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仔细阅读材料,并用经济常识回答问题。 

              (1)图1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2)根据图2,描述扶贫标准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关系?
              (3)图1与图2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 2. (2016秋•德州期中)假如当前国家财政收入处于右图E的位置,当前短期内财政收支由E点向A点移动时,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是(  )
              ①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②扩大需求,拉动经济
              ③增加供给,抑制需求④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3. “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 4. 阅读“广州市2012年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结构图”,从中可以看出(  )

              ①财政支出的用途是多样的        ②民生建设上升为中心工作
              ③财政收支结构不断优化          ④民生财政的特点日益彰显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5. 为保持经济活动在合理区间,2014年我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经济总量扩大而增加,赤字率稳定在2.1%。这表明我国(     )
              A.当前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发展   
              B.国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财政收支平衡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    
              D.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
            • 6.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的内容涉及预算编制、执行、公开和监督等各个方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  )
              ①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速释放改革红利       
              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规范地方债务管理,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截至2014年11月底,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已累计下达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总额2541亿元。这笔投资金额主要来自4个渠道。(见图)对以上认识正确的是(  )
              A.贷款是金融机构的最基本业务
              B.国债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C.中央预算内投资属于财政支出
              D.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8.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中国4.6%3.7%6.5%2.4%
              发达国家14.2%11.3%10.1%6%
              材料二中央财政将安排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包括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西南洪水灾后恢复重建。为应对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中央果断决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1)分析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谈谈财政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西部9个省区市和东部5个省。为了实施这一构想,国家将加大对上述区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材料三: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成为一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服务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和下放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力量购买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一带一路”提出的经济背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阐释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应怎样支持科技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
            • 10. 2015年是艰难的一年。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今年6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为13. 9%,到了8月财政收入增速已经降至6. 20/0;在财政支出方面,6月份支出增速为13. 9%,到了8月支出增速已经高达25.9%.从单月财政收支对比看,7月支出增幅是收入增幅的两倍,到8月支出增幅已经是收入增幅的四倍。依据材料可以推断的合理结论有(  )
              ①我国可能会出现财政赤字,收人大于支出
              ②经济运行困难是收入增幅下降的根本因素
              ③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长过快
              ④财政运行可能会影响我国公共事业的支出。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