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美时指出,中美双方在由海问题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双方都支持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支持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支持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亨有航行和飞越自由,支持通过对话管控分歧,支持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在协商一致基础上尽早完成“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这说明中美双方应该(  )
              ①互相尊重,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平等互利,建设南海政治经济共同体
              ③和平解决南海问题,共同应对第三方威胁  ④加强对话与合作,减少对抗和摩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2. “一带一路”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涉及沿线50多个国家、38.1亿人口。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我们应当要(  )
              ①秉持开放包容精神,建立开放和固定的机制
              ②积极寻找沿线各国之间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③着力维护好“一带一路”各国的根本利益
              ④传递好互联互通、互利共盈的中国意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 2014年6月18日,李克强在伦敦发表演讲时指出,面对发展变化Et新月异的世界,中国与英国,东方与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抓住机遇,加强战略合作,推动共同增长,分享创新经验,携手建设一个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这体现了(  )
              ①中国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②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问的利益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4. 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亚太梦想”。 倡导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倡导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该倡议得到了与会成员的强烈共鸣和大力支持。若要为此写篇新闻报道,最恰当的标题是(  )
              A.顺应时代潮流,共筑亚太梦想
              B.维护我国利益,领导亚太力量
              C.提倡亚太结盟,实现互利共赢
              D.重组世界格局,谋求持久发展
            • 5. 2014年5月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有效应对复杂的安全挑战,必须彻底摒弃旧有安全观念,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构建开放、平等、透明的安全合作格局,走出一条安全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构建亚洲安全之路(  )
              ①能够促进成员国消除各种差异、实现共同利益
              ②表明亚洲各国存在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③基于共同利益能实现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国家间的合作
              ④中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6. 某校高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扬帆海丝”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同学:就“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国的兴衰史展开讨论(图1)。

              (1)通过讨论,同学们得出“闭关锁囡,陷入落后挨打;开放包容,实现共享共赢”的结论。结合如图1甲、乙同学的发言,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
              (2)东南亚地区是海上丝路的重要枢纽,但我国与该地区个别国家在南海诸岛主权上存在着争端。据此,有同学认为:“我国坚决捍卫南海诸岛主权将会导致‘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受阻。”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第二小组同学:围绕泉州着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通过上网查找及访谈收集到以下两则材料(图2、3)。
              (3)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泉州特色文化走进基层、走向世界的意义。
              (4)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政府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对外投资中的困难提出合理建议,并分别指出其唯物辩证法依据。
            • 7.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非洲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
              材料一:“一带一路”为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东部地区多重因素的影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已是强弩之末,低端制造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的地区逐步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李克强指出,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一带一路”将政策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动力。同时,“一带一路”有利于实现我国资源、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同时也为保障海上资源能源运输线的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中,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宣布将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早投入运作,同时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些获得APEC会议成员的一致同意,同许多经济体都有战略契合点。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正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反对“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从各国互助互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平等协商、相互尊重、携手共建现代丝绸之路和全球新秩序。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什么会赢得APEC会议大多数成员国的广泛赞赏与支持。
            • 8.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致力于将亚投行打造成为亚洲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国际金融机构;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基础设施、实现成员国互利共赢;亚投行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繁荣。非洲发展银行(AFDB)行长近日表示,他希望与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展开合作,以减少非洲国家人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非洲发展银行行长称,他希望亚投行将其工作范围扩充至非洲国家,乃至一些拉丁美洲的国家。而在上周,世界银行行长也表达了与亚投行开展合作的意愿。非洲发展银行行长表示:“亚投行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在保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对于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1)从《生活与哲学》有关角度出发,分析亚投行建设的正确性。
              (2)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的道理。
              (3)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亚投行将会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 9. “两带一路”战略(“两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开放战略、贸易战略、产业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两带一路”战略本质是轴带引领战略,勾画的是国际合作框架、国际经济大通道,把中国的东中西部及沿海连接成一个整体。该战略对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会带来开放格局的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提速,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两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又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东盟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各国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两个丝绸之路”战略体现了十八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3)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两个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4)“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请你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合作提出两点建议。
            • 10.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布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破 4 万亿美元大关,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73%仍由外资企业生产,其余均为加工贸易方式出口。
              (1)概括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步入了。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一带二路”战略将是推动我国经济走,出结构 调整阵痛的强大动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沿途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 促进商贸物流等新型业态发展;吸引国内外产业向通道沿线集聚,加快构建辐射东、中、西的产业发展空 间布局;促进沿途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居民创业、就业,拉动内需;加强国家及区域经贸合作,开 拓出口市场、资源能源投资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价值。
              材料三: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 共赢”的新丝路精神,相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通过头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 补,积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符合亚太地区乃至世界 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布局,无疑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大智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如何体现政治智慧的?
            0/40

            进入组卷