形式及一个具体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为控制物价上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最高限价令”。对“最高限价令”有人反对,有人赞成。回答1~2题。
              1.如果有人反对“最高限价令”,其合理的经济学理由应该是
              [     ]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实现资源配置
              ②价格变动影响生产,价格高会吸引大量生产者投入生产,从而使价格下跌
              ③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限价是宏观调控的体现
              ④实行最高限价,会促使生产者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对“最高限价令”有人反对,有人赞成,说明
              [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B.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客观世界有什么,意识就会反映什么
              D.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7. 据新华社2010年7月27日公布的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7月26日,猪肉价格继续回升;蔬菜、禽蛋、水果、奶类价格以涨为主;牛羊肉、水产品、食用油、成品粮价格微幅波动。绿豆、大蒜、生姜的疯狂涨价被人戏称为“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关系居民生活的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材料一: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变化情况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生活发展的一件大事,不会允许物价上涨的不可遏制。温家宝总理提出,控制物价上涨关键是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第一,控制货币流动性,也就是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第二,要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第三,要搞好流通,特别是要减少流通环节;第四,要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
              请回答: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阐述政府降低物价所采取举措的经济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010年11月我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5.1%。如果你在2010年12月存入1万元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75%),假定同期CPI不变,到期后这1万元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
              [     ]

              A、增加了275元
              B、增加了235元
              C、减少了235元
              D、减少了275元
            • 10. 观察下图,判断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态势:
              [     ]


              A、低增长低通胀
              B、高增长高通胀
              C、高增长低通胀
              D、低增长高通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