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提供的信息测算: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材料二: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9分)

               

            • 2.

              材料一:2013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内容

              项目

              城乡

              行业

              地区

              城镇

              农村

              垄断行业

              一般性行业

              苏南

              苏中

              苏北

              数值(元)

              20552

              8004

              54605

              18703

              7623

              5836

              3606

              增长(%)

              10.5

              9.4

              12.7

              10.5

              8.9

              11.7

              12.7

              注:2013年,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了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路线图。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2)简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6分)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以“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8 分)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 3.

              材料一 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元;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材料二 去年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0.4%;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1.8%。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三 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费水平明显偏高。每万美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4.4倍。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而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和20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6分)

              (2)请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6分)

               

            • 4.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文化交流逐步增进了国家间的合作。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庄园会晤”。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国际社会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一些西方人士担忧,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材料三  瓷器是代表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美誉的福建德化陶瓷在陶瓷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面临如何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产品文化含量、加快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专家们指出,迎接这一新挑战尚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8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10分)

              (3)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二中一些西方人士的担忧进行评析。(12分)

              (4)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或政府任选一个角度,针对材料三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12分)

               

            • 5.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粤港澳经济结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改革开发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材料三: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业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概括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对外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推进粤港澳合作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10分)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10分)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8分)

              材料二   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12分)

               

            • 7.

              材料一 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①发达国家因为参加世贸组织谈判削减了农业补贴;②日本、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 ③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 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动力加速流失。 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供给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材料二 目前,我国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饲料粮和油料作物需求量增加,使得粮食供应出现了偏紧的状态。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还会导致工业化成本上升,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 因此,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粮食安全 ”放到首要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刺激国际粮价上涨且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有哪些? (请选出序号)试在图5中平行移动供给曲线 S或需求曲线 D 以表示这种变化。(作图时请用 2B 铅笔,并画清楚)(6 分)

              (2)在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证“中国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 (6 分)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考验与挑战也无处不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中国经济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也面临着风险,如我国对西方发达市场体系形成不对称依赖,不断加深了我国自然资源、市场、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庞大国际热钱无序流动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影响,跨国并购和金融风险等不断挑战我国的经济安全。

                  2014年5月,广东破获一起由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勾联策反境内人员,窃取中国军事秘密的案件,案犯李某因泄露军事秘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进一步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任何个人或组织胆敢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窃取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机关将绝不手软,坚决打击。

              (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了怎样的思维方法。 (6分)

              (2)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安全事件,有人对中国经济安全失去信心,认为中国经济安全形势堪忧,安全的中国经济已成为过去时。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增强人们对中国经济安全的信心。 (6分)

              (3)国家安全就像空气和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怎样共建安全中国呢,请贡献出你的政治智慧?(6分)

               

            • 9.

              (26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宁波信远工业器材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民营科研及投资型企业,也是宁波市首批高成长企业。袁董事长很有感慨,他很希望政府对创新型企业能在政策上有所扶持。说到企业发展,他说,“科技型企业因为投资较小,所以最初需要资本积累、人才积累、研发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产生成果。”

                  信远公司与国内行业顶级研究机构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作组建了中科院信远炭材料研发中心,和同济大学合作开发燃料电池双极板,并加快科技成果商业化速度。……公司致力于膜产业,印刷行业用善分膜过滤,能够回收油墨溶剂,减少或消灭污染,化学制药利用善分膜技术,不但可以实现低成本、无污染溶剂循环使用,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合成的得率(一般理解为合成药品占投料的比率)。利用两个善分膜技术开发出的连续装置,不仅可以解决秸秆集中的问题,帮助农民有新的经济来源,更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低成本的生物燃料。近二十年来,信远始终秉承着“科技强企”的宗旨,其影响力逐浙从欧洲市场辐射到全球,以跨国合资、强强联合带动国内行业振兴。

              ——摘自《人民网》信远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者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信远公司创新发展的事例,说明科技创新型企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采取何种挤施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12分)

               

            • 10.

              (38分)3D打印(3D printing),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在过去的25年里,全球3D打印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4%,3D打印产业规模到10亿美元,走了20年,而规模翻番只花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预计2015年3D打印产业规模有望再翻番到40亿美元……

                                                                         

               

               

               

               

               

              (1)上述材料和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3分)

              3D打印产业为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和活力,2012年,全球3D打印的市场规模约为21亿美元,中国约只有10亿元人民币。但未来3年,中国大陆3D打印市场每年将至少以1倍以上的速度成长,规模将可达到百亿元,预估至2016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市场。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3D打印产业的意义。(11分)

              缺乏创新将制约中国3D打印需求的发展。我国虽然被视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3D打印是与产品创新紧密相关的产业。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发展3D产业为什么需要创新? (6分)

              在北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的3D打印体验馆内,销售3D打印机和3D打印出来的产品,如一些小饰品、小挂件和玩具等。但看者多买者少。一个3D打印出来的塑料材质iPhone外壳,在这里售价600元,而要想打印一个自己形象的玩偶就更贵了。

              (4)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说明3D产品为什么价格偏高?(6分)

              (5)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引导3D产业发展、鼓励创新?(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