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未来五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决胜阶段。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必须补齐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最大短板,重点解决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等突出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该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求:
              (1)围绕主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2.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后发、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产业升级的阻击。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改变“发达国家控制研发、设计、销售环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加工制造”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强对产业制高点的争夺,形成全价值链的产业竞争布局。为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国政府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

              材料二  据统计,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及全球竞争力指数在世界上仅位于25名到30名左右。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关键是加快技术创新,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使创新驱动成为制造业发展新动力,要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企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简要分析税费政策的调整对我国企业发展的意义,并说明我国制造企业应如何强化创新引领作用。(14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是小康生活的基本需求。当前,我国旅游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材料一  2014年预计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约36亿人次,增长10%,人均出游率已经接近3次;全年完成旅游直接投资680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民间资本占57%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打破了国有、集体资本一统天下的格局;全年新增5A级旅游景区9家,目前全国5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184家。
              汪洋副总理指出,在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材料二  自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开展旅游法执法检查。2014年9月,检查组赴陕西、浙江等5省(区)实地查看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情况,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听取当地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的汇报,召开座谈会了解旅行社、景区、游客的意见,并向当地政府反馈了检查情况,要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旅游法贯彻实施力度,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我国发展旅游业是如何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开展旅游法执法检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