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话题引起某高三(3)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浓厚兴趣,他们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 同学们了解我国人口增长如下表,并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了解到,在城市中,有的活没人干,有的人没活干。

              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2000年

              12.72

              7.75

              2010年

              13.65

              8.52

              2020年

              14.43(预计)

              8.60(预计)


              材料二:同学们通过探究还发现,本市存在着这么一个“失业怪圈”:家庭成员失业,导致家庭生活贫困,以至于家庭教育支出比重减少,形成家庭成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最终又引发贫困家庭新一轮的就业困难。

              (1)依据材料,请你为本次探究性学习拟定一个课题。


              (2)联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破解贫困家庭“失业怪圈”,政府应该怎么做。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随着我们对航天和空间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发射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让技术发展日臻先进完美。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大胆想象,敢于创造,由“跟跑着”到“并行者”,终于成为今天的“领跑者”,不断奠定航天大国的地位。

              材料二 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等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鼓励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保持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究相结合的新体系,开启我国航天新时代。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相关知识,分析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开启航天新时代。


              (3)航天技术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请你就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提两条政策性建议。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岳阳楼作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同时也是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

                 2016年11月,因一则岳阳楼被“卖”了的微博,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不少民众认为,岳阳市政府此举无疑是“崽卖爷田”,不但可能导致岳阳楼在商业开发中受损,还可能伤害岳阳市民的情感,表示要保护岳阳楼,反对用于旅游开发。岳阳市政府回应指出,市政府是委托岳阳楼景区管委会与合作者组建公司共同管理,并非将岳阳楼出卖,只是将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景区资源所有权、监管权仍掌握在政府手里。并强调文物保护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保护与利用并非水火不容,通过开发利用,岳阳楼不但可以继续成为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天下名楼,更可以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一大助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市民反对岳阳楼用于旅游开发的原因。

              (2)你同意材料中市政府的观点吗?请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3)结合材料,请就岳阳楼的保护、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统性、普惠性政策。《意见》明确,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说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什么要更好发挥财政的作用。







              (3)请为你所在社区拟两条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公益广告。

              要求:每条不超过20个字。

            • 5.

              材料一、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即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某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较,再经由村民会议比选!并张榜公示,如无异议则将贫困农户确定识别出来。

               材料二 、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传幛。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持续加大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k4扶贫投入力度,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要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全全员广泛参与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支撑。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人是科枝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用好人才,释放创新潜能,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展身手。 

              (1) 依据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某地是如何做到“精准识别“的。 

               
               (2) 结合材料二,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谈谈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 

              (3)结合材料二,就国家如何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提两条建议  

            • 6. 37、材料一  2015 年10 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政策”的原则,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完成一批,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目前,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义,分批分类理念是基础工具,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5年 11月 29日颁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扶贫开放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

              (1)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根据材料中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8分)

              (2)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写一篇建设性报告。(10分)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 7.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四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要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六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和分配知识,分析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意义。

              材料二: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治环境。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 8.
              (1)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常识,预测2017-2020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以续画折线表示),并分别列举一个最主要的预测依据。
              (2)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外资流入中国持续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高附加值领域倾斜,并继续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因此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请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关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精神。孙中山将它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使萌芽于《诗经》切磋琢磨的工匠精神提升为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许多延续至今仍然兴旺的“老字号”仍在现实中深刻阐释“工匠精神”,比如同仁堂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信条。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一代代匠人手中诞生过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中国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不仅仅是创造举世瞩目技术辉煌的意志体现,更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即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产业工人在生产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依然举足轻重。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能够在制造中不断改进工艺、追求极致,成为整个国家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坚实人才基础。“工匠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爱国”“富强”的倡导最为一致,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各行业的敬业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说明“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2016年11月4日,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回顾《巴黎协定》的达成过程,美国、中国、法国等来自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有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但参会各国能妥善处理在资金支出、技术转让、法律约束力以及透明度等领域分歧,不断扩大共识,加强合作,形成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此协定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包容互鉴,共同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各参会国为什么能够妥善处理分歧,形成共识。




              (3)推动环境治理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请你就此提两条具体建议,并简要说明其理论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