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统计列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43.4元

              133.6元

              57.5%

              67.7%

              2002年

              7702.8元

              2475.6元

              37.7%

              46.2%

              2015年

              31195元

              11422元

               36.0%

              37.7%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然而我国目前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等待脱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进行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要把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引导人们以俭养德、以俭修身,使节俭节约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请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经济生活依据。




              (2)根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评析观点“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

            • 2.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和今后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年。

              材料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预计)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48.41

              53.41

              58.80

              63.61

              68.23

              财政收入/万元

              10.37

              11.72

              12.92

              14.04

              15.4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21810

              24565

              26955

              844

              31398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

              6977

              7917

              8896

              9892

              11108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获累累硕果,13亿人民的奋斗目标正加速变成现实,国家不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得到了实惠。

              (1)材料一中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为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国家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客观上形成了四大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这些差距有些方面在日益缩小,但整体上仍保持放大的趋势。

              根据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 5.

              经济学上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采取措施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那么,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根本措施是

              A.大力发展经济
              B.提高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C.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D.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6.

              材料一: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图

              材料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应把握两个关键词:一是“小康”,这是对发展水平的要求;二是“全面”,这是指惠及全体人民,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正是对这两个关键词之间逻辑关系的高度概括和生动阐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缩小收入差距,使全体人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 7.

              李克强总理再三明确强调,工资调整方案必须尽快落实到位。教师的工资应该采用“教龄+其他+绩效”动态评价三元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变为现实。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是()

              ①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和效率的表现②再分配注重公平和效率的表现

              ③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8.

              材料一 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60%左右,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大约为40%,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低于40%。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

            • 9.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上半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总量

              340637

              13649

              6050

              比上年同期增幅

              6.7%

              6.5%

              6.7%

              注: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刺度,促进共同富裕。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

              材料三截至2015年底,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共吸纳就业人员2041万人,比上年增长6.0%;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并针对反映的经济信息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 10.

              材料一:2013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内容

              项目

              城乡

              行业

              地区

              城镇

              农村

              垄断行业

              一般性行业

              苏南

              苏中

              苏北

              数值(元)

              20552

              8004

              54605

              18703

              7623

              5836

              3606

              增长(%)

              10.5

              9.4

              12.7

              10.5

              8.9

              11.7

              12.7

              注:2013年,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了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路线图。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2)简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6分)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以“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8 分)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