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

                经济(新经济捎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这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为代表)。

              【材料一】新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没时间去逛街,可以在网上买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商品,银行卡上的结余,可以随时转到理财账户;约朋友吃饭时,查查哪里有特色餐馆,有没有团购;要出行时,刷一眼地图看看路上堵不堵,然后再通过手机软件叫一辆专车来接你;按按手机可以网络挂号,省去了排队的烦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新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的积极影响。




                 面向海洋,中国人意气风发;拥抱海洋,中国人昂首阔步;捍卫海洋,中国人坚如磐石。

              【材料二】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航运大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转型期。

              【材料三】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过去常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是从需求侧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但这几年供给端出了问题: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需求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却难以满足,致使大量国内消费需求转向海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的重要抓手,是补齐民生短板、改善百姓消费的突破口。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国当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W省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指标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累计值(元)

              8571.85

              15699

              2351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累计增长(℅)

              8.3

              8.1

              8.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累计值(元)

              3279.12

              5553.8

              8297.1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累计增长(℅)

              10

              9.5

              9.5

                 材料二 针对上述情况,W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等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分析材料二中W省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分别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

            •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长,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升级换代,人们对高质量消费品的渴求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材料一有人发现,中国市场却成了“质量洼地”:国外买的篮球鞋穿一年还挺好,国内买的同款鞋穿两个月就坏了;在香港采购的内地生产的牛肉,口感比内地市场销售的要好很多;“中国造”的高档电饭煲,在国内市场却买不到;国外品牌的同款小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全球召回时唯独“中国例外”……标准低或不够细致是其重要诱因,供给水平、监管方式等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材料二 2016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规划》指出,当前我国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供需错配,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品牌竞争力不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不足造成消费外流。要组织开展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出口标准的比对工作,积极引进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动我国消费品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消费品领域科技、专利、标准一体化研究,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增加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产品如绿色产品、智能消费品的标准供给,倡导工匠精神,推广精益制造,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1)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发布《规划》推动我国由“质量    洼地”向“质量高地”转变的原因。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规划》的出台实施对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影响。

            • 4.

              江苏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让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企业进入市场,文化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从拉动“文化内需”到改善“文化民生”,从贴近群众需求到中国文化走出去,从加快技术升级到产业全面整合,从创造自主文化品牌到打造国家文化形象……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文化经济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

              (1)结合材料,说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学意义。







              (2)联系材料,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开辟我省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新空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