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关键词成为一个缩影,折射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
              【政治▪依法治国】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达十余次,“法治”一词出现达五十余次。我国在宪法中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经济•新常态】
              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名词。当下,“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新常态”下,就业和收入成为新的风向标。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创新世纪以来新高,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带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
              (2)请谈谈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传统家风】
              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等等。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 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
              (3)从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家风教育方式更有效?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现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2)从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3. 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补充说明: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50%。
              材料二   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人数(万人)631660680699727
              就业率(%)89.690.290.991.4
              材料三  国务院今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出近期国民经济状况。
              (2)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阐述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一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
            • 4. 材料一:为了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2013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扩大内需、保增长;二是调结构、上水平;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四是重民生、保和谐。
                  材料二:为了扩内需、保增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中央银行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盘活资金,刺激消费。政府加强食品医药安全检查,让老百姓放心消费。政府投资4万亿元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安心消费。政府采取措施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的生活消费,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材料三:政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用于促进就业,把高校毕业生放在突出位置。
              (1)试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合理性。
              (2)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促进就业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在“扩内需、保增长”和促进就业方面是怎样履行国家职能的。
            • 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数量最大的国家,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促进就业的任务艰巨复杂。2013年,需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总量预计有2500万左右,农村还有约1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就业压力依旧较大。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人们为什么要就业?
              (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请你为国家解决就业压力提合理化建议。
            • 6.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另一方面,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置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700万。截止9月底数据统计,今年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量仅为去年的80%左右,可以说就业形势极不乐观。在严峻的就业局势下,国家把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从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等方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1)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要就业?
              (2)作为一名劳动者,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择业观念?
            • 7. 中国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3年达到峰值9.32亿人,而2013年正是2009届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之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某校高二(4)班部分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探究小组,围绕“就业与创业”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现在邀请你加入该小组并担任该小组的新闻发言人。
              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高一年级学生对职业和工作的看法。其中有几种观点如下:
              A.“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地干一辈子就行”
              B.“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政府”
              C.“工作一定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
              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述观点共同的合理之处,并针对上述观点指出各自的误区所在。
            • 8. 目前,专业技术人才工资相对较高,但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500万,而需求总量为6800万。这其中的原因有:部分人的技术水平达不到用工单位的要求,部分人看不上某些看上去不体面的岗位,部分人想凭自己的技术搞“单干”等。专家分析说,对青年人而言,到某些技术性岗位就业是一道“貌似艰难而实则简单”“貌似不好而实则很好”的“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为什么要就业?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青年人怎样才能迈过到技术性岗位就业这道“坎”。
            • 9.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很大。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
              表格  不同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增幅
              2008年2009年增幅
              东部地区1352元1422元5.5%
              中部地区1275元1350元5.9%
              西部地区1273元1378元8.2%

                  材料三
                  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指出表4图中的经济信息。
              (2)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3)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 10.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等,还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体等采取专门的促进就业措施,各地也推出人性化举措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比去年增长66.7%。
              请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的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