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顾过去五年,我国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展望未来五年,我国将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站在“十二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上,某校高一同学展开了以“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回顾过去:生活在苏北农村的学生小明,其家庭及家乡变化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小明向父母了解家庭变化,经过整理,得到以下图表。

              表二:小明家庭消费结构情况(%)
               
              食品
              穿、行、住
              教育、文化、通讯
              休闲、旅游
              1978年
              92.7
              7.1
              0.2
              ——
              2012年
              41.6
              30.7
              21.2
              6.5
              问题:(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两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分)
            • 2. 22009年是新中国改革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三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表一 1980年~2009年某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1980年
              2009年
              年增长
              城镇人均收入
              370.64
              9 146.76
              8.5%
              农村人均收入
              143.69
              2 831.42
              7.9%
              表二 2009年某地城乡每百户家电拥有量比较
               
              彩电
              冰箱
              洗衣机
              城镇居民
              148
              82
              104
              农村居民
              30.2
              11.6
              23.7
                注: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情况来看,我国大约57%,而发达国家大约占92%。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上述两个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8分)
              (2)结合实际,你认为引起农村居民家电拥有数量不及城市居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10分)
            • 3. 某省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十五”期间,随着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快速发展,全省持有驾照的人员呈快速增长之势,去年全省又有53.2万人拿到汽车驾驶执照,汽车驾驶员总数接近400万人,目前全省平均两个驾驶员就拥有一辆民用汽车,学车、买车、开车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和消费新时尚。
              “十五”期间,我省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快速发展,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 4.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以优化投资结构为重点,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严控投资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材料二  J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⑴我国决定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学依据是什么?(6分)
               
              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10分)
               
               
            • 5.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养老困境
              同学们了解到,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数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的不到妥善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养老事业,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企业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养老服务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4分)
              材料二:破解养老难题
              在一个养老示范社区,同学们发现,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既能满足老人在家颐养天年的要求,又能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社区服务状况:政府兴建的社区医院近在咫尺,统一培训的养老服务人员技能熟练,服务周到:“老年活动之家”里图书室、微机房等文化设施齐全;进驻社区服务中心的企业提供优质价廉的家政、理发等多种服务项目……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推广示范社区养老模式的意义。(4分)
               
            • 6. 表一: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
              指      标
              2001
              2002
              2003
              2005
              2006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8.2
              37.7
              37.1
              36.7
              35.8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7
              46.2
              45.6
              45.5
              43.02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材料一  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走上了富裕之路,可是一些富裕了的人却花了巨资修陵墓,大搞迷信活动,有的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还有的成天吃吃喝喝,甚至吸毒。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1)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发生表1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分)
              (3)在当前的情况下,人们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8分)
            • 7. 物价变动,事关民生。过去的一年,在“保增长”的同时,物价上涨和通胀预期也在不断牵动着百姓的敏感的神经,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其中,自来水、生活用电和煤气等事关人民生活的产品的提价,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不利于正确引导居民消费,造成资源浪费,提价势在必行。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10分)
               
            • 8. (10分)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贯彻和响应这一
              精神,某市提出以文化立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采
              取了各项措施。具体是:一、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二、稳定物价,抑制文
              化产品价格过快上涨;三、引导市民树立积极而理性的消费观念;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
              富文化产品。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某市实施各项举措的依据。(10分)
               
            • 9. 目前,由于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预期不断下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昂贵,对钱袋子产生“挤压”效应,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受到压抑,难以有效释放。此外,严重的金融危机也让一些中高收入者财富缩水,收入预期下降,使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根据这一情况,中央决定: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努力扩大国内居民消费。
              根据材料,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6分)
            • 10.

              阅读下列两个图表回答问题:

              表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单位: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9422

              10493

              11759

              13786

              15781

              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

              2936

              3255

              3587

              4140

              4761

               

              表2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表  单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7

              36.7

              35.8

              36.3

              37.9

              农村家庭

              恩格尔系数

              47.2

              45.5

              43

              43.1

              43.7

              (表1.表2统计数据均摘自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

              (1)表1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的状况是怎样的?(6分)

              (2)表2又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联系表1试分析这一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