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马(码)上扫一扫,信息全知道!”现在,人们购买商品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快速获取其中存储的商品价格、真伪鉴别方法、企业概况等大量信息。这(   )

              ①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

              ②会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③必然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降耗

              ④会使某些企业经营者更加注重企业形象,调整经营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日至14日举行,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稳定物价上来。

              材料二:国务院2011年6月29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指出,财政教育经费的安排使用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董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说明材料一所述措施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积极意义。(4分)

              (2)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6分)

               

            • 3.

              图5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28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一  表1

              年份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元)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国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

              2008

              43.7

              275.3

              8749.3

              2.8

              2009

              41.0

              295.3

              10183.7

              3.0

              2010

              41.1

              306.0

              12579.8

              3.1

              2011

              40.4

              471.4

              19305.4

              4.1

              2012

              39.3

              491.0

              22706.2

              4.4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表1)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材料二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20分)

               

            • 5.

              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

              A.商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 6.

              根据图12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

              “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 2013 年度消费关键词之一。 截至 2013 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 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 ,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 131% 。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C.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
              D.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 8.

              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 5. 4%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 9.

              如果每天只有23小时,你最能压缩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每天有25小时,你最渴望做的事情是什么?

              近日上海市统计局就此对上海市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部分结果如下:

              根据数据,推断在假设每天增或减1小时的情况下,接受调查的上海市民对“工作赚钱”的看法。你是否赞成这种看法?从生活质量的角度加以评析。(7分)

               

            • 10.

              下表反映的是2000-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

              年份(年)

              2000

              2002

              2005

              2008

              2011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57.4

              46.2

              43.8

              42.9

              40.6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50.1

              43.7

              37.5

              36.2

              34.9

              表格说明

              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③我国城乡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越来越占主导  ④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不断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