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2)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2.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 3.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这是被中国30多年的改革实践所证明的。“改革红利”的释放也是支撑中国未来10年7%~8%中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之所以强调“改革红利”,是因为(  )

              ①通过改革可以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②改革可以决定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 

              ③改革可以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改革可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 4.

              201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是(  )

              ①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要求②必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决定的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

              党的十八大召开前的10年,我国的生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进一步大力发展生产力。之所以大力发展生产 力,是因为 (   )

              ①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一条基本要求

              ③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动摇 

              ④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 6.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有经济、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我们还必须看到,任何“软实力”都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要提升我国的“硬实力”,关键是

              A.坚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不断深化改革
              D.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尚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人民群众旺盛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仍是我们长期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

              ①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③加强改革,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④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

              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拿出615万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这告诉我们( )                     

              A.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C.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
              D.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9.

              李克强总理再三明确强调,工资调整方案必须尽快落实到位。教师的工资应该采用“教龄+其他+绩效”动态评价三元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变为现实。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是(   )

              ①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和效率的表现      ②再分配注重公平和效率的表现

              ③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      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0.

               材料: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这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